第1981章 猛油火彈

步闡的瞳孔猝然地收縮起來,當看到魏軍的投石車露出真容的時候,他的目光就再也沒有離開了那些投石車了,短暫的思索之後,步闡很快就下達了疏散的命令。

面對投石車的打擊,最有效的防禦方式便是疏散,儘可能地拉大每一艘艦船之間的距離,這樣就能將投石車的攻擊給稀釋掉。

因為在水面上,投石車是很難做到精確打擊的,它們更多的採用的是密集型的覆蓋攻擊,一大部分的石彈會落到水裡,一少部分的石彈會落在船上。

如果吳軍採用密集的船陣的話,那麼就會有很多的石彈落在船上,但如果能及時地將艦船予以疏散的話,那麼中彈的概率就會下降很多。

這就是建業之戰後吳軍汲取的一個教訓,如果面對魏軍的投石車攻擊,第一時間就必須要將戰船疏散開,以減少不必要的傷亡。

石彈的破壞力是相當可怕的,如果被擊中要害的話,一枚石彈就足以摧毀一艘戰艦了。

到目前為止,吳軍還想不做能夠抵禦石彈破壞的防禦武器來,建業艦隊的覆滅,這完全就是一個血的教訓啊!

所以,以分散船隊來對付魏軍投石車的攻擊,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手段,而且在分散的同時,還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撤離魏軍投石車的攻擊範圍,打不過還躲不過嗎?

步闡覺得自己已經是夠果斷了,在發現魏軍在戰船上安裝有投石車之後,他及時下達了疏散的命令,但如此龐大的船隊,大量的戰船擁擠在了一起,船和船靠的距離是相當的近,想要立刻完成疏散,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或許處於船隊左右兩翼和後翼的戰船還有逃跑的機會,但處於中間位置的戰船被夾在了船陣中央,四周圍都是戰船,想要突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稍微一加速,都有可能會撞到別的戰船。

步闡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是認命了,他也清楚,魏軍的攻擊馬上就要開始了,吳軍船隊只有被動挨打的份,除了船陣緣的戰船有逃亡的機會,其他的戰船,包括他的旗艦,根本就沒有機會逃了,能不能從魏軍的石雨之下逃出一條生路,那還真聽天由命了。

果然魏軍的攻擊接踵而至,根本就不給吳軍任何的逃跑機會,只不過步闡驚異地發現,這次魏軍投石車發射的,竟然不是石彈,而是一個個火球。

火繩球?步闡臉上掠過一抹的驚異之色,火繩球是一種用草繩編織的草球團,浸之以油料,點燃後拋射出來,是一種火攻類型的武器。

步闡認為魏軍放棄擅長使用的石彈而採用火繩球,大概是受到了火燒赤壁的啟發吧,或許他們認為戰船都是用木頭製造的,而木頭易於引燃,使用火攻,效率要比石彈更高。

但戰船發展到現在,防火攻已經成為了一項必不可少的防禦措施了,作為火燒赤壁的得利一方,吳軍已豈能不注重戰船的防火事宜,所以在吳軍的戰船上,都是配備了相當完善的防火設施的。

而且戰船本身就在水上,取水滅火十分的方便,一般吳軍戰船都配備有專門的人員來進行滅火操作,必要時,其他的兵種也可以加入到滅火的行列之中來。

如果魏軍使用石彈攻擊的話,吳軍根本就沒有防禦的機會,但使用火繩球的話,反倒是給了吳軍機會,只要吳軍能撲滅這些火繩球,不被其引燃戰船,多贏得一些時間,他們便是有機會逃出生天的。

火球呼嘯著從步闡的頭頂上飛了過去,魏軍的首輪攻擊波是有選擇的,打擊的目標基本上是多吳軍船陣的邊緣開始的,這些戰船是最有可能脫離船陣的,所以它們被列為了優先的打擊目標。

步闡盯著那些火球,心中掠起了一絲的不安,畢竟從他的角度上來看,這些火球飛行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正常的火繩球,由於是用草繩來編製的,重量非常的輕,在空中一般飛行的速度不會太快,會飄,如果有風的話,飛行的軌跡甚至會飄忽不定。

但這些火球飛得實在是太快了,而且彈道幾乎是呈穩定的曲線,沒有一絲的飄忽感,感覺它的重量完全和火繩球不同。

不容步闡多想,這些火球已經飛速地朝著吳軍船隊的邊緣地帶墜落了下去。

許多的火球墜落到了彭澤湖中,除了升騰起一股白煙之外,立刻消失地無影無蹤。

但不是所有的火球都會落到水裡,還是有一部分的火球命中了戰船,隨著一聲清脆的碎裂之聲傳來,烈焰高速地向四周迸濺開來,形成了爆燃之勢。

許多身處於火球落點附近的吳軍士兵立刻被烈火所吞噬,他們在火中絕望的掙扎哀嚎,發出瀕死的慘叫聲,但無論他們是打滾還是撲救,這些火都無法被撲滅,著火的士兵在掙扎幾番之後,再無半點的聲息,很快被燒成了焦炭。

烈焰熊熊,很快便引然了戰船上的東西,吳軍專門負責滅火的士兵全力地來撲救,用水澆,用土埋,用布蓋,用工具去扑打,但都收效甚微,那烈火似乎絲毫不受影響,依然在猛烈的燃燒著,火勢越來越旺,吳軍圍著這烈火,露出絕望的神色。

猛油火罐?!

步闡瞬間就明白了,魏軍所使用的根本就不是火繩球,而是包裹在火繩球之中的猛油火罐。

猛油火罐的內部填充著大量易燃易爆的油料,是一種殺傷力極強的武器,由於油料本身的可燃性,猛油火罐完全可以在不具備燃燒的條件下進行爆燃,這也讓它成為最難以撲救的火源。

或許一個猛油火罐造成的傷害可以受到控制,但連續數個猛油火罐擊中同一艘戰船的話,那麼這艘船基本上就廢了,在熊熊的烈火之中,很快戰船就會被吞噬,最後燒到連渣都不剩的地步,只剩下水下的部分,半浮半沉在湖中,燃著濃濃的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