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2章 末將斷後

不過馬鈞所設計的連環投石車還是有一個缺點的,那就是需要人力去牽拉,所以在攻擊的速率上是滿足了需要,但依然缺乏機動性,但曹亮最終還是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採用配重式的設計,就可以大大地減低連環投石車的操作人員,降低投石車的高度和體積,採用畜力牽拉的方式,讓連環投石車的機動性大為提高,可以快速地布署到戰場上的任何位置,尤其是在平川地帶,投石車的運動作戰能力甚至是優於步兵的,這樣就可以確保連環投石車可以在野戰之中使用。

當敵人使用密集的防禦陣型時,便是連環投石車大顯身手的時候,一百輛投石車,一排齊射便可以投出上百枚的小型石彈,而連環投石車最大的特點就是填彈快速,無需等待,兩枚石彈投擲間隔只需要十幾息的時間,而懸掛式的轉輪,一次性可以同時懸掛十枚石彈,等同於在一兩炷香的時間內,連環投石車的攻擊群就可以傾瀉出上千枚的石彈。

這上千枚的石彈是何等的恐怖,它們無視一切的防禦,劈頭蓋腦地砸下去,中者非死即傷,對密集型的防禦陣地最為有效。

當然,對付數萬大軍構成的防線,上千枚的石彈造成的傷亡也是有限的,但重要的並不是它的傷害值,而是它的威懾力,上千枚石彈連續不斷地砸下去,帶給蜀軍的恐慌自然是難以言表的。

面對死亡的威脅,人本能地就會去躲避,只要蜀軍紛紛躲避,原本禾穩固的陣型就會出現混亂的狀況,這個時候適時地派出攻堅能力最強的屯騎兵,便可以輕易地攻破蜀軍的防線了。

曹亮的這個策略非常的成功,蜀軍的防線一旦被攻破,他們再想組織起有效的防禦陣地來就很困難了,三個騎兵營緊隨屯騎營出擊,也算是徹底地瓦解了蜀軍的防禦。

只是讓曹亮比較意外的是,蜀軍的頑強,正常的情況,一支軍隊的防線被突破之後,就會形成潰敗之勢,局面很難再挽得回來,但蜀軍雖然也在撤退之中,但敗而不亂,各支軍隊依然保持著相對完整的陣型,斷後的部隊還在進行著頑強地抵抗,延緩著魏軍的追擊之勢,為其他的軍隊撤離創造條件。

也難怪蜀軍在常年和魏軍的作戰之中能夠屢吃敗仗但卻實力未損,咎其原因,還是蜀軍確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撤退戰術,只要主力部隊未受損失,隔一段時間,蜀軍就會捲土重來,跟牛皮糖一樣,讓人十分的頭疼。

眼看著蜀軍已經向著雞鳴山方向撤去了,而各路的追擊部隊受到了蜀軍斷後部隊的阻擊,無法及時地對蜀軍主力進行追擊,一旦讓蜀軍逃往了雞鳴山,他們就可以依靠雞鳴山比較險要的地勢,重新地構築防線,來遏制魏軍的進攻。

姜維想要這麼輕鬆地就逃走,曹亮當然不會答應,在黑水原的西南方向上,曹亮還埋伏著一支奇兵,眼看著蜀軍大隊的人馬奔向了雞鳴山,曹亮立刻下令伏兵盡出,從側翼對蜀軍進行截殺,阻止蜀軍進入到雞鳴山。

……

眼看著距離雞鳴山越來越近了,姜維暗暗地鬆了一口氣,畢竟在雞鳴山上,姜維還留著一支三千人的生力軍。

別看姜維有膽有略,擅於冒險,但他同樣有著謹慎的一面,將傅僉留在雞鳴山,就是姜維布下的一個重要後手,如果這個時候雞鳴山的退路被魏軍切斷的話,十萬大軍便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眾將這時不禁對姜維佩服的是五體投地,也幸虧是姜維高瞻遠矚,才給蜀軍留了一條撤退的後路,否則的話,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啊。

不過就在此時,突然出西南方向殺出一支人馬來,馬蹄隆隆,萬馬奔騰,來勢極快,很快便殺到了蜀軍的近前。

蜀軍沒有成建制的騎兵,所以毫無疑問這是魏軍的人馬,姜維瞥了一眼來軍的旗號,頓時面色大變,這支軍隊不是別的軍隊,正是魏軍三大主力騎兵之一的驍騎營。

驍騎營素來以快速機動稱著,戰鬥力十分的強悍,姜維在黑水原交戰的時候,就一直密切地關注著魏軍三大王牌騎兵營的動向,一直打到蜀軍撤退,姜維看到的也只是屯騎營現了身,而另外兩支重要的騎兵越騎營和驍騎營始終沒有露面,沒想到曹亮事先居然將驍騎營安排在了這裡進行伏擊。

如果是別的隊伍在這裡設伏,蜀軍還是有機會構築起防線的,可驍騎營速度太快了,從他們露面到沖至近前,也僅僅只有半炷香的工夫,這麼短的時間內,蜀軍就連反應都來不及做出,又如何能構築起有效的防禦陣地來。

這不禁讓姜維暗暗地心驚,整個戰役,就如同是曹亮設計好的一般,一環套著一環,自從蜀軍踏入到了黑水原之中,就等於是落到了曹亮的泥沼之中,步步殺機,看來姜維今天想要全身而退,試比登天了。

驍騎營的突然殺出,給蜀軍帶了極大的麻煩,這個時候如果蜀軍全力逃亡的話,根本就不可能逃得過驍騎營的追殺,驍騎營的速度可是普天之下最快的,和驍騎營來比速度,那簡直就是班門弄斧啊!

可是現在的局面,蜀軍又無法進行纏鬥,斷後的部隊就算是拼盡全力,也只能是拖延一下魏軍的攻擊而已,根本就不可能阻擊多長的時間,魏軍的大隊人馬擊破蜀軍斷後的隊伍之後,也很快就會追上來,而此刻他們如果被驍騎營纏住的話,無法脫身,就會遭到魏軍大隊人馬的包圍,陷入到絕境之中,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就在姜維還在猶豫如何應對之時,剛剛從後面趕過來的張嶷慷然地道:「大將軍速帶大隊撤離,末將願率無當軍來當斷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