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6章 河清海晏

曹亮將封爵的事全權交給裴秀去做,因為他知道,裴秀完全可以勝任此職,畢竟歷史上的五等爵制,就是裴秀一手炮製出來的。

裴秀則很快地把五等爵制給搞了出來,上表呈給曹亮。就算在新朝之中,許多人也是原本有爵位的,比如夏侯玄、羊祜等人,不過這次新的五等爵制,等於是推倒重來,以前的爵位一律地廢除,這回重新封爵。

列入表章的名單共計五百餘人,基本上涵蓋了所有的文武功臣,曹亮閱過,微微頷首,裴秀做的確實不錯,沒想到這麼短的時間內,他就能把這份名單給搞出來,要知道列名單容易,但劃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卻不容易,裴秀必須要按照每個人的功勛大小來劃分,不能高了,也不能低了,更不能有所遺漏。

在這方面,裴秀也確實幹練,爵位劃分的基本上沒有什麼偏差,曹亮只是略做修改之後,便當朝昭告了。

第一等的公爵,共計十二人,桓范被封為了平陽公、夏侯玄被封為了晉陽公、鄧艾被封為了襄陽公、羊祜被封為了魯陽公、杜預被封為了武陽公、裴秀被封為了汾陽公、文欽被封為了安陽公、石苞被封為了易陽公、王濬被封為了河陽公、牽弘被封為了曲陽公、劉靖被封為義陽公、馬隆被封為了開陽公。

三相九督被封為了公爵,確實也是合乎情理的,畢竟他們的功勛是最大的。

公爵以下,便是侯爵,這次封侯的多達四十九人,傅玄、魯芝、王基、文鴦等人在列。

伯爵一共有一百一十五人,而子爵是封爵之中最多的一級,達到了三百二十七人,男爵則相對較少,只有四十二人。

此次的封爵,並非是按照官職品階來的,而是側重於功勛,相對來說,武官在這次封爵之中,佔據的比例較大,基本上佔據了七成以上,而文官只佔三成。

同樣是正二品的官員,石苞文欽等人被封為了公爵,而傅玄、魯芝只能是封為侯爵,而新晉被提升起來的刑部尚書李胤只是伯爵,而禮部尚書任愷和工部尚書庾純也只是子爵,所以官階品秩和爵位的高低並沒有任何的聯繫,爵位的授予,是按以前的功勛高低來劃分的,而品階的高低,則是官職的需要,也是對官員能力的認可。

曹亮登基之後,更改甘露二年的年號,是為興安元年,至於司馬昭所改的景泰年號,曹亮這邊根本就不予承認,景泰年號也只能在雍涼一帶推行,而且似乎並不被百姓所承認,許多的百姓甚至都不知道雍涼一帶已經是改朝換代了,仍然以魏人自居。

曹亮宣布大赦天下,除了一些罪大惡極的死刑犯之外,其他囚徒一律釋放,就連被判了流徙之刑的人,也可以重回故土。

司馬家上台之後,嚴刑重法,懲處了不少的人,許多人都是遭受了無辜的牽連,所以曹亮特別的下詔,對那些被司馬家迫害的無辜者,不但可以赦免其罪,而且還返還被抄沒的家資,不足的部分,還要求當地官府予以補足。

曹亮此舉,深得人心,要知道,被司馬家蹂躪的人何止萬千,他們接到了特赦的詔令,一個個喜極而泣,朝著洛陽跪拜,山呼萬歲。

這些人原本遭到司馬家的迫害,已經看不到出頭之日了,許多人甚至被流配千里之外,受盡了苦難,原本已經是徹底地絕望了,但沒想到天道輪迴,竟然還有重獲自由的機會,如何不喜,如何不對曹亮是感恩戴德。

同時對曹亮感恩戴德的還有普天之下的百姓,因為隨著新帝登基,也預示著天下的戰亂行將結束,國泰民安的日子就要來臨了。

飽經戰亂的人們最需要的是什麼,那就是太平,只有太平才會有盛世,戰亂之中,其實最為悲慘的便是百姓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替,權力變遷,看似只是帝王將相的事,但真正遭殃的,永遠是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平民百姓。

帝王將相之爭,有失敗者,但也會有勝利者,但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他們都是失敗者,戰亂所到之處,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百姓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戰亂和饑荒奪去了無數人的性命,人們掙扎在死亡線上,就連最基本的生存權都無法保證。

戰亂的結束,帶給人們的便是曙光,他們最為渴求的,便是一位明君的存在,而曹亮完全是符合百姓的預期的,所以,普天之下,幾乎所有的百姓對曹亮的登基都表現在強烈的擁護之意,各州各郡各縣都流傳著曹亮的佳話,曹亮稱帝,深得民心,深得民意。

曹亮給天下百姓的回饋也是實打實的,他稱帝之後,首先便下詔天下的賦稅減半徵收,而且不是一年,而是三年,他要讓百姓真正的休養生息,彌補戰爭帶來的瘡傷。

儘管天下的賦稅減半徵收之後,給朝廷的財政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但曹亮相信,只要在全國範圍內大力地推廣精耕細作之法,糧食的產量很快就可以提高起來,賦稅雖然減征了,但是糧食的單產上來之後,賦稅的缺口就不會那麼大了。

精耕細作方法已經在並幽冀三州進行了推行,并州和幽州推行的較早,收效相當的明顯,原本并州和幽州都屬於貧瘠苦寒之地,但是通過精耕細作,糧食產量逐年提高,甚至出現了翻倍的增長,原本的荒漠地帶現在都已經變為了糧倉,百姓們都可以吃飽飯,手中更有餘糧,日子過得自然舒坦許多。

冀州被司馬師的全民皆兵搞成了一團糟的局面,大片的田地荒蕪,曹亮得到冀州之後,首先便是恢複冀州的生產,如今冀州的局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民生安定。

接下來,曹亮將會派專門的官員去督導精耕細作法向全國的推廣,相信用不了幾年,便會是河清海晏,國泰民安的局面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