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堵決口

與移民洛陽並重的,還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要辦,那就是黃泛區的問題。

司馬師在白馬撤退之時,為了阻擋并州軍的追兵,悍然地扒開了酸棗附近的黃河大堤,讓黃河水一泄千里,淹沒了兗州和豫州的萬頃良田,奪淮入海。

據不完全統計,此次黃河決堤,造成了上萬下游百姓喪生,更有數十萬的百姓淪為了難民,被迫背井離鄉外出逃難,流離失所饑寒交迫苦不堪言。

這是司馬氏犯下的又一樁滔天罪行,斑斑劣跡,簡直就是罄竹難書,黃河雖然每隔幾年就要泛濫一次,但這次司馬師為了起到以水代兵的效果,在扒開黃河大堤的時候,是下了狠手的,他派出去的人馬,直接將堤壩全部挖穿,導致黃河水瘋狂下泄,決口處越沖越寬,最後決口竟然長達數里之寬,整個黃河全線改道,不復東流,一路向南淹沒兗州和豫州大片的良田,造成了寬達幾十里的黃泛區。

黃泛區的存在,不光是造成了幾十萬的難民,更是隔阻了東西兩邊的交通,由於黃泛區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河道,所以黃河水所淹之處,淺則數尺,深可達數丈,許多高一些的丘陵和土山,則被河水割裂為孤島。

由於黃泛區的水情複雜,只有一些小船可以往來於河面之上,而大一些的船隻,比較容易擱淺,由於黃泛區的平均寬度都達了數十里,無論是架設普通的橋樑還是浮橋,都不太可能,所以從洛陽想到兗州青州的話,要不繞道荊州淮南,要不繞道河內冀州,給原本近在咫尺的民眾帶了諸多的不便。

洛陽現在百廢待興,除了需要大量地遷入人口之外,其他物資的調派也是迫在眉睫的,僅僅從并州和冀州調運的話,顯然很難滿足洛陽的需求,所以恢複兗州青州交通也成為曹亮的一個當務之急。

只不過想要堵住黃河決口絕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在秋季汛期結束之前,是完全沒有指望的,此刻正值黃河的秋汛,由於黃河中上游降雨比較多,導致黃河水泛濫成災,黃泛區的流域還有加大的趨勢。

曹亮調集了幾十萬的軍民,在黃泛區的兩頭,進行築壩攔截,以阻擋黃河水的進一步泛濫,導致洪水淹沒更多的良田。

秋季是一個多雨的季節,汛期來臨,洪水肆虐,為了避免兗州和豫州的百姓繼續地蒙難,曹亮暫停了一切的軍事行動,調動軍隊,徵發徭役,集中全力也要把洪水給控制住。

當然,這僅僅也是治標不治本的法子,想要根除黃河水患,還需得將決口堵上,恢複黃河故道。

但是這黃河決口扒開容易,堵上便萬難了,由於黃河多泥沙的緣故,河床逐年抬高,人們為了防止黃河水患,只能是逐年加高河堤,造成了黃河高懸於平原之上的奇觀,黃河也成為了懸在下游百姓頭上的一把刀。

正因為如此,黃河一旦決口,巨大的落差就會使得黃河水瘋狂下瀉,咆哮而出,勢不可擋。

想要堵住這個缺口,就必須要馴服這條狂野而暴躁的黃色巨龍,如今這個缺口,早已不是當初被掘開的幾十丈寬了,在洶湧的激流沖刷下,這個缺口已經寬達數里,成了一片汪洋,黃河水流經這裡之後,不復東流,而是從這個缺口瘋狂下泄,猶如脫韁的野馬,掉頭向南奔流。

儘管難度極大,但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曹亮下定決心也要根除這個黃河水患。

當然現在正值黃河秋汛,水量最為充沛之時,想要這個時候堵住決口,無異於痴人說夢,而堵決口的時機,必須要在黃河的冬季枯水期進行,那時黃河水位最低,水量最少,最容易將其堵上。

當然,堵決口的時機在冬天,可並不代表現在就無事可做,修補缺口需要大量的泥土、木樁和石塊,這些都需要事先做好準備,於是從九月起,曹亮就徵調數十萬人的軍隊和壯丁,趕赴兗州,進行堵決口前的準備工作。

黃河在酸棗決口之後,全部的河水由此向南奔流,東面的黃河故道完全斷流,河床之上野草瘋長,甚至有的地方還被老百姓開墾出來種上了莊稼,畢竟黃河河底積存多年的淤泥十分的肥沃,沒有了河水覆蓋之後,雜草便開始瘋長,一年便可以竄長到比人還要高的高度。

趁著這個斷流的機會,曹亮決心將黃河故道好好地疏浚一下,由於泥沙淤塞的緣故,黃河在數千年的時間裡面都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害河,改道頻繁,決口無數,歷朝歷代都為治理黃河而頭疼不已,此次趁著這個機會,好好地清理一下黃河所淤積的泥沙,也算是一件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好事。

黃河河道內的泥沙,每平均下挖一尺,至少可以保證十年黃河不會泛濫,如果下挖一丈的話,差不多可以解決百年水患的問題,再長的時間曹亮不敢保證,但能做到百年大計,就已經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

所以曹亮極為地重視清理河道這件事,他特意地命鄧艾為臨時的河道都督,全權負責清理河道以及堵決口的事。

鄧艾在展露其軍事才華之前,確實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屯田水利方面的人才,他和曹亮初次相識,就是以屯田官員的身份去洛陽晉見司馬懿的,當時他還隨身附帶了一份淮河水利圖,只不過被司馬昭一頓喝斥,驅趕了出去,被曹亮所招攬,從此開啟了他的軍旅生涯。

如今曹亮將治理黃河的重任交給他,鄧艾自然是不敢怠慢,率領左軍團直奔兗州,放下了刀槍弓弩,拿起了鋤鎬鍬棒,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清淤復堤事務之中,按照曹亮的要求,嚴格施工,不辭辛苦,趕在冬季來臨之前,將曹河故道完全地清理出來,並對兩岸的大堤進行加固,為黃河複流做好一切準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