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振臂一呼

司馬師給劉淵的封賞確實是誠意滿滿,他給劉淵的官職可不是那種單于或者是部帥之類的名譽虛職,而是并州刺史這樣有品秩有俸祿的實職,像這樣的職位,以前只有漢人官吏方可擔任,無論胡人如何努力,也是高不可攀的。

不過現在的并州,還在曹亮的手中,司馬師敕封劉淵為并州刺史,說好聽點叫遙領,說不好聽點,那就叫當槍使,劉淵想要真正地成為并州刺史,還得自己去爭取。

而且郭奕此來可不光是宣詔的,他還帶來了可以裝備幾萬人的武器和鎧甲,如此看來,司馬師把劉淵當槍使的意味更濃了。

不過劉淵卻似乎一點也不在乎,或許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甚至遠遠的超出了他的預期,自然讓劉淵十分的滿意。

劉淵最大的仇人就是曹亮,為了報這個血海深仇,他卧薪嘗膽了十年,暗暗得積蓄起了力量,而司馬師的助力,就如同是一場及時雨,讓劉淵的信心倍增。

至於這中間司馬師有什麼陰謀,劉淵也自然是看得一清二楚,不過就是想要借劉淵的手,來對付曹亮么,如此一來,曹亮不得不分兵應之,自然也就緩解了司馬師的壓力。

儘管被別人所利用多多少少心裡會不舒服一些,但劉淵深知,這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飯,司馬師敕封你官職,提供給你武器裝備,自然是有所需的,如果你沒有半點的利用價值,那司馬師又何需這麼勞神費力?

所以劉淵坦然地予以接受了,相比於看似風光無限的并州刺史職位,更為實惠的還是那幾萬件武器和鎧甲。現在劉淵的麾下,不缺可以衝鋒陷陣的勇士,唯獨缺少武器裝備,朔方荒涼偏僻,資源匱乏,再加上朝廷對鐵器的管制比較嚴格,所以劉淵手下雖然號稱十萬大軍,但武器的裝備率連一半都不到,許多的匈奴士兵甚至是拿著棍棒來當武器的,這樣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如果僅僅只是和胡人的其他部落交戰,那倒也無所謂,因為大家手裡都沒有什麼像樣的武器,但如果東渡黃河進入并州,劉淵就必須要面對裝備精良的并州軍了,如此低劣的武器,劉淵還真是沒有什麼勝算。

在這一點上,司馬師倒是急人之所需,這次他送來的幾萬釿武器裝備,可算是解決了劉淵的燃眉之急,也讓劉淵堅定了攻打併州的想法。

劉淵知道司馬師如此的慷慨,絕不是司馬師為人豪爽,樂施好善,而是自己在司馬師的眼中,有足夠的利用價值,其實說白了,這就是一場交易,司馬師給劉淵封官加爵又資助武器鎧甲,有著他的目的,而劉淵接受這一切,同樣也是有他的目的,總而言之,兩個人的目標是一致的,這樣才能殊途同歸,達成這筆交易。

劉淵坦然地接受了朝廷的敕封,接受了司馬師的饋贈,同時也許諾很快將向并州進攻,與曹亮決一死戰。

郭奕也沒有想到此行竟然是如此地順利,本來他還準備了諸多的談判策略呢,但沒想到他這邊剛把條件擺出來,劉淵那邊竟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讓郭亦感覺到劉淵比自己還要急切。

任務順利地完成,郭奕便告辭返回了長安,和郭淮復命去了。

劉淵當然是心急之至,他等了十多年的復仇機會,現在終於來臨了,又焉能讓他不興奮,他送走了郭奕之後,立刻清點了郭奕帶來的武器裝備,這些武器可都是朝廷軍隊所使用的制式武器,有刀劍槍矛,還有弓箭弩箭,大概是因為保養好的關係吧,這些武器全部是嶄新如故,鋒利無比,和匈奴人現在所使用的武器,真有天差地別之感。

至於鎧甲,那也是貨真價實的鐵甲,穿上這些鎧甲,匈奴兵的防護能力也會大大提高,可以說關鍵的時候,這一身鎧甲就等於是多一條命啊。

劉淵下令將這些武器裝備統統分發下去,拿到新式武器和鎧甲的匈奴兵個個是歡欣鼓舞,興高采烈。

趁著這個士氣高漲的時候,劉淵高聲地宣布了將要進軍并州的命令:「并州是我們匈奴人的故土,但十多年前被我們的仇人曹亮所侵佔,他屠殺掉了我們的兄弟,奴役著我們的女人,今天就是我們討還血債的時候了,兒郎們,你們可願隨我殺回并州去,離開這窮山惡水的朔方,奪回并州那水草豐茂的地方?」

「我願追隨單于大人殺回并州!」

「我也願意!」

「我也願意……」

底下的匈奴兵是群情激昂,紛紛響應劉淵的號召,聲音震耳欲聾。

劉淵微微地一笑,朔方一帶溝壑縱橫,土地貧瘠,所以魏人才會將它放棄,匈奴各部落生活在這一片的荒蕪之地,生活自然是困苦不堪的,為了生存,各部落經常會發生流血衝突,而所爭奪的,往往又僅僅只是一處的水源或者是一片草地。

此前劉淵閑來無事,就曾向歸降的那些部落民眾講述并州的狀況,向他們描繪出并州水草豐美物產豐富的圖畫來,引得這些部下心醉神馳,都恨不得有朝一日能前往并州,自在地生活著。

古人有畫餅充饑,也有望梅止渴,劉淵正是利用宣傳并州的物華天寶,讓這些生活在貧瘠之中的匈奴人心懷憧憬,時時刻刻想要到并州去。

窮則思變,在朔方這片土地上生存的匈奴人日子過得確實是非常的苦,他們無時無刻地想要改變這一切,劉淵向他們不止一次地許諾,只要回到了并州,他們不但有衣穿,有肉吃,還有數之不盡的女人供他們享用,聽得這些人嘴上都流哈喇子了。

如今時機成熟,劉淵登高振臂一呼,自然是應者如雲。劉淵趁熱打鐵,下令各部落的士兵立刻是整裝出發,連夜奔赴黃河岸邊,趁著初冬黃河枯水之際,準備東渡黃河,一舉地殺入到并州境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