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2章 突襲

司馬軍的推進速度極快,很快就向祁縣迫近了。

由於司馬懿屢吃分兵而進的苦頭,所以這一次他把七萬騎兵集中到了一塊,不給對手各個擊破的機會。

但再集中也不可能讓七萬大軍擠在一塊,這樣的話反而是讓隊伍臃腫不堪,喪失騎兵的機動性。

所以在排兵布陣上面,司馬軍的騎兵還是按照各營的編製,分為七個獨立的戰鬥序列,每營大約一萬人,相互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而且這個距離並不太遠,基本上就處於一種目力所及的範圍。

這樣的布置,既保證了各部人馬之間的活力,不至於讓隊伍擁擠不堪,而且在協同作戰方面,則有著天然的優勢,以騎兵的速度,只要是在視距的範圍之內,基本上可以保證很快就可以抵達,不管那一營的隊伍遭到敵方的攻擊,他們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隨時增援。

而七個騎兵營,基本上採用的是菱形分布,居前的是一個騎兵營,左右側翼也各有一個騎兵營,在後翼的位置上,也有一個騎兵營,這樣四個騎兵營分布於前後左右四個方向,而整個隊伍的核心,則是由三個騎兵營構成的中軍,中軍的三個騎兵營也呈品字型分布,一旦外圍的騎兵營遭到攻擊,他們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實施增援。

這樣帶有彈性的騎兵攻擊集群,也是司馬懿傾盡心力來打造的,知悉并州軍在加緊訓練騎兵的新式戰陣之後,司馬懿也對先前的騎兵陣法進行了改進,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拋棄了以前的平行攻擊陣型,而改用了菱型戰陣,安排最精銳的騎兵營擔任突前的攻擊群,外圍的戰鬥群和中軍的支援群相互策應,構成一個有機協調的作戰群體。

而且這個菱型戰陣的最大優點就在於一改以前騎兵作戰時較為死板的攻擊方式,只知道橫衝直撞,採用菱形戰陣之後,各部人馬之間的彈性增加了,這個陣型可以擴大,也可以收縮,而且根據戰鬥的需要,還可以適時地變幻成為其他的陣型。

司馬懿為了這次的北伐,還是傾盡心血的,這也是他為什麼在騎兵部隊糧草盡毀的不利情況下,依然堅持加速進軍的最大資本,退兵雖然是萬全之計,但退兵之後對軍心士氣的打擊將會是極為嚴重的,甚至可以說再想組織進攻,又得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司馬懿不想再等待了,他必須要速戰速決,儘快地解決掉曹亮這個心腹大患。

司馬懿在初春二月北渡黃河,拉開了進攻并州的序幕,原本以為這是一場拉枯摧朽的戰役,但沒想到光是在介休,就打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而且到目前為止,仍為取得任何的進展,這讓素來以沉穩見長的司馬懿也暗暗地有些沉不住氣了。

這次突襲祁縣,司馬懿就是決意要與并州騎兵進行決一死戰,只要擊敗了并州軍的這一支主力,司馬軍便可以直搗晉陽,從而徹底平定并州叛亂。

未戰而先退,絕不是司馬懿所希望看到的,他依仗著司馬軍騎兵數量上壓倒性的優勢,決心一戰解決所有的問題。

平坦如坻的汾河平原一望無際,從這兒一直向北,便可以直抵晉陽,也就是說,從這兒打到晉陽,是沒有任何的關隘阻隔的,唯一能阻止司馬軍前進的,也只有并州軍的騎兵了。

進入到祁縣之後,司馬懿下令放緩了騎兵的行進速度,而是改派偵騎四下出動,去搜尋并州軍的蹤跡,平原地帶雖然說不像山地丘陵那樣可以很好的隱藏人馬,但這兒地域寬闊,如果并州軍想要刻意藏起來的話,司馬軍還是需要花費一點時間去尋找的。

司馬懿下令擴大了菱型戰陣的範圍,將左右兩翼拉開到了十里之外,這樣方便司馬軍做地毯似搜尋,只要司馬軍所經之處,并州軍幾乎沒有藏身的可能。

就在這個時候,司馬軍的右翼突然遭到了并州軍的襲擊,一支并州軍的騎兵勢如閃電,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向他們衝來,並在極短的時間,就撕裂了司馬軍的防線。

這支并州騎兵自然是文欽率領的驍騎營,他早早地就埋伏在了司馬軍的必經之路上,不過文欽並沒有採用正面和司馬軍碰撞的想法,胡奮所率領的先頭騎兵,自然是司馬軍騎兵之中最為精銳的力量,儘管硬碰硬驍騎營未必怵他,但是打仗並不是意氣用事,硬拼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兩敗俱傷。

所以文欽考慮還是從司馬軍的薄弱環節下手,一般而言,左右兩翼為先鋒的輔助兵團,戰鬥力肯定是稍遜一籌的,文欽所以選擇在這邊動手。

之所以選擇右翼而沒有選擇左翼,最主要的原因是司馬軍是溯汾水北上的,司馬軍的左翼便是汾河,這邊作戰範圍狹窄,不利於部隊的迂迴,所以文欽攻擊的首選自然就是司馬軍的右翼。

一旦發起攻擊,輕騎兵的速度優勢立刻便爆發出來,驍騎營的騎兵剛剛進入到司馬軍的視線,他們尚且來不及做出相應的調整之時,驍騎兵就已經殺到了司馬軍的近前,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司馬軍原本是處於一種行進狀態,行進狀態之中,他們是保持著向前的隊型,此刻突然地遭到并州的襲擊,而且是來自於側翼的襲擊,他們就必須要改變陣型來迎戰。

不是說司馬軍的反應遲鈍,而是驍騎營的速度太快了,從他們出現在視線之中到雙方發生接觸,司馬軍的騎兵只覺得好象只是過了幾個呼吸的時間而已,這速度,簡直就是太變態了,快得不可思議。

司馬軍右翼騎兵營領軍之將是滿炳,名臣滿寵次子,他似乎沒有想到并州軍會如此大膽,竟然敢在此地對他們發起偷襲,不禁大怒,下令右翼營全體應戰,並向中軍發現示警,請求增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