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7章 圍而不攻

寒來暑往,匆匆又是一載。

王凌站在壽春的城頭上,遙望著遠處司馬軍的座座連營,一臉的惆悵之色。

當初司馬大軍圍城之時,王凌篤定地認為,最多只要半年甚至三個月的時間,司馬懿攻不下壽春來,肯定就會灰溜溜地撤軍。畢竟壽春城糧草物資充足,防禦設施齊備,司馬懿勞師遠征,糧草補給困難無比,再加上吳國的援軍隨時可以增援,司馬懿圍攻壽春,最終將會是虎頭蛇尾,草草收場。

但王凌雖然自以為很是了解司馬懿,但這次他還是看走了眼,司馬懿的決心信心和耐心,絕對是常人所無法企及的。

王凌得出司馬大軍最多支撐半年的結論,是經過仔細計算的,半年之內拿不下壽春,就會因為糧盡而撤軍,因為支撐二十萬大軍作戰的糧草供應絕對是一個令人恐怖的數字,魏國雖然糧草儲備不低,但需要從洛陽及其他地方轉運,這中間的消耗也是無比驚人,如果短時間作戰,沒有什麼問題,但若要應付長達一年半載的高強度戰爭,確實是勉為其難的。

但這似乎卻難不倒司馬懿,他包圍壽春之後,沒有對壽春發起過那怕一次的進攻,純粹是圍而不攻,形同駐軍,這樣低烈度的戰爭狀態,對糧草的消耗自然是最低的,更何況,司馬懿還組織淮南的軍隊,對淮南原有的屯田進行管理和耕作,就食於當地,大大地減輕了從京師轉運糧草的負擔。

反倒是王凌這邊,雖然號稱糧食儲備充足,但是壽春被圍之後,淮南軍的軍糧就再沒有一粒進帳了,坐吃山空,那怕是一座糧山終究也是要吃空的。

圍城一年之後,壽春開始出現糧草危機,王凌不得不實行糧草配給,軍隊的糧草供應一律減半,而壽春城內的糧草價格,則是一路飆升,從最初的幾十錢一石升到了一萬錢一石,如今剛剛進入正始十年,糧價就突破了十萬錢一石,而且往往是有價無市,城內饑民遍地,餓殍滿城,人競相食。

對於司馬懿的戰術,王凌是苦不堪言,看來他還真是低估了司馬懿的耐心。

司馬懿很清楚,壽春是一座堅城,如果採用強攻的手段,那就正中王凌的下懷,很可能付出相當慘重的代價,也未必能拿得下壽春來,而強攻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必然讓司馬懿頭疼不己,比如陣亡的撫恤,傷者的醫治,預備兵員的補充,軍糧消耗的問題,還有屢攻不克帶來的士氣影響,專註於攻城導致應對吳國援軍力量的薄弱,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必然是麻煩不斷。

所以司馬懿思量再三,決定採用圍而不攻的策略,就是打算把王凌圍死困死,壽春城糧草再充足,也不過能堅持個一年半載的,司馬懿決定耗上一年的時間來慢慢地耗死王凌。一年不行,那就兩年,兩年不行,那就三年,反正壽春城裡又長不出一粒的糧食來,十幾萬的軍民要吃要喝,總有一天要吃光喝凈的,司馬懿有的是時間等待。

司馬軍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圍困和封鎖,他們在壽春城的四周,紮下了數十里的連營,當然這些連營里也不全是軍隊,很多的營帳都是空的,司馬懿之所以連空營帳都設出來,不過是為了給壽春的守軍以壓迫感和恐懼感,讓他們有一種大軍壓城的感覺,讓他們相信,圍城的司馬軍,確實有二十萬之眾甚至更多。

但其實圍城的軍隊司馬懿一直控制在十萬人左右,其餘的軍隊,則布署在合肥一帶,負責打援。

以十萬人圍困七萬多人的城池,從兵力上來講顯然是不夠的,十萬人分布在城的四面,每一個方向上最多也就只有二萬五千人,如果城中的軍隊孤注一擲地要想突圍的話,司馬軍是很難擋得住的。

所以在連營圍城的同時,司馬懿下令挖深壕築高壘,封死守軍可能的突圍之路,這樣的圍城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至於負責打援的十萬軍隊,則被司馬懿布署在了合肥及六安一帶,司馬懿派出將近一半的軍隊來打援,不過也並不是為了全殲吳國的援兵,根據以前和吳軍交手的經驗,司馬懿也清楚,江淮一帶水網密布,河流湖泊眾多,吳軍依靠著水軍的優勢,可以做到進退自如,司馬軍擊敗吳軍的進攻不難,但如果想要全殲吳國軍隊,卻是有著很大的困難。

反正司馬懿此次南征,真正要對付的目標只是王凌,對於試圖想要攪局的東吳軍隊,司馬懿最多也是給予其迎頭痛擊,將其擊退了事。

至於徹底地全殲和重創吳軍,那完全是想多了,在江淮水網一帶,吳軍依仗著水軍的優勢進可攻,退可守,滑得如同一條泥鰍一樣,司馬軍想要逮住他,非常的困難。

也幸虧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水系是不相通的,吳國的水軍再厲害,也沒法把戰船開到淮河的水面上,否則整個淮南早就淪陷了。

諸葛恪在這一年時間裡,已經是發起了三次的進攻,但卻連續地被司馬軍所擊退,始終也無法接近壽春。

而在壽春等待著東吳援軍的王凌,等得是望眼欲穿,卻始終也看不到任何的人影。

壽春的局面,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了,糧食的匱乏,已經讓淮南軍的士氣大受挫折,一支連飯都吃不飽的軍隊,你還能指望些什麼?

王凌原本以為投靠了吳國,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那怕司馬懿大軍來犯,只要吳國一出兵,裡應外合,必定可以擊破司馬懿。

但司馬懿圍城打援的戰術讓吳國的軍隊屢屢吃癟,他們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近壽春,談什麼裡應外合?

絕望之中的王凌一臉的憂鬱,到目前為止,司馬懿一次都沒有對壽春發起進攻,但他的這種圍城策略卻無休止地將淮南軍的力量所耗干。

「父親,吳人是指望不上了,孩孩兒倒有一計,不知可行否?」王飛梟建言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