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孚臉色一黑,還真是怕什麼來什麼,看來司馬懿的計畫還真是失敗了,曹演並沒有因為曹家和司馬家的聯姻就選擇了罷手,而且驍騎營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趕到了洛陽城下,分明是早有針對司馬家的預謀的。
驍騎營五千騎兵,其戰力在中軍五營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司馬懿才對曹家比較忌憚,不惜拿長房嫡長女做妾來拉攏曹亮,繼而穩住驍騎營,但沒想到這招壓根兒就不管用,驍騎營出現在了洛陽城下,已經是給司馬家的兵變帶了一些陰影。
由於兵力有限的緣故,司馬孚所能統率的軍隊只有五六百人,其中一大半還是原先守城的軍隊,戰鬥力和忠誠度比起司馬家的死士來,差了很遠。
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洛陽城實在太大了,光城門就有十二座,而且少控制一座也不行,那怕有再多的兵力也會分散掉,更何況司馬家的私軍本來就很有限,光守這十二座城門,就已經是捉襟見肘了,更何況城裡面,還有皇宮,都需要派兵來把守,司馬孚想想就夠頭大了。
不過好在有城池的防護,可以擋得住驍騎營,儘管驍騎營的戰力確實很恐怖,但洛陽號稱天下第一城,城池的高度和防禦強度,那都不是蓋的,驍騎營是騎兵,或許在平地上號稱無敵,但真要讓他們攻城的話,未必有那個能耐。
想到這裡,司馬孚定了定心神,沖著城下的曹演喊道:「曹將軍,驍騎營可是駐紮在北邙山的,未奉詔而擅自行事,曹將軍就不怕朝廷降罪嗎?」
曹演冷笑一聲道:「那誰又給你們司馬家權力關閉城門,作亂京師的?」
司馬孚傲然地道:「曹爽結黨營私,禍亂朝政,吾等已請奏太后,剷除奸佞,匡扶社稷,奉太后懿旨行事,有何不可?」
曹演冷笑道:「奉太后的懿旨,好大的口氣,你們陰謀兵變,擅闖宮禁,脅迫太后,所謂的懿旨,如何令天下人信服?如今天子在高平陵祭祀先帝,你們卻在京城犯上作亂,叛亂之臣人人得爾誅之,爾等還不束手就擒否?」
司馬孚輕蔑地道:「天下之勢,勝者為王,是非功過,自當由勝者來評說,曹將軍有本事的話,還是先攻破這大夏門再說吧!」
曹演大怒,下令驍騎兵向城上射箭。
眾軍紛紛挽弓,朝著城頭上射箭,一時間,亂箭紛飛,俱都向城頭湧來,司馬孚哈哈一笑,並不在意,下令守軍全都躲到垛口後面,反正有城牆擋著,這些箭矢又不會拐彎,是很難傷到他們的。
現在司馬家軍的目的,只要守住城池即可,那怕驍騎營再厲害,進不了城一樣也是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同時司馬孚派人快馬去通知司馬師,要他急調些兵馬來馳援大夏門,現在驍騎營主攻大夏門,其他城門所受到的壓力就相對來說小一些,抽調出一些兵馬來守衛大夏門還是可以的。
曹演一邊下令驍騎營的弓兵向城上射箭壓制城上的守軍,一邊下令驍騎營找來幾架雲梯嘗試著來攻城。
當然現成的雲梯是沒有的,驍騎營也沒有配備那樣的武器,曹演只能是找來幾架比較高的梯子,綁在一起,勉強地來充當雲梯。
司馬孚在城上看了,暗暗地冷笑不已,曹演就憑著這麼幾架簡陋的不能再簡陋的梯子也想攻上洛陽的城頭,簡直就是痴人做夢!
同時,司馬孚也就放寬心下來了,心想曹演也不過爾爾,他守住大夏門毫無壓力。
曹演自然也清楚想憑藉著這麼幾部梯子就想拿下洛陽城,完全是沒可能的,不過曹演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之所以這麼做,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吸引司馬孚的注意力,給城內的曹亮提供偷襲的機會。
關於如何拿下大夏門的計畫,事先曹演和曹亮是有過交流的,那就是裡應外合,雙管齊下。
洛陽的城池高大雄偉,堅固異常,別說是驍騎營這樣善於騎戰野戰的軍隊,就算是善於攻城的部隊,想要拿下洛陽城,也絕非易事,曹亮也自然沒指望單憑驍騎營就能打開大夏門的城門。
所以,在攻城的計畫之中,曹亮要求曹演只需要做足攻城的姿態,充分地吸引司馬家軍的注意力即可,剩下的事,則由他來處理。
相比於從外面攻城,從裡面攻城的話,就簡單的多了,城池防禦的目標,也指得是城外的目標,從來也沒有視城內為敵的。再堅固的保壘,從外面很難打破,但從裡面,卻是可以輕易破壞掉的。
所以攻城對曹亮來說,則是相對輕鬆一點的任務。首先,城門是朝裡面關閉的,曹亮只需搶佔城門洞,就能控制城門口,打開城門,將驍騎營放進來。
其次,從城裡面登上城牆,是不需要梯子的,只需要踩著台階而上就可以登上城頭。
曹亮潛伏的地點,距離大夏門只有幾百步遠的地方,如果在正常的時候,這地方一般是很難藏得住人的,但現在司馬孚兵力有限,只能收縮起人馬來對大夏門進行重點的防禦,根本就無睱顧及城內是否有伏兵。
這無疑給了曹亮一個機會,他聽到了城外的隆隆馬蹄聲和喊殺聲,自然知道是曹演率領驍騎營的人馬殺到了,他立刻下令曹家兵進入戰鬥準備狀態。
此刻的大夏門,總共約有守軍五六百人,司馬孚並沒有把這些人馬全部都帶上城去,而是帶走了大約三分之二的兵力,剩下二百來人,則守在城下,嚴密的把守著城門。
曹亮的目的並不是攻上城頭,而是只要搶佔城門洞口,打開城門即可,所以擺在曹亮面前的,最主要的就是守在城門口上的那二百多人,曹亮只需要將這些人處理掉,便可以打開城門,迎接驍騎營入城。
目標確定之後,曹亮很快地就下令發起攻擊,曹家兵如出林之虎,迅猛地朝著城門口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