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此時此刻,華夏的世界五百強數量並沒有超過美國,甚至連超過東倭都只能說是在,憑空想像,白日做夢。
畢竟現在,美國的世界五百強企業高達151家,東倭也有149家,這兩個國家加起來,佔據了世界五百強的60%,並且排名前二十名的大企業中,只有兩家不是美國或者東倭的企業。
由此可見,美國和東倭對於世界經濟的統治力。
至於說華夏,現在只有可憐巴巴的擎天、中行、中糧、以及今年剛剛上榜的中石油四家。
並且中石油的世界排名才480名,基本上是吊車尾的存在,要是去年中石油的營收稍微差個五六億的,那華夏就只有三家了。
所以說,世界五百強依舊無比的重要,代表著一國經濟,乃至於一國人民之強弱。
並且被世界五百強夢想吸引的不僅僅是華夏的企業家,還有學術界。
學術界提出,政府應該全力扶持那些從市場中衝殺出來的企業,將他們儘快的送到世界五百強。
很顯然,這種提法得到了某些部門的極大讚同,沒過兩個月,經貿委宣布,未來幾年將重點扶持寶鋼、海爾、江南造船、華北製藥、北大方正、長虹六家公司,力爭他們在2010年進入到世界五百強。
這些企業都是在國內各領域的龍頭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已經證明了自己的競爭力。
然而最重要的是,他們還都有一個不錯的當家人。
上面已經確定了「國家隊」之後,各省自然應聲而動,紛紛開出自己的扶持名單,宣布將在若干年內將他們送進華夏五百強企業中。
各地市也相應的提出了打造省級百強企業的構想。
就這樣,圍繞著世界五百強的目標,一個由上而下的強經濟戰略逐漸形成了。
而且這次上面並不是空嘴白牙,像以前那樣給點政策就得,剩下的自己想辦法,居然極為罕見的拿出了真金白銀的扶持政策。
包括每年向這六家企業投入不少於兩千萬的技術創新基金,允許企業向公眾進行融資等等。
可以說,一場向世界五百強衝鋒的巨大戰役即將展開,並持之以恆數十年。
然而作為華夏最大的企業,也是世界五百強排名最高的華夏企業,擎天現在就顯得尤為淡定了。
就如同暴風眼一般,明明處於風暴的正中心,但卻一片寧靜,一幅超脫世外的姿態。
唯一變得有些不同的是,媒體們提擎天的次數明顯變多了,以及來擎天參觀學習的企業,政府部門也越來越多了。
沒辦法,這些媒體記者們,一提到世界五百強,那就避免不了要提一下擎天,似乎恨不得華夏立馬冒出來第二個擎天來。
對此,段勇平雖然有些無奈,但顯然也沒有辦法,只能說來人了就招待著吧,就當是破財免災了,只要不讓他出面就行。
畢竟,他這整天忙得不可開交,腳打後腦勺的,實在沒工夫應付這些考察學習的。
不過他作為擎天的總裁,一般人還是有自知之明的,等閑不會要求他親自作陪。
並且好的一點,今年明顯方辰來擎天大廈的次數多了不少,一些大事情,他就能交給方辰,讓方辰親自|拍板了,省下他好大的麻煩,畢竟方辰的能力和在公司的微信,都是他所不能比的。
以至於,他居然有幾天是晚上九點就下班了。
真是想想都幸福。
然而此時此刻,方辰雖然還在辦公室呢,但卻有了幾分忙裡偷閒的意味,桌子上擺著兩盞茶,茶煙瀰漫,香氣四溢。
「史總,要是不想喝茶的話,我這什麼咖啡,可樂,飲料都有,你只管開口就是了。」
方辰笑眯眯的打量著面前的史鈺柱。
他跟史鈺柱也算是老朋友了,在嶺南的時候就打過交道,而且他創辦光彩事業促進會的時候,也是史鈺柱在泰山會裡帶頭反水,這才讓柳傳至丟個大臉,讓泰山會還沒有正兒八經成立,就落個分崩離析的下場,從此煙消雲散。
所以說,上午,史鈺柱打電話過來,說要見他,他就立刻把手頭的工作給推掉,讓史鈺柱過來了。
當然了,在段勇平眼中,大概是他又躲懶了。
只不過,現在的史鈺柱別說跟兩三年前,意氣風發的時候相比,就是跟去年相比,也蒼老頹廢了許多。
1992年,一家知名媒體對燕京、申城、羊城等10大城巿的萬名青年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寫出你最崇拜的青年人物」。
第一名,比爾·蓋茨。第二名,史鈺柱。
當時的史鈺柱,可能是全華夏30歲以下青年中最著名的一個。
然而史鈺柱命運的轉折點,也在1992年,倒是有頗有點,勝也1992,敗也1992,盛極則衰的意味在其中。
1992年,在事業之巔傲然臨風的史鈺柱決定建造巨人大廈,當時巨人的資產規模已經超過1億元、流動資金約數百萬元。
最初的計畫是蓋38層,大部分自用,並沒有搞房地產的設想,結果在各方人馬的推進之下,巨人大廈的高度有點收不住了。
先是香洲方面希望巨人大廈能改到64層,以此來超過羊城,成為全國第一高樓,在成為香洲標誌性建築的同時,為香洲增光添彩。
然後又有人覺得64層這個數字不好,史鈺柱在詢問過香江設計單位的意見之後,湊了個整,將其改成了七十層。
這下徹底奠定了巨人集團的悲劇。
在當時,蓋一座38層的大廈,大概需要資金2億元,工期為2年,這對巨人集團來說,並非不能承受之重,可是,蓋70層的大廈,預算就陡增到了12億元,工期延長到6年。這不但在資金上缺口巨大,而且時間一長,便也充滿了各種變數。
可是,史鈺柱卻信心十足。
當時巨人漢卡在市場上賣得十分火暴,1993年的銷量便比上年增長了300%,每年回報有3000多萬元,如果保持這樣的勢頭,蓋樓的資金應該不成問題。
並且香洲市為了支持這個為香洲爭「全國第一高樓」的標誌性建築,大開綠燈,巨人大廈的每平方米地價從原來的1600元降到700元,最後再降到125元,幾乎成了一個「象徵價格」。
那時的巨人集團在公眾眼中無疑正帶著迷人的光環,企業又在樓花廣告中濃墨重彩:國內最知名的高科技企業,億元資產和38家全資子公司,計畫於1995年上市,1996年目標產值50億元,而成為華夏最大的計算機企業,將於1996年交付使用的巨人大廈將成為巨人騰飛的象徵。
所以,巨人大廈也就成了最早在香江市場上出售樓花的大陸樓盤之一。
挾著巨人集團的赫赫名聲及強有力的推銷攻勢,巨人大廈的樓花在香江賣得十分火,1平方米居然賣了1萬多港元,加上在大陸的銷售,史鈺柱一下子圈進了1.2億元,純利潤更是高的嚇人。
畢竟要知道,他的樓麵價才125元,這算上建築費用,一平方也就四五百塊錢,現在一平方米讓他賣出去了一萬多港幣,這等於說是翻了20倍,利潤是成本的十幾倍。
面對如此大的利潤誘惑,史鈺柱自然是忍不住,他把公司所有的錢都投入到了巨人大廈中,企圖讓巨人大廈更早完工,更快的將樓花都賣出去。
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1993年,華夏電腦市場風雲突變。隨著西方16國集團組成的巴黎統籌委員會的解散,西方國家向華夏出口計算機的禁令失效,康柏、惠普、IBM等國際著名電腦公司大舉入境。
電腦價格大幅度下降不說,這些西方電腦公司為了適應華夏市場,從系統到軟體都為華夏做好了相應的配適和翻譯工作。
一時間,聯想,巨人,方正等一系列漢卡頓時沒有了用武之地,漢卡也從此在華夏徹底的銷聲匿跡。
沒辦法,史鈺柱只得提出「兩次創業」口號,並且把目光瞄準了保健品行業,而不是他所熟悉的電腦行業。
誰讓他在賣樓花里嘗到了太多的甜頭,已然做不了與之相比,辛苦許多的電腦行業。
並且當時的保健品行業基本上屬於一個培育成熟的市場,在太陽神、飛龍等企業的「廣告催肥」下,1994年全國保健品市場的銷售總收入達300億元之巨,還沒有大的國際品牌參戰,可以說是國內企業的一片自留地。
而且在保健品上,史鈺柱依舊展示了他兜里只有幾千塊錢,就敢跑到電腦報上打廣告的瘋狂一面。
他走上了一條多線開戰、俱榮俱損的大冒進之路。他親自挂帥,成立三大戰役總指揮部,下設華東、華中、華南、華北、東北、西南、西北和海外8大方面軍,其中30多家獨立分公司改變為軍、師,各級總經理都改為「方面軍司令員」或「軍長」、「師長」。
在動員令中,他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