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華夏半導體之父

「一根竹竿容易彎,三根麻繩難扯斷。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看著遠處窗外的天空,段勇平神情莫名的喃喃自語道。

他現在突然有些理解到,方辰當時為什麼執意要把公司的一些技術開放給何胖子這些供應商公司了。

雖然他去小霸王視察的這一圈,對於現在影碟機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製造情況,並不怎麼滿意,但他卻不得不承認,這已經是何胖子他們豁出命來干,把各種各樣關係和手段都用盡的結果了。

並且效果比擎天自己做,要好的多。

如果這激光頭讓擎天自己來做的話,大概是請不來十來位中山大學物理系教授參與研發,更別說院士為其專門做指導了。

沒辦法,誰讓擎天需要研究和做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顧此失彼之下,自然難以將所有科研項目都照顧到位。

他估計了一下,如果激光頭交給擎天自己來研製的話,至少要比何胖子他們的研究進度要晚上半年到一年,才能拿出來合格的激光頭來。

再者,擎天對供應商企業的入股,既是對供應商們的支持,又是增加對供應商的控制,形成利益連接重要砝碼。

尤其是前者,兩三個億對於此時的擎天來說,壓根不算什麼,而對於供應商企業們來說,卻是發展的增速器。

聽段勇平這麼說,方辰的心中頓時變得寬慰了許多,嘴角微翹,輕笑著說道:「沒辦法,華夏太大了,而擎天所想做的事業也太大了,根本沒辦法一個人全部獨佔獨吃完,必然需要其他人的幫助,集眾人之聰明才智和能量才能實現華夏民族的偉大復興。」

華夏真的太大太大了,大到成為唯一一家擁有聯合國認定的所有工業門類41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的國家,並且產能和技術在這五百多個小類中有將近一半多都排名第一第二,都無法滿足華夏人民對於國家民族富強,美好生活的嚮往。

甚至方辰曾經想過,需要實現大家心目中的華夏,是不是要華夏在這五百多個小類都做到第一才行。

當然有可能未必,但是像那些北歐小國,靠著一兩家企業就能讓全民活得很好很好的可能性,華夏大概是沒有的。

而擎天想做的事情也太大太大,大到憑藉他的一己之力,擎天的一己之力都無法完成的地步。

所以他必須藉助眾人的力量。

該聊的都已經聊完了,而且暫時也沒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方辰跟段勇平虛與委蛇的客氣了兩句,就直接溜之大吉,去找蘇妍吃飯去了。

他估摸了一下,自己這些天積累下來的工作量,估計段勇平忙到今天晚上十二點都不一定忙完。

沒辦法,雖然他已經在很努力的處理這些具體的事務,並且下面能自己處理的就自己處理了,可奈何擎天實在是太大了一些,每天需要總裁一級最高層處理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他真干不完。

再者,本身他就不擅長處理這些雜務,更不像段勇平那樣,整日里乾的就是這些活,並且對情況也了解,所以處理起來自然不能得心應手,只能算是勉勉強強,磕磕絆絆,不出大岔子的能夠處理而已。

甚至他預計,如果段勇平晚回來三四天的話,需要處理的文件能堆成一座小山。

但說真的,他對於自己能把這三天的工作給扛下來,不出太大的紕漏,內心其實還是有些小自得。

畢竟他自己很清楚,對於老段這種能在遊戲中標記為SSS級的經商奇才來說,他前世連個B級都算不上,而從這三天的情況來看,雖然不能成為SSS級吧,但是做個S級,SS級的存在還是可以的。

看來他這些年還是有所成長的,而且還成長了不少。

老段回來了,公司也不用他去忙了,而動態圖像專家組關於MPEG-1.audio.layer3標準,也就是我們熟悉的MP3格式的制定大會,還有整整一個月才開始。

現在唯一有些指望的工作,也就是跟張如京的見面而已。

但具體什麼時候成行,以及在哪見面還沒有定下來,甚至方辰都已經想好了,張如京如果不方便來見他的話,他就去美國找張如京去。

於是乎,方辰就變成了一個無業游民,整日里除了陪著蘇妍一起上學,吃飯,裝修玫瑰園的那套別墅以外,幾乎可以說是無所事事,公司的事情不管不問不說,連就在同一校園之下的金融課都懶得去聽。

有時候,方辰自己想起來,都覺得有些羞愧,這水木百年校史,大概就出了他這麼一個整日里連自己專業課都不聽的學生了吧。

但再轉念一想,大概自己也是水木唯一的首富學生,方辰那顆羞愧的心瞬間就變得平復了許多。

畢竟他沒給水木丟人。

再者說了,水木的課程的確不錯,但他聽聽就能學會點什麼,並且能應用到擎天身上嗎?

恐怕也未必。

終歸,現實和理論之間還是有不少差距的,而且他缺的課實在是太多了,這冷不丁的去聽那麼一兩節課,也沒什麼意義。

到是蘇妍整日里高興的很,每天似乎都跟過年似的,傻樂傻樂。

對於她而言,心上人好不容易回來了,並且還整日陪伴著她,兩人一有空,就攛掇著吃各種好吃的,這不就跟過年似的嗎?

而且她最近還迷上了裝修。

不得不說,這種親手打扮自己愛巢的感覺,著實挺好的,讓人有種由心而發的幸福感。

只不過,沒過幾天,蘇妍這幸福且美好的小日子,突然就被打斷了。

張如京答應見方辰了,並且在答應的第二天就啟程來到了燕京。

坐在擎天大樓,自己那間久違的董事長辦公室,方辰面帶微笑,頗有敬意的看著這位,前世七十歲了,還工作在華夏晶元一線的老將,被譽為華夏半導體之父的張如京博士。

在前世,在華夏晶元製造領域,赫赫有名的扛把子,也是唯一能跟西方發達國家在集成電路晶圓製造上有一拼之力的中芯國際,就是由張如京創辦的。

純晶圓代工行業全球市場銷售額排名中,中芯國際佔全球純晶圓代工市場份額的6%,位居全球第四位。

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算神威太湖之光晶元就是中芯代工的。

能在華夏這樣,技術被各種封鎖的國家,做到這種地步,可以說中芯國際是成功的。

而中芯國際的成功,遠遠離不開張如京這些年的無私奉獻和鼎力扶持。

可以說就是張如京,單憑一己之力,把落後的華夏拽進了最尖端技術的晶元賽道,使得大陸這才有了今天不怕被美國卡的硬氣。

而張如京本人更是赫赫有名的傳奇人物。

張如京不到一歲便隨同父親前往了灣灣,然後以優異的成績,一路考上了灣灣大學,並之後前往美國留學,先後取得工程學碩士和電子學博士的學位。

並且因為才華出眾,才29歲就博士畢業的張如京,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集成電路的發明人傑克·基爾比的賞識,加入到了其在美國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的團隊,從此跟世界頂級晶元研究掛上了鉤。

然而在六十年代,華人就在美國半導體行業嶄露頭角,天才工程師和卓越企業家不斷湧現,張如京在德州儀器的頂頭上司邵子凡博士,就是全球最頂級的晶元製造工廠建設專家。

所以在邵子凡的提攜和栽培下,張如京迅速成長,成為了公司技術骨幹。

但是在技術上幹了八年之後,德州儀器突然安排張如京去劃地盤,建廠去。

這樣的職位改變,恰巧把張如京最具有天賦,最擅長的一件事給逼了出來。

張如京先是在美國本土的德州,建4座晶元生產廠。

緊接著到歐洲義大利,後來再到東南亞,東倭、新加坡、灣灣,一連串建了10座廠。

一個廠種下去,一簇簇「晶元人才」長出來。

張如京成了晶元業里的風向標,他去哪建廠,哪裡就成了晶元市場熱土。

同行叫他「建廠高手」,德州儀器成了「播種機」,到處撒晶元種子。

全世界跟著沸騰,高喊著口號:「晶元技術在美國,生產就在東南亞」。

然而就在張如京事業蒸蒸日上,成為全球晶元行業知名的建廠專家之後,他的父親問了張如京這樣一個問題:「你什麼時候去大陸建廠?」

作為一個華夏人,一位冶煉專家,張如京的父親一直記掛著華夏的科技發展,也一直希望張如京能為華夏做一些貢獻。

於是乎,在張如京在德州儀器工作二十年的退休之際,張如京跑到了華夏考察了一番,準備在內地建廠,填補國家在晶元技術上的空白。

但奈何華夏的確沒有建造集成電路晶圓製造廠,也就是晶元廠的基礎。

無奈,他只好帶著人回到了灣灣,開辦了世大公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