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說過,動態圖像專家組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國際電工委員會,聯合起來專門成立的一個負責為光碟建立視頻和音頻標準的一個組織,而成員都是為視頻、音頻及系統領域的技術專家。
其所設立的動態圖像壓縮傳輸標準,也就是MPEG-格式,成功的將聲音和影像的記錄脫離了傳統的模擬方式,令視聽傳播方面進入了數碼化時代。
動態圖像壓縮傳輸標準的視頻壓縮編碼技術,主要利用了具有運動補償的幀間壓縮編碼技術以減小時間冗餘度,DCT技術以減小圖像的空間冗餘度,以及熵編碼則在信息表示方面減小了統計冗餘度。
正是這幾種技術的綜合運用,大大增強了壓縮性能。
可以說如果沒有動態圖像壓縮傳輸標準,就沒有VCD,DVD等一系列光碟,也就沒有MP3,MP4,甚至連視頻網站,短視頻都不會出現。
畢竟原始視頻所佔據的儲存空間實在是太大了,如果不加以壓縮的話,在4G時代之前的網路,根本無法將其快速的傳輸到其他用戶手中。
甚至出現看片兩小時,下載兩天兩夜,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又或者這就是56K小水管,乃至於2G網路以前網路用戶的真實體驗。
而即便到了4G時代之後,如果影片視頻不加以壓縮傳輸,帶給用戶們的體驗依舊不會太好。
畢竟已經習慣零延遲載入視頻的用戶們,是不可能容忍為看一個視頻再等上一兩分鐘的,甚至連十秒鐘他們都等不了。
然而到了現實中,動態圖像專家組卻並不是人們所想像的那樣,只是一個單純由各種各樣視頻、音頻及系統領域的技術專家所組成的國際化學術科技組織,而被賦予了其他的意義。
大家都知道,正所謂四流的企業賣苦力,三流的企業賣產品,二流的企業賣品牌,一流的企業賣標準,既然動態圖像專家組乾的是製作標準的事情,那其自然而然免不了會有些企業的特點,又或者說被企業插手進去。
索尼,飛利浦,東芝,雅馬哈,傑偉世,柯達等公司的科研人員,以及他們所資助的科研機構佔據了整個動態圖像專家組,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
似乎聽起來,好像無可厚非,光碟本身就是由索尼和飛利浦先後發明的,然後索尼和飛利浦還發布了CD-DA標準的紅皮書,定義了如何以音軌方式儲存聲音資料。
CD-ROM的標準的黃皮書,定義了檔案資料格式和用於電腦數據存儲的MODE1和用於壓縮視頻圖象存儲的MODE2兩類型,使CD成為通用的儲存介質,並加上偵錯碼及更正碼等位元,以確保電腦資料能夠完整讀取無誤。
雅馬哈制定了千兆光碟的標準,柯達推出了相片光碟的橘皮書,索尼,飛利浦,傑偉世,柯達共同制定了VCD光碟的白皮書標準。
可以說這些公司為動態圖像壓縮傳輸標準和光碟標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這些公司之所以,如此積極主動的推動動態圖像壓縮傳輸標準和光碟標準,除了推動技術發展之外,最重要的則是搶佔話語權,說得更加直白一些,就是為了利益。
畢竟他們所設立的標準,就等於說是將他們公司的產品和技術,變作了一個框框,任何後來者都要在這個框框之內,嚴格按照他們所規定的路來走,購買他們的技術專利。
也就是說這些所謂的國際技術專家組,設立了標準,然而標準中包含這些企業的專利。
如此一來就意味著,你只要進入這個行業,就必須按照這些專家組設立的標準來,而一旦按照這些專家組的標準,就不可避免的會使用到這些企業的專利,然後剩下的,似乎就只有老老實實的掏錢一條路可以走。
大家所知道最多的,也是最為赫赫有名的「高通稅」就是以這麼個形式搶錢的。
高通發明了大量的移動通信技術,並將這些移動通信技術變成了現行的移動通信技術標準,所有通信企業,包括通信設備製造企業,終端企業也就是手機企業等等只要想讓自己產品連上網路,就必須要使用這些移動通信技術標準,那自然而然就要給高通掏錢了。
每個通信設備廠商交給高通的專利授權費,比自身的利潤還高。
也就是說這些專家組的出現,將企業專利所能形成的壁壘,甚至利益都給極度擴大化了。
要是沒這個標準的話,企業自己再研發出來一個類似的專利,也就繞過去了。
而現在,企業要是想要自己研發出一個別的專利技術,那就會整個標準,甚至整個行業排斥在外,根本無法生存,更別說發展了。
就如同移動網路通信技術,難道華為真的就繞不開高通所形成的技術壁壘嗎?
動態圖像壓縮傳輸標準,因為還在推廣階段,並沒有實際應用,甚至可以說唯一將其實際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也就是小霸王的影碟機。
所以到並沒有收取什麼專利授權費,反而索尼,飛利浦等廠商還發過來了一封,今年年底到期的專利授權書。
並且還裝模作樣的將擎天吸納到了動態圖像專家組中,成為專家組成員之一。
其實這些企業,專家組這樣做也無可厚非,畢竟成立標準也不完全是壞事。
首先,成立標準之後,使得絕大多數企業不用再支付研發費用,再者,有利於企業企業之間,國與國之間的互通。
就打個比方,如果各個企業都各自來一套標準,那很可能就形成了,小霸王所需要的光碟只能擎天自己生產,因為別家生產的光碟都不能被小霸王影碟機播放,而同樣小霸王的光碟也放不到別的企業所生產的影碟機中。
更意味著,消費者一旦購買了誰家的影碟機,就只能一直用誰家的,一旦換掉的話,之前的光碟全部淪為廢品,消費者被牢牢的綁在了一家企業之上,徹底失去了選擇權。
移動通信更是如此,如果標準不統一,很有可能換個國家,用戶就需要再換一張電話卡,甚至一部手機才行。
但問題是,這些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行壟斷霸道之實,阻礙技術進步,那就有點太壞了。
就如同現在一樣,擎天在影碟機的研發和生產過程,根據實際情況,產生了不少新技術並且應用在了自己影碟機和光碟上。
按說這是一件好事吧,可是這時候這動態圖像專家組就跳出來了,說擎天的影碟機和光碟違背了他們所設立的國際標準,勒令擎天立刻將影碟機和光碟的生產和技術標準,跟國際標準看齊。
也就是說,擎天辛辛苦苦研發出來的技術,竟然這幫人以有違國際標準為由,強行要求擎天去使用索尼,飛利浦,東芝,柯達,雅馬哈,傑偉世的專利技術。
並且還假惺惺的說,現在又不用擎天掏專利授權費,並且還避免了擎天在科研技術上投資。
這明明有現成飯可以說,還要自己費勁吧啦的去做,似乎怎麼想都覺得擎天,方辰的腦子有病。
可問題是,一旦擎天真的沒有科研能力,更沒有能與之抗衡的專利,那索尼,飛利浦他們幾家要是向擎天收取高額的專利費,擎天又該怎麼辦?
以方辰想,那時候除了退出不幹影碟機以外,似乎就剩下老老實實低頭挨宰這條路可以走了。
然而還有一個問題,擎天的影碟機,乃至於整個華夏的影碟機都需要向索尼,飛利浦他們繳納專利費,而索尼和飛利浦他們,卻可以相互搞免費授權。
如此一來,不就意味著,索尼和飛利浦這些企業的生產成本要比擎天和華夏影碟機的成本要低一些,這將極大的增加了這些外國企業的競爭力。
這才是真正的大麻煩,大殺機!
而前世就是如此,在1996年左右,索尼和飛利浦等國外企業大舉進攻華夏,其低端影碟機憑藉著成本優勢,幾乎在短瞬間就將華夏影碟機兩三千的均價給打落到了千元上下。
並且除此之外,依舊只能被索尼和飛利浦等國外企業生產的機芯和激光頭,不但大幅度漲價,而且還一度有價無市,華夏企業根本沒法買到貨。
一時間,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華夏影碟機企業,瞬間被打的七零八落,潰不成軍,原本國產佔有率百分百的影碟機市場,被國外企業硬生生切走了三分之一。
然而最重要的是,因為只能降價競爭,再加上底子太薄的原因,華夏生產的影碟機避免不了的出現了偷工減料的行為。
企業偷工減料,那消費者自然就不答應了,願意購買的人自然越來越少,反而都去追求價格高,質量好的國外高端影碟機了。
購買的人少,企業就會更加傾向於偷工減料,節省成本從此徹底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於是乎,即便華夏企業還佔據著影碟機三分之二的市場,但整個市場產生的80%利潤,已然全被國外企業給拿去了。
可以說索尼,飛利浦等國外企業,結結實實的給華夏企業上了一場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