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一號的新聞非常的熱,主流媒體紛紛報道,吸引了全民的目光,就是海外也有很多人關注著天舟一號的新聞。
雖然海外媒體總是編排華夏,以至於海外的人看待華夏和幾十年前沒有什麼兩樣,以至於華夏在很多人心目中就代表著貧窮、落後。但是依舊也有清醒的人,特別有來過華夏的人,對於華夏日新月異的變化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這些人也都在關注著天舟一號的新聞,一旦天舟一號圓滿成功,就意味著華夏成為美利堅、俄國之後第三個掌握天地間運貨工具的能力,而且要知道天舟一號貨運非常是基於神舟號飛船和天宮一號的技術研發,只運貨不運人,貨物運載量將是俄國進步號M型無人貨運飛船的2.6倍,在功能、性能上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4月20日19時41分35.361秒,搭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在華夏文昌航天發射場201工位發射升空。約603秒後,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全國轟動,世界震動!
發射過程全程直播,而且天舟一號進入預定軌道,一張張清晰的照片發回了地球。
「太棒了!幹得漂亮!」秦元清也是在看直播,看到天舟一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整個人都激動得跳了起來。
發射圓滿成功,代表著天舟一號進入第二個關鍵性步驟,也就是完成與天宮二號的自動交會對接。這一步完成,就意味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正式可以從地球運送著貨物到太空站。
「爸爸~~以後我要當航天員,我要造宇宙飛船~~」寶貝女兒指著電視,興奮地說道,才4歲的她,說話奶聲奶氣的,特別的好玩。
「我也要~~我也要~~我要進入太空,成為航天英雄!」熊兒子也興奮地跳起來。
秦元清看到兩個小傢伙興奮樣,心中也很高興,他覺得自己這家庭教育還是很成功的,小孩子不會去想著當明星、小鮮肉的,而是想當航天員。
如今娛樂圈,小鮮肉橫行,頂級流量讓人們看到了小鮮肉的吸金能力,演技不重要,唱功差不重要,只要長得帥、長得俊、會操作,就可以。沒演技只需要數一二三,後期完全可以靠配音,甚至連親自上都不需要,摳圖就可以。
「好好,等你們長大後,去造宇宙飛船,去當宇航員。」秦元清笑得很開心,一手抱起一個孩子,左右各自親了一下。
陪著孩子玩鬧,到了八點多,秦元清給孩子睡前講故事,將孩子哄睡以後,秦元清來到陽台,仰望著星空,思維陷入了沉思之中。
星空,繁星點點,一顆星星就是一顆恆星,浩瀚的宇宙,充滿著無比神秘,人類對於宇宙充滿著期待,從古至今就從未聽過對星空的暢想,這一點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是一樣的。
可是別看現在人類社會經歷三次工業革命,生產力大幅度提升,可是實際上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非常的微小,說是皮毛都是誇讚的了,實際上對於宇宙的認識連皮毛都算不上。
登錄月球的,也就只有美利堅一個國家,從1972年12月最後一次登月,距離現在已經將近半個世紀了。這半個世紀,美利堅的NASA再也未曾進行登月活動,雖然有用探測器去探測火星,還發射『旅行者2號』探測器,飛行距離極為遙遠。
可是實際上對於宇宙而言,這等探測器實際上還是顯得渺小不堪,毫不客氣的說,別看人類已經有探測器飛出太陽系,可實際上地球對於距離地球最近的月球,都了解甚少,並不了解,更別說距離更遠的行星了。
每隔一段時間,NASA總是宣布,發現類地球行星,那裡將是人類未來的家園,然後引發了什麼星際殖民,不斷有科幻小說家充滿著想像力,人類製造出先進的星際戰艦,開啟星際殖民時代,去行星上採礦,去移民外星球。
可實際上,目前人類的科技,距離這一步還差得很遙遠。
1964年的時候,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提出用能量級把文明分成三個量級:I型、II型和III型。I型文明使用在它的故鄉行星所有可用的能量,II型文明利用它的行星所圍繞的恆星所有的能量,III型文明則利用它所處星系的所有能量。
從這一角度來看,人類文明現在接近但尚未達到I型文明。
而這三個量級文明,又被稱為母星文明、行星系文明、恆星系文明。
從最新的研究來看,母星文明是指,該等級文明以所處的行星為核心,可主宰整顆行星能源的總和,行星霸主的位子,沒有任何物種可以挑戰。從茹毛飲血到核能時代,全部屬於該等級文明的發展階段。這一文明的毀滅方式也是最為多樣,從傳染病,到戰爭,資源短缺,自然災害,核戰爭,乃至小行星或彗星碰撞,人造智能造反,太陽活動劇變等,全部擁有讓文明歸零的能力,目前地球上的人類,至少已經闖過了幾關,至少闖到核戰爭和人工智慧的環節了。
行星系文明,就是指圍繞某恆星公轉的所有天體的集合,包括行星、衛星、小行星、流星體、彗星和宇宙塵埃。太陽系就是一個行星系,該文明擁有開發整個星系資源的能力,可在星系間任意開發一顆行星移民或者定居,但在造反的硅基生命,或者太陽衰老死亡後,或附近超新星爆發時,還是會導致整個星系內文明歸零。
恆星系文明,可在所有的恆星間來回穿梭,整個銀河系的資源能夠隨意取用,個人可以在太陽上漫步,而機器工人能將一整顆行星內部鑿空變成工廠,已經擁有進行初步星際戰爭的實力,可戰爭失敗,或者超高能星體爆發,宇宙大爆炸,意識消散之後,一聲爆炸,或者一聲嗚咽,終究將走向滅亡。
所以不管從哪一方面來看,地球人類文明,差不多相當於0.5母星級文明,距離真正完整的母星級文明,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至少現在人類,要是面對核戰爭,那基本上人類文明就終結了。若是遇到小行星或者彗星碰撞,人類也是直接躺平,該做啥做啥去,然後等待著一切歸零。
秦元清意識沉浸於系統之中,看著系統商城中的太空梭。太空梭是可重複使用、往返於太空、宇宙和地面之間的航天器,結合了飛機與航天器的性質。它既能像火箭一樣垂直起飛,像太空飛船一樣在軌道上運行,又能像飛機一樣水平著陸。
目前地球上出現的太空梭,只有數款,即美利堅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挑戰者號』太空梭、『發現號』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以及蘇聯的『暴風雪號』太空梭。
而這些太空梭,毫無疑問都是乘坐7名左右航天員,其中有3名機組人員、4名科學技術專家,若是擠一擠的話可以乘坐8名航天員。
從理論上來說,太空梭無疑是比飛船要先進的。宇宙飛船屬於一次性使用的返回型載人航天器,它的容積較小,受所載消耗性物資數量的限制,不具備再補給的能力,不能重複使用。而太空梭是一種有翼、可重複使用的航天器,它既能代表運載火箭把人造衛星等航天器送上太空,也能像載人飛船那樣在軌道運行,還能像飛機那樣在大氣層中滑翔著陸,太空梭為人類自由出入太空提供了很高的工具,大大降低航天活動的費用。
當然,宇宙飛船也不是沒有優勢,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宜,畢竟太空梭太貴了,發射一次大約要4.5億美元左右,這還是以前的美元。而這個原因主要是因為技術上不成熟導致維護檢修極其複雜、昂貴。因為技術不成熟,系統過於複雜,所以風險大,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事故都證明了這一點。
宇宙飛船雖然不能重複利用,但是單次發射回收卻是要便宜得多,而且技術要比太空梭要小不少。
所以當初華夏決定自主進行航天工程,在太空梭、宇宙飛船的選擇上,經過權衡利弊後,最終選擇了宇宙飛船。也正是因為如此,華夏在宇宙飛船上的進步堪稱快速,短短几年時間,就進行了載人航天,實現了巨大的突破。如今,華夏更是已經開展好幾次載人航天,還初步建立了空間站。
可以說,如果當初華夏選擇太空梭的話,那麼也許到現在,太空梭都遠遠沒有搞定,更別說送人進入太空,建立空間站了。
所以說華夏當初的選擇並沒有錯,是一條正確的道路。但是到了如今,其實也不得不想著,發展太空梭的事,畢竟相比起太空梭,宇宙飛船的限制顯而易見,而且一旦擁有成熟技術,太空梭的使用成本確實要低於宇宙飛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