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共逐鹿 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

「大王,耿弇已自高密郡南下。」

「耿弇數日陷姑幕縣,兵臨琅琊郡城東武之下。」

武德三年(公元27年)九月底,耿弇的大軍自青州揮師南下,開始進入琅琊地界,一座又一座縣城陷落的消息傳到齊王張步耳中,讓他更加惴惴不安,頻頻質問作為漢帝合縱使者的方望。

「孤不但加入合縱,甚至願答應向劉秀稱臣,如今半月過去,冬天已到,漢帝究竟何時遣兵北上來救?方先生,汝所說的『轉機』又在何處?」

方望心知,隨著第五倫親征徐州,劉秀正在江東、淮南搜羅壯丁勉強應付,連守彭城的人手都不一定夠,怎麼可能來救張步?

但他卻不能說實話,形勢對合縱聯盟太不利了,彭城若失,劉秀便將失去與第五倫爭中原的可能,必須騙得張步在莒城堅持守住,擋下耿伯昭的征齊大軍,勿使南下,如此可以讓號稱「必守彭城」的劉秀不必兩面受敵。

於是方望再度開始忽悠齊王:「大王,春秋時,莒國一度與齊、魯並列亢禮,稱雄于海岱,哪怕是吳王夫差、越王勾踐也奈何不得,直到戰國方為楚人緣徐州北上滅亡。」

這莒城便是後世的山東日照地區,介於魯中山地、魯東丘陵之間,地形頗為複雜,可視為海岱地區的又一個襄陽,僅有沂水、沭水兩條河流的狹窄斷裂帶可以通行大部隊,莒城卡在中間,魏軍絕無可能置之不理。

方望出主意道:「從南向北攻,莒城尚有破綻,但自北往南攻,莒城猶如鐵打石築一般。耿伯昭連月鏖戰,長途跋涉士卒未休,絕難攻破莒城!依我之見,琅琊各縣大可棄守,不必爭一城一地,而應集中兵力,專防於莒,靠著秋收的糧食,莒城大可撐過嚴冬,我守於溫暖城中,而耿弇迫於三軍苦寒,必將暫退。」

「如此,便可待漢帝擊敗第五倫後,發兵助大王復國!」

張步皺著眉沒說話,臨淄的大敗幾乎將他整個人都擊垮了,不修邊幅、終日沉溺於酒,聽方望這意思,劉秀不會發一兵異卒來助,還是得靠他自己啊,雖然方望口口聲聲說莒城牢固,但當初在濟南、臨淄,不也如此認為么?張步被打怕了,在他眼中,耿弇是猶如韓信的人物,自己絕非對手。

方望生怕張步喪失鬥志,再度請命:「漢帝雖然暫不能發兵,但莒城以西便是泰山、魯郡,赤眉殘部盤踞二郡,尚有『數萬』之眾,外臣上次幾乎已說動赤眉三老徐宣加入合縱,如今願再入曲阜,使赤眉出兵,襲擾搶掠青州,一旦齊地震動,耿伯昭便只能回首,無法全力南進攻莒!」

「也只能如此了。」張步雖然頷首同意,但眼神卻有些游移,對這件事心裡也沒底。

送走方望後,張步在廳堂里又喝了一整夜的酒,守在外面的人只聽他飲醉後罵罵咧咧,一會兒罵第五倫背信棄義、偷襲他;一會兒罵耿弇殺了他弟弟張藍,如今還要趕盡殺絕;可到了最後,卻又罵起劉秀來……

「劉文叔是欲令我守莒為盾,替他擋住刀劍鋒鏑啊!不管他與第五倫孰勝熟敗,盾牌卻註定破損。」

到了次日,糾結掙扎了一晚上的張步,便將三弟張壽喚來,對他說道:「吾二弟(張)藍遭東郭氏背叛,亡於臨淄,他是替孤死的!其屍首不可不收斂,近日魏軍將至,汝速速離開莒城,去拜謁耿將軍,替孤討要張藍屍骸,以求葬於家鄉琅琊郡不其縣。」

張壽感到莫名其妙,雖然下手的是臨淄大賈東郭長安,但耿弇也算是張氏兄弟的仇人,還是交戰雙方,哪有讓他跑敵人處討要死者屍骸的道理?再者,距離臨淄之戰已近三月,張藍屍體就算被收拾也早臭了;最後,他們的老家琅琊不其縣(今青島)位於郡北,早就被魏軍奪取,沒將張氏祖冢挖墳戮屍就不錯,又豈能允許歸葬呢?

「王兄莫非是喝醉了?」張壽瞄了瞄面前案几上的杯盤狼藉,也沒幾個菜啊。

「糊塗!汝竟還不明白吾意?」

張步聞言,氣得將酒壺往張壽身上砸,罵道:「既然劉秀只願空口應承,不發一兵一卒,那就別怪寡人,自己來尋求『轉機』了!」

……

而一方面,耿弇的進軍遠不如他預想的順利。

最大的阻礙不是趨於崩潰的張步殘黨,而是地形,魏軍已經離開了一馬平川的青州大平原,魯東丘陵有複雜的地貌和崎嶇的山路,騎兵一口氣奔襲三百里再無可能,而必須將每一座沿途的縣城都打開下,如此才能保證後方輜重安全。

這使得戰爭的進度頗為緩慢,耿弇一度誇口說入冬前打到彭城,然而十月初時,他的前鋒才抵達莒城附近。當耿弇在千里鏡中遠眺這座夾於兩丘之間,又引水環繞的堅城,就知道沒有十天半月絕對打不下來。

回過頭看向自己的營地,士卒人人臉上帶著疲倦,從五月份至今,他們已經馬不停蹄地征戰了四個月,冬衣也尚未帶夠,許多部曲都從死人身上扒、活人身上搶,顯得軍容頗為不整。作為張步最後的老巢,莒城之中尚有上萬兵卒,而魏軍抵達此處者不過兩萬有餘,若要強攻,必是一場傷筋動骨的硬仗。

就在耿弇思考這場仗如何打時,光祿大夫伏隆卻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先生想入城遊說張步?」

聽到伏隆的請纓,耿弇搖頭:「張步要降早降矣,如今此賊退守莒城,背靠東海郡,仍指望劉秀來救,更何況其胞弟、家眷死於臨淄者不乏少數,如今豈能甘心歸順?」

伏隆曾見過張步兩次,對此人有些了解:「胞弟性命,如何與自身存亡相比?張步反覆之人,如今魏強吳弱,又在臨淄見識到將軍威武,部曲無敵,早無抵抗之心,只是生怕降後受辱被殺,故才遲疑。在他進退維谷之際,若能以『投誠』誘之,再許以子、男之位,或能使得莒城不戰而降,為耿將軍節省時日。」

耿弇望向莒城,此地是容不得繞過去的,而抓到的俘虜又說,張步在城裡囤積了不少糧食,若能全取,將使他獲得一個後勤基地。

二人正商量時,卻得到斥候稟報,說抓到了出城的人,自稱張步三弟,來索要其二兄屍首……

耿弇聽得莫名其妙,三個月前死的人,你現在才來找?早和無數戰死之輩一起在亂葬崗埋了,亦或是燒了、被食腐動物吃了,恐怕得到烏鴉野狗肚子里才能尋到。

伏隆倒是一愣後,哈哈大笑起來,拊掌道:「恭賀將軍,張步果無戰心,莒城可入了!」

……

伏隆入城前,耿弇仍不信任張步,對他道:

「先生就不怕這是張步的拖延之策?」

畢竟假投降這種事,他也見得多了。

伏隆卻道:「將軍仍需秣馬厲兵,修造攻城器械,張步之弟被扣留在營中,換我入城商議,若查明是其詭計,將軍大可殺人祭旗,一舉破城。」

耿弇詫異道:「先生的性命安危呢?可莫要步了酈食其後塵,被張步烹殺於莒,那可不干我事。」

伏隆肅然:「願將軍,以時進兵,無以伏隆為念。若真不幸沒身寇手,隆會在莒城受縛頭高呼大魏萬歲,陛下永享萬國,與天無極。而後投身而下,粉身碎骨,請將軍和將士們踏著我的血肉進入莒城!」

說到這,耿弇對眼前這個看似文弱,卻有錚錚鐵骨的儒生多了些佩服:「先生有張騫、蘇武膽魄矣。」

伏隆朝他作揖:「漢武之際,光耀後世者,當不止是衛、霍等將軍。」

言罷伏隆便只帶著兩個隨從,乘著莒城垂下的籃子上到城頭。

伏隆一家也是琅琊人,對莒城可不陌生,但今日的城郭卻與和平時大為不同。

城牆上面站滿了莒城丁壯,手持守御之器,還有地方堆積著大量石頭、箭矢一捆接一捆被搬運上來。

放目遠眺,城中最醒目的顯著是城陽王宮,屹立在西南角。

漢文帝時置城陽國,立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劉章是在誅滅諸呂之變中立了大功的人,在諸侯中地位超然,雖然命短國小,但影響力不小。從景王劉章到哀王,城陽國傳九世十王。如今城陽王后人中,年長的被赤眉軍殺死大半,年幼的帶走當放牛娃,倒是讓張步有了鳩佔鵲巢的機會。

行走在莒城之中,但見街道上,滿載麻布包的馬車往來不息,其中一輛好不小心「傾覆」,結果糧食撒了一地。

里巷中傳來叮叮噹噹的敲打聲,聽著像是在打鐵鍛造兵器,莒城是海岱的鹽鐵中心,漢時設立鐵官,城裡鐵匠必然不少。

而靠近城陽王宮時,張步的兵卒站立於階陛之上,儘是齊地大高個,身被甲胄,幾乎人人披甲。

等入了殿堂,時隔一年多,伏隆再度見到了張步,卻見他一身戎裝,故意擺出了英武無畏的模樣,用不卑不亢的語氣對伏隆道:

「先生入莒所見如何?」

這是問他感想呢,伏隆禮貌地作揖:「好教齊王知曉,我入城後遍觀內外,只覺……想笑!」

此言侮辱性極強,張步勃然大怒,拍案道:「先生欲試試莒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