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嚴肅

趙煦的詔書,一連下了十多道。

這些詔書,都是大政方針,少有具體內容,是『紹聖新政』的大框架。

這是一些綱目性的內容,沒有具體的政策與細節。

等陳皮誦念結束,趙煦道:「請大相公,給諸位介紹一下『紹聖新政』的具體內容與方向,方式方法以及目標。」

章惇舉起板笏,向趙煦躬身,而後側身向朝臣,本就嚴肅的臉上,更是嚴肅的不能再嚴肅,朗聲有力的道:「諸位同僚,朝廷擬定的『紹聖新政』,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改制。包括朝廷,軍隊,地方以及律法,綱紀等等。第二,是圍繞田畝的改革,命名為『均田法』,不言而喻,囊括了人口,田畝,戶丁等等,相信諸位同僚早已知悉。第三,是以賦稅為中心,涉及糧稅,商稅,鹽,鐵以及諸多雜稅。」

「改制,主要目的,是為了遏制我朝的人浮於事,貪腐享樂成風,以至於國政敗壞,民不聊生。是以,改革制度,明確責任與權力,以務實取代虛妄,是改制的本意。這一點,請諸位同僚相信,朝廷沒有欺壓士人,掠奪財產的一絲意圖。」

「田畝,田畝是我大宋的根基所在,圍繞田畝涉及的戶丁,賦稅,士紳,無不是要害的要害,是以,要痛下決心,刮骨療毒,趨利避害,革除頑疾……」

「賦稅,賦稅,是我大宋的支柱,萬分重要,再如何論都不為過,是以,一個合理,健康,長久的賦稅制度。對農減稅,對商調整,對其餘稅種,該免除免除,該削減削減……」

章惇舉著板笏,神色嚴肅的面對朝臣,言簡意賅的說著政事堂擬定的改革計畫。

他說的也是相對籠統,實則上,對於各種改革大政,朝廷高層基本上都是知道的,這些計畫,來來回回,磨合了近兩年!

今天,在紫宸殿,官家與群臣面前,當眾宣布,縱觀大宋歷史,沒有比這更隆重的場合了。

朝臣們一個個身穿最為正式的官服,手持板笏,每個人幾乎都是神色認真,揣摩著章惇嘴裡吐出來的每一個字。

章惇這些話都是有腹稿的,並不是隨意而出,裡面必然藏著一些真實想法,是平時無法知曉的。

章惇還在繼續說,眸光炯炯,語氣清朗。

「朝廷改制,恢複盛唐的『三省六部制』,又因時制宜,做出調整,目前還需要進一步推進,細化。對於地方,朝廷設想是路府縣三級,設一路巡撫,攬一路政務,下設參政,參議各二佐之。一路總督,負責日常兵務,統路府縣兵丁,保一路安穩……」

「對於田畝,朝廷正在清丈田畝,登記戶丁,摸清我大宋田畝,戶丁情況,以回購田畝,開墾荒地,釋放皇田等方式,五年內,爭取七成以上的農民,耕者有其田,年終有富餘……」

……

章惇不快不慢,說著『紹聖新政』的一些設想,方式方法以及目標。

朝臣們漸漸各有神色,微微低頭,藏匿表情。

讀書人,每一個在入仕或者入仕不久,都有著宏偉抱負,期待著大展宏圖,強國強民,建功立業,名留史冊。

但在官場兩三年,就沒有幾個還記得初心,在官場沉沉浮浮,飄飄蕩蕩。

章惇說的這些,絕大部分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想法。現實是殘酷的,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做不到的,是『大同世界』,存於聖人的口中,他們的夢中。

而今,章惇為代表的『新黨』,信誓旦旦,磨刀霍霍要實現這些『妄想』,他們沒有了當初的豪情,反而深知其中艱難以及帶來的種種惡果。

——他們要阻止章惇以及『新黨』!

不少人低著頭,臉上一片青色。

文彥博,蘇軾等人,默默的舉著板笏。

文彥博老臉上看不出什麼,在趙煦的眼裡,只是兩鬢的白髮微微顫抖著。

蘇軾則面露掙扎,難受之色,似乎有什麼話要說,又強忍著。

還有不少人蠢蠢欲動,目光閃爍,左右對視。

沒人敢冒頭!

很明顯,章惇在之前的準備工作奏效了,不穩定因素都被警告了。

趙煦一個個的看著,思索著。

今天是一個開始,是最輕鬆的時刻,也是最艱難時刻的開始。

可以清晰的預見,朝廷的邸報還沒有出去,反對聲必然如同潮水一般湧入汴京城。

同時,地方上的激烈反對會更加高漲,還不知道要出多少亂子。

『只要軍隊牢牢在手,以大宋百餘年的根基,足以抵擋一次大的衝擊……』

趙煦神情平靜,心裡默默的思忖。

他做好了應對最壞的準備,軍隊,政務兩手抓,軍隊始終是第一,最用力的那一隻手!

足足半個多時辰,章惇說到最後,聲音都有些啞了。

「回稟官家,大致就是如此,臣宮廷個聖訓。」

章惇說完,舉著板笏,轉頭向趙煦。

趙煦點頭,笑著道:「卿家說的有理有據,甚好。諸位卿家,可有什麼想法,可與大相公當面討教,朕久困宮中,汴京城都沒出去過,朕很想聽聽諸位卿家不同的想法。」

朝臣們舉著板笏,餘光四掃,卻沒人敢說話。

趙煦瞥了眼章惇,這位大相公的手段與控制力是與日俱增。

他不動聲色的微笑,看向章楶,道:「樞相,說說軍改。」

章惇退了回去,章楶應言上前,先對趙煦行禮,而後側對朝臣。

章楶與章惇是堂兄弟,兩人面容有些相似,不同的是,章惇一貫表情嚴肅,不苟言笑。章惇則飽經風霜,臉角堅毅。

章楶看了眼注視著他的朝臣,聲音有些低沉的道:「在『紹聖新政』之下,『軍改』目前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改革軍事制度,效仿漢唐,強軍,打造我大宋精兵強將。第二,就裁剪軍隊,以最合理的士兵數目以及支出,以平衡各方面。」

「改革制度,包括軍隊番名,俸祿,駐地,品階,勛賞,撫恤等等。樞密院與兵部合議,我大宋最理想的士兵數量為五十萬以內,暫設三大營以及十三路大軍,三大營拱衛京畿,十三路大軍駐紮地方,彈壓震懾宵小……」

「裁剪軍隊,是自真宗皇帝始就要做的事情,卻適得其反,軍隊數量不斷膨脹,朝廷已不堪重負,能戰之兵更是屈指可數,是以,裁剪軍隊,勢在必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