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章 教導

「這些日子在總參謀部覺得如何?」朱怡成開口詢問,朱伯繁進總參謀部算算也有些日子了,對於朱伯繁在總參謀部的工作朱怡成是第一次詢問,不過這不代表朱怡成不清楚朱伯繁的情況。

作為太子,朱伯繁是大明未來的皇帝,朱怡成對他的期望極高,而他這次進總參謀部工作也是朱怡成早就做好的安排,目前就是為了全方面培養自己這個接班人。

對此,朱伯繁心裡非常清楚,他當即說了說自己的總參謀部的一些工作情況,包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和後來的解決手段。

朱怡成靜靜聽著,朱伯繁的講述中並沒有什麼誇張和隱瞞,這讓他極為滿意。在朱怡成看來,朱伯繁年輕,經驗不足,許多事包括工作中看待問題和處理的手段不盡人意是肯定的,但這不妨礙朱伯繁的歷練。

人就是這樣,只有經歷過才能成長起來,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最基本的道理。別說朱伯繁了,就連朱怡成自己當年不也是個中二少年?剛來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差一點就丟了性命,歷經幾次生死才慢慢成熟起來的。

「父皇,大致就是這些……」朱伯繁一五一十地說完,眼中帶著期盼看著朱怡成,似乎是想在朱怡成這裡得到對自己的評定和認可。可是令他失望的是朱怡成並沒有對他這些日子在總參謀部的工作做任何評論,僅僅只是微微點頭。

「那麼這些日子,你有什麼感悟沒有?」朱怡成直截了當地問。

朱伯繁想了想開口說了幾句套話,還沒等他說完朱怡成就擺手制止了他:「這些套話就不必說了,你需記得為君者同為臣不一樣,你是太子,國家的儲君,看待問題不能看表面,需看本質,不要去學那些臣子,你可明白?」

朱伯繁微微一愣,瞬間就明白了朱怡成話里的意思,他的神色略有些尷尬,可同時也暗暗鬆了口氣。

朱怡成既然這樣說表示對朱伯繁的工作基本還是認可的,雖然沒有直說,可話中已透露了這層意思。此外,朱怡成是以一個皇帝和父親的雙重身份教導自己,這又讓他有所感悟。

「兒臣明白了,兒臣謝父皇教誨。」

朱怡成點點頭,目光看著自己這個長子,和顏悅色道:「今天不是君臣對答,只是父子交談,有什麼話或者有什麼不明白的就暢所欲言就是。」

朱伯繁思索了下,鼓起勇氣道:「兒臣知道自己有所不足,不過請父皇放心,兒臣會好好去做的。不過父皇,兒臣心中的確有所不解……」

說到這,朱伯繁看了一眼朱怡成,見朱怡成用鼓勵的目光望著自己,朱伯繁這才繼續說道。

「父皇,兒臣對如今朝廷的一些舉措有所疑惑,還請父皇為兒臣講解。」

「說吧。」朱怡成點頭道。

朱伯繁當即就說了起來,朱伯繁的困惑有兩點,其一是大明對俄羅斯的開戰,在他看來這一次大明調動兵力並同蒙古騎兵直接攻擊北方的俄羅斯,似乎有些小題大做。

固然,俄羅斯之前因為和滿清的緣故傾吞了漠北草原,而且這些年來俄羅斯一直在北方暗中支持滿清和大明作對,尤其是收容科爾沁殘部的緣故,使得草原不靖,大明為此出兵攻擊俄羅斯並不為過,可現在大明的軍事行動已經超出了教訓俄羅斯的地步,不僅要收復漠北,更要進一步拿下俄羅斯所佔的西伯利亞地區。

如果是普通的小國話也就算了,可俄羅斯是西方大國,以其國領土和人口而言說是帶甲百萬也不為過。大明雖然強盛,國庫充裕,可大明的軍力和財力也不是無底洞,這次出兵俄羅斯已稱得上是國戰了,無論勝負國力消耗極大,朱怡成為何執意要這樣做?

其實這個觀點不僅是朱伯繁,朝廷中不少臣子也有這樣的想法,甚至在總參謀部內不少中高級軍官同樣也有這樣的看法。

古人有言,國雖大,好戰必亡。

大明復興是建立在戰火中的,從這點可以說大明是朱怡成一手一腳打出來的。而現在,大明不僅已經盡復故土,甚至還遠超歷朝。

先不說大明本土,朝鮮一國已經歸於大明,琉球在更早的時候就成了大明的一個府。此外還有海外的新明、呂宋、柔佛,南陸這些地方,這些領土加起來現在的大明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強大。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沒有一個皇帝能夠做道朱怡成這樣的地步,以此來看,日月江河所至皆是大明領土一點都不為過,在這樣的情況下朱怡成為何又有如此的迫切感呢?為何偏偏要和強大的俄羅斯這樣開戰呢?

「還有么?」朱怡成聽完後並沒馬上回答朱伯繁的疑惑,反而繼續問。

朱伯繁點了點頭,繼續說道:「父皇,我大明和滿清是仇敵,這兒臣明白,如今滿清依舊盤踞西域,以兒臣所見既然要開戰為何不直接攻擊西域徹底解決滿清問題,反而在北方另開戰端?此事兒臣著實不解,父皇,兒臣覺得事有輕重緩急,北方之戰完全可以等解決滿清後再實施,為何父皇又如何急切?」

說到這,朱伯繁的語氣中頗有些不滿,朱怡成聽後非但沒有氣惱,反而笑了起來。

「你呀,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有些事不是那麼簡單的。」

「還請父皇為兒臣講解。」朱伯繁年少氣盛,聽朱怡成不以為然的這麼一句話,當即回道。

朱怡成哈哈大笑,笑聲在空闊的偏殿中回蕩著。

笑了好一會兒,朱怡成這才開口反問:「依你看,對俄羅斯的一戰不應該擴大?國家軍力應先解決西域滿清是否?」

「難道不是么?」朱伯繁抬起頭反問。

「你覺得滿清如何?俄羅斯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朱伯繁想了想,用自己的看法評論了這兩個對手,等朱伯繁講完,朱怡成緩緩搖頭。

「繁兒,我剛前說過,你是太子,是國家儲君,看待問題要看本質而不是表面,而現在無論對滿清還是俄羅斯的看法僅僅只是偏面,這是不成的。」

「還請父皇教誨。」朱伯繁嘴上這麼說,神色中卻帶著一絲不服。

見他如此,朱怡成心中暗嘆了一聲,這孩子還是年輕啊,許多事沒有全盤考慮,自己何嘗不清楚朱伯繁說的那樣,也知道國家再強盛,如果一直打仗同樣會削弱國力。

所謂國雖大,好戰必亡。可還有一句話,那就是忘戰必危。

前明是如何亡國的?固然有著當時的各種原因,比如滿清在遼東崛起,小冰河時期導致糧食產量銳減,西北和中原常年乾旱,土地兼并嚴重,百姓民不聊生,各地流寇四起等等。

此外,還有朝中的黨爭,再加上崇禎剛愎自用,施政不當這些問題。可真要論起來,前明的滅亡其實早在萬曆年間就埋下了禍根,這些禍根經長時間的發酵,終於在幾十年後爆發出來。

朱怡成思索了下,先說起了西域一事。

對於西域,中國在漢朝的時候就曾今控制過西域,到了盛唐時期,西域都護府大名鼎鼎,整個西域都在大唐治下。而在大明前期,大明也曾今控制過部分西域領土,可在後來這些地盤漸漸丟失,這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固然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原朝廷初期強盛的國力到了中後期的衰弱,使得中原朝廷無法再有更多的力量維持西域的統治,無奈之下收縮力量放棄了偏遠的西域之地。

此外,更重要的是西域的民族結構和中原不同。向來西域就是多民族混居的狀態,在西域的歷史上,這個地方曾今大大小小出現過數百個國家和民族,數千年下來這些國家和民族絕大部分全部消亡在了歷史長河之中,可就算這樣到現在依舊還是存在著一部分。

當年朱怡成任憑滿清在西域折騰,甚至暗中還資助過滿清方面,挑動滿清立足西域,一來是因為朱怡成主要精力是擺在中原和遼東,二來也是想借滿清之手清洗西域,為大明將來收回西域打好基礎。

從這點來看滿清乾的不錯,這近十年來,滿清在西域滅國無數,那些異族更不知道有多少死在滿清的屠刀之下,也是因為如此,大明在拿下哈密後能夠在這地方順利的以建設兵團的方式對地方進行統治和屯田,如果沒有這些基礎的話,大明根本不可能實施這樣的政策。

現在,滿清在西域,也就是哈密西部更遠的地方依舊保持著政權,大明因為戰線的拉長使得全面佔領西域的時機還沒到。此外,准葛爾部在藏地也是一個麻煩,朱怡成不僅要收復西域,更要把整個藏地一起拿下,所以現在這時候並非是繼續向西域開戰的好機會,朱怡成覺得再放一放滿清殘部,挑唆滿清和准葛爾這兩個冤家在西域多折騰幾年更為合適。

「滿清必滅,但不是現在。」朱怡成最後總結道:「之前朝廷同滿清使者扯了幾個月的時間,最終的目的就是要給滿清一個錯覺。眼下西域的局勢複雜,讓滿清和准葛爾多折騰兩年更為妥當。等到那時候,建設兵團的成果也出來了,我大明可以雷霆萬鈞之勢不僅一舉拿下滿清,甚至還能吞併整個藏地,繁兒,無論西域又或者藏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