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咫步隔天闕,而今從頭越 第十章 作樂

因許夫人的吉時稍遲了些,來伴宿的男女親朋,到了後半夜也都有些支持不住了,紛紛回了下處歇息,待到第二日天明時方才各自起身,又到靈前祭奠過了。前頭鼓樂聲響,孝子孝女俱都披掛起來,跟著靈柩開哭了,送靈的賓客們,上馬的上馬,上轎的上轎,便跟著在後頭一路送殯。

蕙娘前半夜也還是到靈前露了一面,又再回去開會,這樣大事,要商議之處很多,一行人到天色將曙時方才散去,沒休息一會,又要起來理妝祭拜,行那煩瑣的禮儀,上轎以後也不論顛簸,忙打了個小盹兒,才一睜眼,那邊已到了寄靈之處。眾人忙又都下轎再行了禮,許鳳佳、楊七娘等人均在一邊陪跪磕頭,辛苦到了十分,楊七娘起身時竟打了個趔趄,虧得是身邊人一把扶住,才沒栽倒下去。

餘下的事便也不必多說了,客人送殯,主人家按例是要招待茶飯,並增些消除晦氣的物事,這也是短期內平國公府最後一次熱鬧了,許夫人身為宗婦,地位崇高,如今府中眾房都要為他守孝,除了平國公、太夫人過了三月重孝便能隨意外出以外,餘下諸人起碼頭一年內都不可同外人往來,這一年內,平國公府內也不能有任何宴樂之事。——這還是平國公夫人上頭終究還有一個婆婆,不然,只怕會辦得更嚴重。

因許鳳佳不日便要送靈南下,有些事還要他回來了才能著手去辦,倒是眾人齊聚雖難,但兩兩間終究還能找到見面機會商議細節,這些人都是經過風浪的人物,擬定了計畫,便再不會猶豫反覆,此時面上也只做了無事,蕙娘都未曾同孫夫人打招呼——她也沒空搭理旁人了,就是送殯這一會,楊閣老太太又傷心起來,現在正哭個不住呢。一群人又要圍著苦勸,楊七娘人太難受,回去躺倒了,也還要打發兩個兒子出來,在楊閣老太太膝下嫩聲勸解。

諸勛戚十年內,看的還是這一代,十年後二十年後,看的就是下一代了。定國侯府的世子蕙娘是未曾見過,權仲白說起來,倒也十分誇讚,覺得他不比父母差多少。許家第三代長孫,如今已有十七歲了,也開始進軍隊做事,其為人如何蕙娘沒有聽說,她倒是知道這對雙生子在權貴圈內引起了相當的注意,多少人的眼睛都看著呢,還沒提親事,一個年紀小,長期在外地,也不知究竟資質如何,還有一個,便是兩兄弟一體雙生,將來誰能襲爵可能還不好說。

她幾次過來都沒撞見許家六房的小輩,今日見到,自然好奇地多看幾眼——卻也不禁是暗自點頭,這兩個孩子生得都好,一個活泛些,一個沉靜些,但舉動談吐也都是安詳得體,雖然才十歲出頭,但已很會說話,偎在楊太太身邊輕聲細語的,沒有多久,便令她的哭聲弱了下來。

只是才剛聽說楊家密事,此時再一留心,便能很輕易地發現,楊七娘就沒讓自己所出的兒女露面,不說幼子,她女兒今年也有四五歲了,蕙娘幾次過來,都沒見過她在楊太太身邊承歡……

蕙娘自己沒有女兒,權家別人也不適合同許家結親,對這種事不過是白看看熱鬧而已,餘下諸人卻多有若有所思的,阜陽侯夫人自己也有孫兒孫女,便是盤算了一頓飯時辰,一邊還同蕙娘道,「沒想到昨兒人到得那樣早,我到時一府里都是人,要尋你,你卻不在。」

又感慨道,「真說底蘊氣魄,還得看紅白喜事,往年閣老家辦喜事,已經覺得熱鬧了。如今許家這一辦,倒顯得是廣結善緣,要壓過別人一頭了。」

這壓的別人,自然說的就是牛家了。牛貴妃上位以來,牛家很是大辦了幾次宴席,但同許家比來,確實就顯出了粗糙。蕙娘笑著又同阜陽侯夫人說了幾句話,便和她分了手,自己回家歇息去了。

從別家送殯回來,自家還有許多忌諱,要拿艾葉燒了拍打頭尾等等,一套禮行完了,天色已經將晚,蕙娘就算打熬的一副好筋骨,也有些支持不住了,但依然不能不強為支持,她還要去擁晴院給太夫人請安——想來,良國公和權世贇也該在那裡等著她了。

她猜得不錯,如此大事,這兩位長輩不能不勤加關注,蕙娘到時,良國公正帶著雲管事同太夫人談著今年過小生日的事,見蕙娘來了,太夫人便令人退下,她自己進去打盹,把密室留給三人密議。

現在很多時候,蕙娘回事時,太夫人和權夫人都不再旁聽,起碼在權家內部,她的地位是在漸漸上升。就連權世贇,對她的能力也有了信心,他此時倒並不多麼焦急,待眾人都坐定了,才目注良國公,良國公道,「看你神色,事兒是辦成了?」

「倒沒想到,許家少夫人不情願請封子綉配合。」蕙娘便簡潔地將對話複述了一遍,「倒是費了一番唇舌,這才把她給說服了。餘下自然是順理成章,既然從前提起過忌諱,幾家心裡多少都有了腹案。我再一推波助瀾,很快便有了一個成形的計畫。」

她略加猶豫,還是直言不諱,「但這種事我也不能完全做主,什麼事都按我們預料的去做,這麼你一言我一語的商量下來,最後廣州一帶的力量,可能會損傷得比較大。」

權世贇頓時神色一動,「你仔細說說?」

「若把這幾件事聯繫起來看,一般人定能想到,在這些舉動背後,是有一個組織的。」蕙娘便把自己當年的想法分析出來。「這三件事體現出了幾點,第一,這組織往西北走私軍火,第二,這組織有不利於皇上之意。當然這都有很多種解釋,但要誘導皇上往牛家身上猜疑,那麼很自然的想法,便是私兵了。」

歷來邊境將領,都有豢養私兵的習慣,一般一兩百人的私兵,朝廷也不會認真去計較。但若牛家持續製造軍火,又陰謀毀滅朝廷對火器的研發進度,其用意那就十分可怕了。當然,這組織也有一兩年沒有活躍了,說來也是巧,就在太子去位以後,他們就再也沒傳出過動靜……這支私兵本來是想做什麼的,那還用說么?

「至於那串石珠,皇上雖然猜出了它怕是有毒,但卻並沒有四處張揚。」蕙娘道,「這珠子如今正被太后收在手中,屆時若能運用手段,讓太后再賞賜給皇上,則皇上自己心裡,恐怕就要起了猜疑。燕雲衛這裡再跟隨細碎線索往深了追查的話,大事可成矣。」

這都是眾人已經商量過一遍的思路,同預想中只有細微出入,雲管事和良國公雖然聽得入神,但也並不吃驚,雲管事還道,「這樣也好,獻珠的事,純粹是被仲白給壞了。只可惜當時那邊已經運作起來,傳訊出去時,已經遲了一步,那珠子卻不在我們手上了。既然能用這樣的辦法把這事給撇清了,倒是又少了我們一個隱憂。」

蕙娘應了一聲,「因此我們便商議出了一個適合的真相故事出來,一應痕迹,只按著這個故事布置去,留下的線索,最終也能敷衍出這樣的一個真相來,至於燕雲衛能查到哪一步,那就要看他們的能耐了。楊七娘去求封子綉,也不是讓他別查,而是要讓他仔細地查。」

她頓了頓,不知如何,卻又嘆了口氣,「只是桂含沁那小子,實在是太姦猾了,他道這一整件事要全安排在西北,恐怕皇上會藉機發作桂家。因此作好作歹,非得要將那串石珠的來歷,安排到兩廣南海一帶去……他的意思,是令我們各家一道暗中出錢,明面上隨意指使一人,在南邊尋礦,尋到合適的礦產,便順理成章地把線索安排進去,再誘牛家人入局。」

這要求看來也很合理,畢竟如果要把牛家人往『圖謀不軌豢養私兵』的罪名里去套,那整件事的主舞台肯定就在西北,甚至是在牛德寶將軍駐守的宣德,桂家怎麼說脫不了一個監察不力的罪名。如果石礦還是在西北挖出來的,皇上憤怒不說,桂家的聲望也必將遭到很嚴重的打擊。桂含沁作此要求,似乎也很自然。

但云管事和良國公的面色,均都因這話變了一變,雲管事慎重道,「你看他這是有心還是無意呢?」

「他畢竟是在廣州也呆了幾年,有一定的根基,把舞台安排到南邊,很難說到底是什麼用意。」蕙娘也回答得很謹慎,「此子心思太深沉了,初次見面,拿不准他的腔調。」

「他對你有什麼特別的表示沒有?」良國公忽然道,「可有動疑?」

「時間緊,人也多,倒沒多說什麼。」蕙娘說,「再說,男女大防,他現在也沒什麼借口過來接觸我。要試探我,可能還得他太太出馬,可他太太又不在京里。可能過幾個月,他會來和我接觸接觸,試探試探我們家和鸞台會的關係。但起碼現在,桂含沁應該是不會輕舉妄動的。」

如今局勢紛雜,除了權家以外,所有人都只知道事情的一面,而就是權家,有時候也不得不揣測別人的心思。神仙難救這貼毒藥,本來就夠駭人聽聞的了,如今還有這種毒性可能更猛烈的原石出產,這種東西對鸞台會的意義有多重大,那是不必說的了,這原材料的產地,他們也是多次故布疑陣,一開始說在南洋,後來又說在西北,雲管事上次談起來這事說法還同現在不一樣,閃爍其詞到如此地步,可見有多看重……到了如今,隨著桂含沁的這一番話,蕙娘心裡才終於有底了:看來,原石礦應該是在兩廣一帶不會有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