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玉葉逢江草,凌波橫塘路 第十八章 踩你

既然小兩口等不到婚後,婚前就要關著門說話,也沒人去問當事人的意思了。四太太告訴蕙娘的時候,用的已經是打趣的口氣,「權子殷這個人,也是太好動了一點,聽說就是為了上我們家來扶脈,才硬生生把行程往後拖了幾天。才扶了脈,轉天就去蘇州了……等他回來,也就可以辦你們的婚事啦。」

他要能說動權家反悔,蕙娘反而還佩服他了,現在這個樣子,她心底只有更看不起權仲白:自己家裡談不定,居然就逃到外地去了,真是個懦夫。

可當著一家子喜氣洋洋的長輩,她也不好把心思露出來:成功為蕙娘物色了這門樣樣都很妥當的親事,四太太固然是有大功告成之感,得意非凡。可最高興的人,那還當屬三姨娘不過了。蕙娘要是嫁入何家,何芝生一旦中了進士,她以後要隨著丈夫宦遊在外,這是肯定的事。現在嫁進權家,起碼可以經常回娘家看看,彼此也有個照應,再說,權仲白功成名就,就是蕙娘,也不能昧著良心說,何芝生的各色條件能比得過權神醫。如今蕙娘能說成這麼一門親事,三姨娘簡直容光煥發,一夜間都年輕了幾歲。

要說家裡有誰的笑容最勉強,那自然就是五姨娘了。從前蕙娘也不知沒有留意,但她沒往心裡去:自己要是嫁了何家,那日後不在京城,要保持對娘家的影響,總是鞭長莫及。現在要嫁權家,日後自然是常來常往,五姨娘心裡不大高興,也是難免的事。

但現在,她肯定不這樣想了,就是綠松都和蕙娘念叨,「您還沒出門,老太爺且還安康呢,她就開始往府里安插人手了……就為了把這個家握在手上,真是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借著蕙娘親事定了,老太爺、四太太都高興的當口,五姨娘已經求准了四太太,把自己娘家一個遠方兄弟收進府中做活,就安放在二門門房上做事。

蕙娘一時還沒空顧及太和塢,她最近實在是太忙了一點:自雨堂里里外外,現在是沒一個閑人,進了二月下旬,連孔雀都被接回來了——一來,石英的表現,依然是完美無缺,二來,五姨娘恐怕也不會再向自雨堂索要首飾了,但凡她還有一點眼色,都能明白,現在的自雨堂哪有工夫搭理她。

一般名門貴女,從小開始留意置辦嫁妝的並不在少。比如文娘的嫁妝,這些年間就已經陸續齊備,倒是蕙娘情況特別,就定了要說親,沒出孝也不好給她辦。現在定了要出門子了,第一件事就是把自雨堂里的各種貴重物事盤點一遍——這些東西,是肯定要帶到夫家去的,餘下自雨堂里沒有的,就要往外置辦了。

「不要緊。」老太爺的話,四太太一直都是很當真的。「反正子殷在香山有個園子,就他一個人住,你的嫁妝,要是國公府擺不下,一部分就堆到香山去,也是妥當的。」

雖說國公府佔地廣袤,但四太太的擔心也絕非空穴來風。自雨堂里光是上頭畫了各色故事,用來綳圍屏的輕紗都有一大倉庫,專用來隨時替換了炕屏,供清蕙閑著無事,看著打發時間的。還有她上百隻的貓狗,裝了幾間倉庫的各色衣服布料……至於家什,那就更不用說了,一般官宦人家花費大量心思收集打制,給閨女撐門面的紫檀傢具,焦家雖然也不多,可把幾間屋子都武裝一遍,那也是綽綽有餘的。四太太愁的不是不夠,而是還能再添置什麼:自雨堂里實在是應有盡有,要想出一點缺憾來,可真是難了。

至於清蕙自己,她也沒有閑著,京中禮俗,初次見面,是要遞活計的。給夫家親戚的手工活可以由底下人代勞,但她起碼要給權仲白做點荷包之類的小件,四太太對她的女紅不再那麼放縱了,特地從焦家布莊里調了兩個綉娘來,專教清蕙綉活……雖說要出嫁了,可她的待遇、風頭,在焦府卻始終還是無人能敵。

有人當紅,自然就有人眼紅。自從權仲白上門給蕙娘扶脈,這一個多月,文娘都在花月山房『病』著,家裡人都明白她的心事,非但四太太不給她請御醫,只令家常醫生來給扶脈,就是三姨娘還特別叮囑蕙娘,「你也知道你妹妹的脾性,時常泛酸的,最近,你還是少和花月山房往來為好。」

文娘越是小心眼子,蕙娘就越要捏她,對三姨娘,她沒必要藏著掖著。「就這麼姐妹兩個,不相互扶持,事事還都要和我比,心眼不比針尖大……到了夫家,是要吃虧的。」

在蕙娘,文娘是她的親妹妹,可在三姨娘,文娘又不是她肚子里爬出來的,她嘆了口氣,「就讓她酸一陣子也就過去了,太太都不說話,你插什麼嘴呢?」

在這點上,蕙娘對嫡母是有些意見的,她沒有再說什麼,而是關切地問三姨娘,「最近太和塢的人,沒有給你氣受吧?」

蕙娘定親,對三姨娘來說,是好事,也不是好事。女兒終身有托、所託得人,三姨娘最惦記的一樁心事,終於有了結果,這一陣子她精神都好多了。可另一方面,蕙娘是定了要出嫁的人……當然,九十九拜都拜了,也不差這麼一哆嗦,有老太爺幾次表態,四太太特別關注,自雨堂的待遇沒怎麼下降。可清蕙還不了解這幫天生勢利眼的下人嗎?南岩軒看著一切如常,可到底衣食住行的規格有沒有縮水,就只有三姨娘和符山心裡清楚了。

三姨娘也沒有裝糊塗,「你這還是想問承德的事吧?都和你說了,就是和五姨娘談到往事,一時心酸起來,回頭掉了幾滴眼淚……我都沒往心裡去,就你問個沒完。」

符山向蕙娘透出消息之後,蕙娘已經逼問了生母幾次,三姨娘都不肯露一點話風。可她越是這樣,蕙娘就越是生疑:三姨娘的性子,她再清楚不過了。雖然一輩子與世無爭,但也不是什麼水做的人兒,五姨娘就是揪著她去世的爹娘問,只怕都不能把她問成那樣……

可三姨娘就咬死了不說,她還真只能另想辦法,她也就不再逼問,而是換了個話題,同三姨娘說起。「文娘這樣鑽牛角尖,其實只是自誤。明日阜陽侯家有酒,那又是眾人齊聚的大場面,她不去,好些人家沒見著她,親事豈不是又耽誤了?也是十六歲的人了……」

「這哪有這麼著急的。」三姨娘不以為意,「才說了你的親事,怎麼也歇一歇再說她的,怎麼,難道今年說不了親,家裡就要把她胡亂許人了不成?」

蕙娘眼神一沉,她沒接三姨娘的話茬,只是輕輕地搖了搖頭,低聲道,「其實,她應該自己更主動一點,爭取應下何家那門親的……」

今年春天來得早,才是二月中,便已經是花開遍地、蜂蝶爭鳴,庭院里熱鬧得不得了。連風都似乎帶了南意,筋骨都是軟的,吹在人身上,像是一隻小手,軟軟地一路往下摸……阜陽侯府里自然也是鶯聲燕語、分外熱鬧。蕙娘隨在母親身邊,被阜陽侯夫人握著手看了半天,眾人免不得又要誇她,「上回穿的錦襖,真正好看。今日你偏又不|穿它了,換了這一身,這條斜紋羅裙,樣式也好!」

也就是兩個月工夫,今日來赴宴的各家姑娘,十個里有五個穿的全是深深淺淺的紫色,配著腰間捏褶的錦襖。蕙娘自己倒是又換了新衣裳,芙蓉妝羅裙,裁出八幅不說,褶內竟是以杜織粗素綢拼成,色用天水碧,同絢爛多彩的芙蓉妝花羅,在質地同顏色上都有強烈對比,行動之間,芙蓉花顫,彷彿真是生在樹上一般。阜陽侯夫人嘖嘖連聲,親自拈起裙角細看了半日,便笑道,「上回在楊家,那條裙子我也見了。料子的確是難得!但也就是個料子了,今日你這料子都是易得的,只難得這手藝。兩樣綾羅,如何拼得同一張布一樣,手藝、心思,都是奇絕了。」

又看看蕙娘的臉盤,她更滿意了,「真是也只有她這張臉,才配得上這條裙子了!」

阜陽侯張夫人是權仲白的親姨母,這一次下請柬,她特別帶話令蕙娘一道過來,也是再為權仲白相一相蕙娘的意思。雖說兩家消息保守得好,坊間還沒有傳言,但蕙娘對她,當然特別客氣。「不過是身邊丫頭隨意做的,您要是中意,回頭我讓她把模子送來。」

這份人情可不小,一群人的眼神都集中在張夫人身上:焦清蕙的衣模子,可不是那麼好弄到的……就是牛夫人、孫夫人、楊太太這樣的貴婦人,恐怕也沒有這份面子。

張夫人笑得更開心了,她沖清蕙一擠眼,語帶玄機。「今兒就算了,我怕被生吞活剝了呢。以後我要看中了你哪條裙子,我就偷偷地問你要模子去!」

眾人都笑起來,話題也就不在蕙娘身上打轉了——何蓮娘親自過花廳來,怯生生地把蕙娘挽到女兒家們那一桌去坐。

出了長輩們的屋子,蓮娘頓時將那小女兒害羞態度為之一收,她活躍起來,「蕙姐姐,文姐姐今兒怎麼沒來呢?今年吃春酒都沒見你,我們都當今兒還是文姐姐來,你還不來呢。」

「她身上不好,就不來了。」蕙娘隨口說。

蓮娘眼珠子一轉,便壓低了聲音問她,「是不是你開始置辦嫁妝了,文姐姐心裡又不高興,這就不和你一同來了?」

這個小氣的名聲,都傳到別人家裡去了!雖說何蓮娘和兩姐妹都算熟稔,也比一般人更機靈一些,蕙娘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