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劉春來哪來的底氣

「是啊!那邊發展得再好,咱也得不到好處,連新增就業崗位都沒有。苗局長,之前山城收音機廠的幹部職工,人事檔案現在都發生了變化,對吧?」

一直沒說話的副局長路小康問苗仕林。

苗仕林一臉尷尬地點頭:「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在這邊不便於管理,人事檔案划到了蓬縣。」

肖偉搖頭不已,「這是肉包子打狗啊!他們沒基礎,靠咱們各種支持才能發展。每年人才分配,咱們自己都不夠……把廠搬過去,就成他們的了……」

不管盧耕農,還是機械電子工業局的領導,對這種單方面得好處的合作都不是太支持。

「廠子放在山城,我們能做到的程度,遠比蓬縣更高。」肖偉毫不客氣地說道。

他這話,真不是吹牛。

苗仕林有些話沒法說。

在這事情上,他倒是有發言權:「劉春來在這事上不鬆口,彩電廠屬於中港合資。這次我們準備了六百萬想要拿到更多股份,果城更狠,直接拿800萬讓蓬縣注資彩電廠。」

苗仕林把這事一說,連盧耕農驚訝不已。

不是果城拿800萬讓他驚訝。

蓬縣只有8%的股份,投資800萬!

要麼所有股東一起增資,這次樂視彩電的股本將會增加一億。

要麼就把手裡股權轉讓出去。

「劉春來對著事情並沒有太大反應。他掙的錢,全都投入到了技術研發跟增加配套廠上,還有就是投入四大隊的基礎建設……」苗仕林補充著。

「劉春來能拿出這麼多錢?一個大隊有這麼多錢?」盧耕農顯然不相信。

劉春來是靠承包山城輕工局下屬的紅杉制衣廠以及紡織工業局的長豐麻紡廠發家的。

要是按照這樣的比例,四大隊就得出資2900萬來確保股權不被奪走。

一個大隊,有這麼多錢?

「不清楚。劉春來說港商那邊他去溝通,沒有堅決反對蓬縣八百萬的注資。按我們的猜測,最終增資規模可能會低於5000萬。」

苗仕林把輕工局的分析說了出來。

他們不確定劉春來通過港商拿了多少股份。

能確定整個四大隊的股權,都得劉春來籌集資金。

5000萬!

山城市能輕易拿出來。

但是,整個山城單位眾多,要細分下來……只是由某個單位在某個項目上拿出來這麼多錢,並不容易。

去年山城GDP才140多億,今年增長幅度很大,也不會超過170億。

一個項目投資增資5千萬,絕對是大項目。

在全國都能排上名的。

劉春來有這麼大魄力?

彩電廠股東不少,其他股東會同意?

苗仕林見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衡量利弊,等了會,才繼續開口:「我覺得,咱們確實沒必要跟樂視彩電廠競爭。西南地區有長虹這樣的老牌電視機廠,新增的樂視背後依託香江的康力……如果再建彩電廠,競爭將會更激烈,利潤預期將會低很多……」

其他人沒表態。

投資彩電顯像管,或是引進晶元生產線全套技術,都不是能輕易決定的。

「有個問題,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彩色顯像管在國內能生產的廠不少。很多地方引進彩電生產線,是引進全套,擁有彩色顯像管生產技術跟生產線。只有晶元這樣國內無法生產的零部件是從國外進口。樂視不同,之前只是組裝,主要原因就是資金不夠。」

苗仕林強調著。

機械電子工業局是否會繼續跟蓬縣競爭,他干涉不了。

之所以讓他參與到這項目里,是因為山城輕工局跟蓬縣合作時間長,也有樂視彩電的股份。

機械電子工業局希望出資或是其他交換形式,從輕工局手裡拿到這部分股份。

不過一直沒有談攏。

「局長,怎麼樣?」

跟著苗仕林一起回來的章志平問一臉疲憊的苗仕林。

「現在不清楚結果。需要等他們內部討論。」

「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章志平問道。

作為山城輕工局在蓬縣辦事處的負責人,他這兩年可是清楚感受到,局裡在那邊的投入。

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地支持蓬縣的工業發展。

辦事處原本就他一個人,到現在,已經有七個人了。

「該幹嘛幹嘛,那邊的廠,雖然說是為了安置一些不景氣產業的幹部職工,但是也歸我們管轄。從原本需要局裡提供資金到現在能上交利潤,也是不錯的……」

苗仕林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

輕工局的產業很多,局裡根本沒有足夠的精力來安置。

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各個工廠技術升級。

之前搬遷到蓬縣的,也是一次試驗,探討解決目前山城眾多瀕臨破產的小廠的生存之道;同時,蓬縣也因為這些廠子搬遷過去,而充實了基礎工業。

現在蓬縣的服裝製造、製鞋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同時又給山城輕工局相關設備製造單位帶來新的訂單。

這是一個雙贏的合作模式。

之前苗仕林頂著很大的壓力這樣干。

現在,也沒人反對。

蓬縣的工業製造能力不強,天府機械廠是唯一的一個機械製造廠,雖然也會生產一些木工傢具、制磚機等小設備,最有技術含量的,就是拖拉機。

但是拖拉機的一些關鍵零部件,也是山城輕工局這邊幫忙協調的。

雙方完全綁定在了一起。

山城輕工局下屬單位提供不了合格的,才能是外面單位供應。

同樣,山城輕工局供應不了的產品,就可以去分析為什麼了,市場情況如何,然後再根據這些情況來綜合評估,是否對這方面投入。

如此一來,山城輕工局的工作不僅好乾了,而且成績也明顯。

苗仕林上任局長時間不長,卻在整個局裡,不管提出什麼方案,都沒人反對。

局裡有成績,是大家的。

誰願意隨時忙碌,然後還因為沒成績挨批評?

倒是機械電子工業局的領導,原本的想法動搖了。

「苗局長好像對這事情很反對?」唐建國詢問肖偉。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或許,我們真的應該在晶元這上面投入。雖然成本更高,不過收益也更大。主要沒有多少競爭……」肖偉臉上露出思索的表情,「不過,還是得繼續盯著這事情。大不了,晶元廠跟顯像管廠一起搞……」

「……」

其他人很想問局長一句,錢從何來。

最終,他們沒問。

如果劉春來真的能弄到五千萬的資金,山城輕工局在上面,即使有深厚的技術,也要吃虧的。

人家已經投產一年多了。

山城輕工局什麼都還沒有,現在才剛開始談判。

以其他引進彩電的地方來看,要引進全套的生產線,沒有兩年時間,很難投產。

直接像劉春來那樣,先組裝?

那也沒有多大意義。

大地方的領導們,考慮的不只是經濟效益。

「錢從什麼地方來?」

劉春來看著周邦建跟蘇玉平兩人,一臉玩味的表情。

「領導,你們不該考慮這個問題的。要我是你們,首先考慮能拿出多少資金。聯合投資公司能拿到多少股份得看有多少資金。同時,聯合投資公司的股權結構,也會因為各縣投入的資金產生變化……」

劉春來臉上的笑容,讓兩人很想一巴掌給他拍過去。

牙齒都打落的那種。

聯合投資公司的股份,一直保持不變,各縣可沒少出血。

四個縣這兩年因為聯合投資公司的存在,所有投資的項目相互關聯,效益非常好。

雖說並沒快速地把資金收回來,所產生的效益遠遠超過一般投資。

不僅是經濟效益的增長,還帶動周邊配套設施的建設。

吸引了更多的資金來為這些項目配套,很多都是私人集資的。

蓬縣因彩電廠及幸福公社的工業產業園得到更大實惠。

其它縣同樣也因為大量工程的基礎配套建設而使得發展速度加快。

聯合投資總體規模超過三千萬,帶動的投資卻超過一個億,大多數都是各縣勒緊褲腰帶節省出來的。

三千萬怎麼來的?

每次有項目,劉春來都拿出數百萬注資。

其他股東要是願意股權被稀釋,就可以不出錢,轉讓股份就是了。

結果,都只能咬牙持續陪著劉春來往裡面投錢。

「投資公司里我們占的股份雖然沒減少,不過我們縣得到的實惠最小。南水縣的生豬育種基地,帶動全縣生豬養殖;呂山縣的鐵礦、煤礦規模增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