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提示者

在死神安排的死亡跟前,陶瓷臨陣退縮了兩次。而他倆都很有默契地,沒有討論此事。死神的意思是,要是陶瓷立下決心要到他的世界去,便會知會他;而陶瓷則對自己說,終有一天她會百分百把握到自己的心意。猶豫了兩次,不代表以後也會如此。

有時候,陶瓷會為著手心中的愛情而惘然,沒有理由可以這樣美,也沒有理由如此無憂。但當一看到死神的臉,她就發現,理由與分析都是多餘的事,理性都被推到一邊,被她肆意擱下封塵。

這陣子,她享受著當上一個沒有回憶,沒有承擔,沒有包袱的人,他的愛情洗禮了她,讓她活得潔白輕盈。

愛情就能賦予一個人這般美好的狀態。只是,一個原本無自由的人,在得到愛情之後,自由依然不存在。

這是一件痛心而可惜的事。

陶瓷的電影公司買了一部獲得多個獎項的愛爾蘭電影,陶瓷與同事一同觀看。

聞說,這是出很神秘的電影,電影的製作人與演員從不露面宣傳,這齣電影有一種忽然誕生世上的奧妙。

陶瓷對這齣電影極感興趣,試片放映日是星期五,她就由星期一開始心急要觀看。她抗拒不了這種引力,期待這齣電影的興奮感,連她也自感莫名其妙。陶瓷知道她的員工會如何宣傳、發行這齣電影,她的考慮是如果電影令她滿意的話,她希望可以投資豐厚一些。骨子裡,她對愛爾蘭的土壤總多三分關注。

而然後,她就與同事一起走進放映室,內心熾熱的程度,直逼小時候首次步進戲院的感覺。

銀幕上,有愛爾蘭的天空。剛下過傾盆大雨的天,烏雲瀰漫,在雲的中央卻空出一個洞,光線穿過烏雲,直射到大海之上。大雨過後的海面很平靜,在光線的撫慰之下,潮浪緩緩拍岸。

陶瓷微笑,她記起母親說過,每逢在大雨過後,愛爾蘭的天空就會為土地帶來天堂之光。陶瓷便想,先苦後甜,大概是這齣電影所表達的。愛爾蘭人,總是那麼不屈不撓。

女主角出場了,她是名年輕的愛爾蘭少女,滿懷希望地飄洋過海,期望與家人一同在美國過新生活。於是,陶瓷看著女主角在美國如何從貧苦中掙扎,當中經歷了遇人不淑,幸好碰上好心人打救,但最後幸運之神卻沒降臨,女主角在被陷害中絕望自殺。

影片末段,播出女主角在愛爾蘭鄉間所唱的歌:「暴風是睡夢的配樂;雨水會洗去我的哀愁;雲會透出我盼望的日光;風會帶我遠走……」

大家都為這齣電影動容,但卻只有陶瓷落淚。她三番四次被女主角的遭遇觸動,那種奇異的共鳴,教她在黑暗的放映室中崩潰。

當女主角碰上生命中的曙光時,她對那個救助她的人說:「你就是我的愛爾蘭。」就由這個段落開始,陶瓷的情緒無法再承受得起。

這樣的說話,根本就是出自Eileen的心坎。

陶瓷的眼淚隨著女主角的苦難一直流湍。當女主角跳進火車軌道之際,陶瓷簡直傷心得死去活來,她望著銀幕,差不多哭到窒息。

銀幕上,從女主角的綠眼睛望去,那段火車路軌,已變成柔和溫暖的愛爾蘭海洋。

並不是預料中的先苦後甜。所有的甜,都只是剎那幻覺;而苦,卻真實得無從逃避。愛爾蘭女人,受盡生命折磨,走投無路,絕望悲痛。

陶瓷的同事見她反應這麼大,便知道要多加重視這齣電影。陶瓷沒說什麼,她以手帕掩住落淚的臉離開放映室。原本,她以為傷感片刻便會完結,可是,她卻在辦公室內哭泣了數小時,女主角的悲劇,狠狠地打倒了她。

Eileen的苦、她小時候的苦、對生命的不信任、對人性的灰心……一齣電影,翻揭了一生中最愴痛的傷口。

這出來歷神秘的電影,有揭示一切的力量。

究竟生命可以有多苦?可以有多不公平?可以有多殘酷?女主角與Eileen都在悲苦中奢待一絲希望。而陶瓷這個同樣流著愛爾蘭悲劇的血的女子,亦一樣曾為生命絕望。

但因何,在今時今日,她居然輕易就忘掉了那種狠痛的絕望?

是因為,她在今天得到最不切實際的愛情嗎?

竟然,差一點就什麼都忘記了。

因著愛情,她的日子充塞著太多太多的幻覺。如一朵永不凋謝的鮮花那樣虛妄。

陶瓷伏在案上啜泣。她為忘掉了Eileen與自己的過去而自責;亦為沉醉在愛情的浮雲感到幼稚與膚淺。

看吧,Eileen與女主角都因為愛情而淪落得更下賤,因何,自己會是例外的一個?

陶瓷哭得很凄涼。她在享受一些明知不該觸碰的東西,覺得很害怕,而且看不起自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