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江東
東城之戰的「勝利」激發了項羽的勇氣,原來「自度不得脫」的項羽又打算東渡烏江了。恰好,烏江亭長停船在岸,對項羽說:江東之地雖然不大,方圓有數千里,人口有幾十萬,足夠稱王了,希望大王趕快渡江(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現在只有我有船,漢軍即使追上來也沒有船,無法渡江(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這時項羽卻笑著說:上天要亡我,我還何必要渡江(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何況我與八千江東子弟兵渡江西進,現在沒有一個人活著回來。即使江東的父老鄉親擁戴我,讓我為王,我有什麼臉面見他們(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即使他們不說,我難道心裡沒有愧疚嗎(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項羽與一生愛笑的曹操相反,最愛發怒。但是,面對烏江亭長,項羽笑了。這悲涼的一笑之後,項羽就決定以死明志了。
於是,項羽對烏江亭長說:我知道您是一位長者。我騎這馬五年了,所當無敵,曾經日行千里,我不忍殺了它,還是贈給你吧(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他讓跟隨他的騎從都下馬步行,拿著短兵器作戰。項羽一個人又殺死漢兵上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傷。
烏江自刎
此時,項羽正好看見漢兵中的一員騎將呂馬童,便問: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若非吾故人乎)?呂馬童原來是項羽的部下,後來投靠了劉邦,所以,項羽稱他為「故人」。呂馬童定睛一看,馬上指給另一員騎將王翳說:這就是項王!
項羽說:我聽說漢王用賞金千金、封邑萬戶懸賞我的頭(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我就為你做件好事吧(吾為若德)。於是,自刎而死(乃自刎而死)。
王翳砍下項羽的頭,其餘的人都湧上來爭奪項羽的身體,導致自相殘殺,死了幾十個人。最後,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四個人各得到項羽屍體的一部分;五個人搶得的部分合起來,剛好是一具完整的屍體(五人共會其體,皆是)。
於是,這五個人同一天都被劉邦封為侯。
據《史記》的這段記載,項羽是烏江自刎而死。著名學者馮其庸先生認為:項羽不是死於烏江,而是死於東城。此文寫得非常紮實。但是,司馬遷寫項羽烏江自刎也自有其史源。
恥於起兵
項羽兵敗垓下之時是否有逃亡意識?
應當有。
他選擇了只帶八百隨從突圍的行動,說明項羽最初是打算擺脫被殲垓下的命運的。
遭到「田父」欺騙後,項羽已經知道難以脫身了,因此,他要「快戰」。
「快戰」的勝利使項羽重新產生了東渡烏江的念頭,但是,面對烏江亭長的渡船他又選擇了不渡江。項羽時而東時而西,前後矛盾,左右搖擺,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原因大概有三個方面:
第一,天之亡我。
項羽烏江自刎前對烏江亭長說的「天之亡我,我何渡為」的「天之亡我」是第一個原因。既然上天要我滅亡,我還要東渡烏江幹嘛?
第二,恥於起兵。
唐人杜牧《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認為:項羽應當東渡烏江,捲土重來,再與劉邦爭奪天下,而不應當自刎烏江。
宋人王安石針鋒相對地也寫了一首《烏江亭》詩:「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認為:項羽兵敗是大勢已去,即使江東子弟還在,誰又願意跟隨項羽捲土重來呢?
唐人胡曾的《烏江》詩曰:「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胡曾的「爭帝」說對項羽並不準確,項羽從未有過「爭帝」的念頭,項羽要的只是「霸王」的霸業,而不是帝王的帝業。但是,胡曾說項羽「恥向東吳再起兵」倒是獨具慧眼。項羽不願東渡烏江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他恥於再向東吳起兵。他自言有「何面目見江東父老」,正是恥於起兵的明確表述。
漢四年,項羽二失成皋之後,與劉邦再次在滎陽對峙。項羽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
這說明項羽已經意識到「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是由他和劉邦兩人爭戰不休造成的,因此,他要單獨和劉邦決鬥。項羽要和劉邦決鬥的想法太幼稚,但是,他能夠意識到為了自己當霸王而讓天下百姓受苦太自私了,他的這種懺悔意識在劉邦身上是絕對看不到的。劉邦不惜犧牲自己的父親、妻子、兒子、女兒,一定要做帝王,成就帝業,更不可能顧及天下百姓之苦了。項羽既然有此懺悔之心,他當然不願再次興兵與劉邦爭奪天下,這將會再次擾動江東父老。因此,懺悔意識是項羽不願東渡烏江再次興兵的第三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