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項羽在愛情的把握上,還只是度掌握得不太好;那麼他在親情這個度的把握上就差得太遠了,給他帶來了絕大的災難。在對待虞姬和項伯的問題上,顯示出項羽對愛情、親情的處理有失妥當。那麼,項羽是如何處理恩情的呢?
圖報恩誤用其人
我們前面講過,曹咎和司馬欣是對項梁有大恩的人,他們曾經救過項梁的命,項梁因此躲過了一場血光之災。所以,項梁對曹咎、司馬欣一直非常感恩,項羽對曹咎、司馬欣也非常信任。
漢三年六月,項羽二奪成皋,劉邦狼狽逃竄。但劉邦奪了韓信手下的軍隊,重新振作起來,派兩萬士兵增援彭越,在項羽的軟肋——後勤補給線上大搞破襲戰。
漢三年八月,彭越完全切斷了項羽的後勤補給線,項羽不得不再次回援以打通補給線。
臨行之前,項羽把成皋戰區的指揮權交給了曹咎、司馬欣。曹咎當時是楚國主管軍事的最高長官大司馬。項羽行前再三交代,我十五天必定掃平彭越,你們要在這十五天里只守不戰,保住成皋。但項羽揮師東進不到五六天,曹咎就受不了羞辱,震怒之下出兵作戰,被劉邦打得大敗,使項羽又一次丟失了成皋。
項羽重用曹咎、司馬欣是一重大失策。
曹咎、司馬欣不是帥才,根本沒能力守住成皋。項羽出於對曹咎、司馬欣的舊情重用他們兩個人,導致辛辛苦苦才奪過來的成皋第二次失守,使自己在局部戰場上也沒有獲得應有的勝利,不能不說這是項羽自己打敗自己的重大失誤。
重用親信是人類無法克服的一種天性。因為,親信為人熟悉,熟悉帶來信任。但是,為了所謂的信任而重用無能的親信,特別是在關乎事業成敗、個人生死的重大問題上重用無能的親信,那可就是愚蠢至極!
對待親信可以給錢,不可給權——這就是項羽重用曹咎、司馬欣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啟示!
看劉邦如何念舊
劉邦和項羽一樣,也搞重情念舊。但是,劉邦的重情念舊還沒有鬧到內無良臣、外無良將的地步。韓信、彭越等戰將,張良、陳平等謀士,雖然不是劉邦的舊臣,但都受到劉邦特別的重視。
劉邦搞任人唯親最典型的莫過於盧綰。盧綰與劉邦是同鄉,二人的父輩是至交,二人又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所以,劉邦從小就和盧館非常要好。劉邦起兵反秦之前,曾因事被官府通緝,盧館形影不離地跟著他東躲西藏(高祖為布衣時,有吏事,辟匿,盧綰常隨出入上下)。劉邦起兵反秦,盧綰馬上以賓客的身份相伴。劉邦到漢中後,盧緝做將軍;楚漢交兵,盧綰被任命為太尉,隨同在劉邦左右(及高祖初起沛,盧綰以客從,入漢中,為將軍,常侍中。從東擊項籍,以太尉常從,出入卧內,衣被飲食賞賜,群臣莫敢望)。劉邦的卧室,別人都不能隨便進出,只有盧綰可以自由出入(出入卧內)。即使是蕭何、曹參等人,也是因為有功而受到劉邦的禮遇;至於說到親近寵信,劉邦手下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盧綰(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至其親幸,莫及盧綰)。劉邦一到關中,就封盧綰為長安侯。
漢五年(前202),劉邦消滅了項羽之後,帶盧綰征討燕王臧荼。燕王投降後,劉邦想封盧綰,就下詔在群臣中選人封燕王。文武百官都知道劉邦想封盧綰為王,就一齊上書,說盧綰追隨皇帝平定天下,功勞最大,可封燕王(群臣知上欲王盧綰,皆言曰:太尉長安侯盧綰常從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
可見,劉邦重情念舊的那點小心思並沒有瞞過文武大臣。這是一把手不能重情念舊的原因之一。
漢五年八月,在眾臣的推舉下,劉邦順水推舟,封盧綰做了燕王。
但是,到了高祖十一年,盧綰宣布造反。這件事對劉邦打擊極大。
盧綰為什麼會造反呢?
漢高祖十年(前197)秋天,陳豨在代地造反,劉邦到邯鄲去攻打陳豨的部隊,燕王盧館派兵攻打陳豨的東北部。
此時,陳豨派人向匈奴求救。盧綰也派部下張勝出使匈奴,想阻止匈奴幫助陳豨。
張勝到了匈奴以後,前燕王臧荼的兒子見到張勝就說:您之所以在燕國受重用,是因為您熟悉匈奴事務;同理,燕國所以能長期存在,是因為諸侯多次反叛,戰爭連年不斷。您想為燕國儘快消滅陳豨,但陳豨被消滅之後,接著就要輪到燕國了。您為什麼不讓燕國延緩攻打陳豨而與匈奴修好呢?戰爭延緩了,才能使盧綰長期為燕王。
張勝認為他的話講得有道理,就讓匈奴幫助陳豨攻打燕國。燕王盧綰懷疑張勝和匈奴勾結,就上書劉邦請求將其滿門抄斬。張勝回來之後,把自己這樣做的原因全部告訴了盧綰。盧館一聽有道理,就找了替身,把張勝的家屬換出來,使張勝成為匈奴的間諜;又暗中派人到陳豨的處所,想讓他長期叛逃在外,使戰爭連年不斷。
漢十二年,劉邦東征黥布,陳豨率軍在代地駐紮,劉邦派樊噲攻打陳豨並將其斬殺。
陳豨的一員副將投降後,說燕王盧綰派人到陳豨處互通情報。
劉邦派使臣召盧綰進京,盧館稱病不敢去。皇帝又派審食其(yìjī,音「亦基」)、御史大夫趙堯前去迎接燕王,並順便查問案件。盧綰更害怕,閉門不出,對自己寵信的臣子說:異姓封王的,只有我盧綰和長沙王吳芮了。去年春天,淮陰侯韓信滿門被殺;夏天,又殺了彭越,這都是呂后乾的。現在皇帝病重,國事全都由呂后負責。呂后總想找個借口殺掉異姓諸侯王和功臣。於是盧館還是推託有病,拒絕進京。
審食其將盧綰的話報告了劉邦,劉邦更加生氣。後來,漢朝又抓到一些投降的匈奴人,他們說張勝逃到匈奴,是燕王的使者。
劉邦這才認定盧綰造反了,就派樊噲攻打燕國。燕王盧綰把自己所有的宮人、家屬以及幾千名騎兵安頓在長城下,希望等劉邦病好之後,親自進京解釋。漢十二年四月,劉邦病逝,盧綰也就帶領部下逃入匈奴,匈奴封他為東胡盧王。
劉邦重用盧綰給自己帶來的是一場叛亂。
但是,比較項羽與劉邦的重情念舊,我認為有一點重要的不同:
項羽是在戰爭的關鍵時刻搞重情念舊,重用曹咎、司馬欣,結果丟失了費盡千辛萬苦才打下來的成皋;
劉邦是在統一全國之後才搞重情念舊,結果鬧出了一場叛亂。
二者相比,項羽為重情念舊付出的代價遠遠大於劉邦重情念舊的代價。
項羽重用曹咎,二失成皋,造成極大的損失;劉邦重情念舊,是在統一全國之後,雖然平定盧綰的叛亂歷時數年,但是,重用盧綰並未對漢帝國造成太大的損失。
智者如劉邦,愚者如項羽,都重情念舊,可見,重情念舊是人類的共性。重情本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人類的美好品德之一。但是,重情必須有一個恰當的度,超過了這個「度」,重情就會成為用人唯親的代名詞。項羽太重感情,對虞姬,對項氏宗族,對有恩於項氏之人,項羽都表現得太重感情。如此重情,導致了項羽在軍事鬥爭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無可挽回地走向失敗。
項羽究竟是怎樣敗亡的呢?
請看:四面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