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的政治幼稚不僅表現在上述三個方面,在分封諸侯時他也犯下了不少錯誤,進一步表現出政治上的幼稚。
進入函谷關之後,項羽作為諸侯聯軍的盟主,成為了主宰天下的一號人物。當時,擺在項羽面前的有三種選擇:選擇王業稱王,選擇帝業稱帝,選擇霸業稱霸。項羽最終選擇了霸業,分封了十八位諸侯王,自封為「西楚霸王」。
項羽為什麼會選擇霸業呢?項羽大封天下諸侯王給他帶來了什麼影響呢?
三者選一
任何一個人都很難超越歷史所提供的條件,提出一種新的政治制度。作為諸侯總盟主的項羽,進入函谷關後,究竟該選擇什麼樣的政治制度?當時,可供項羽選擇的中國政治制度主要有三種:
一是周王朝的王業,二是秦王朝的帝業,三是春秋戰國時代的霸業。
由於周朝實行的王業距離項羽生活的時代相對遙遠,真正可供項羽選擇的政治制度,實際上只有秦朝的帝業和戰國時代的霸業。
秦朝實行的是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的帝業,最高統治者是皇帝,皇帝通過郡縣制直接控制全國。
戰國時代大體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戰國初期大國之間的稱霸之戰,二是戰國後期的統一之戰。戰國初期,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等相繼為盟主,主導天下。雖然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稱霸的時代尚有周天子,但是,此時的周王朝只相當於一個小諸侯國,它的實力遠遠不能與這些霸主相比。政治永遠只講實力!周天子既然沒有實力,只好淪落為霸主們偶爾一用的一塊招牌。
眾心所向
項羽為什麼選擇了霸業呢?
第一,從眾心理。
秦末大起義中的許多人都有裂土封王的觀念,如韓信。他滅了魏、代、趙、燕、齊五國,佔據了整個北中國,立下不賞之功。韓信在吞併三秦、開闢北方戰場時,並未提出分土為王的要求;但是,一旦攻下齊國,便馬上以齊地近楚、不易控制為由,要求劉邦封他為代理齊王(韓信使人言漢王曰:齊偽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南邊楚,不為假王以鎮之,其勢不定)。當時劉邦正在滎陽被項羽打得焦頭爛額,一看韓信求封齊王的信,勃然大怒,破口大罵:老子困在這裡,日夜盼望著你來幫我,沒想到你竟然想自立為王(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但是,在張良、陳平的勸說下,劉邦最終還是滿足了韓信的要求,乃遣張良往,立信為齊王。
再如黥布。原為項羽所封的九江王,後因與項羽有矛盾而被劉邦誘降。劉邦的說客說服黥布的理由,從獲利的方面看,可保住既得利益——黥布歸漢並不吃虧,跟著項羽當九江王,歸了劉邦做淮南王,封地一如其舊。從避害的角度講,黥布已與項羽產生嫌隙,難以消除;跟隨劉邦,劉邦非常高看他,會給予他充分信任。因此,權衡利弊,黥布動了心,叛楚歸漢。
韓信、黥布要求裂土封王的心理非常具有代表性。
漢三年,劉邦困於滎陽時,酈食其向他建議分封六國後人為諸侯王,但被張良阻止。張良認為:天下游士離開父母,拋棄故鄉,跟隨劉邦打天下,目的就是想得到封賞的土地(且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如果我們立了被秦滅掉的六國後代做王,天下游士就會各去事奉他們的主子,返回故鄉,你還和誰一塊兒打天下呢(今復六國,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天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陛下與誰取天下乎)?
張良阻止分封六國後代為王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同時,張良的分析也讓我們看到,裂土封王的勢力在當時多麼強大。
因此,項羽在滅秦之後,順應了大多數人的願望,裂土封王。
大面積的裂土封王,本身就是在恢複被秦王朝中斷了的春秋戰國列國並存、盟主主宰天下的政治局面。因此,選擇大封諸王的本身就決定了項羽只能選擇霸業,而不能繼承帝業。
衣錦還鄉
第二,衣錦還鄉。
項羽火燒秦宮後,曾經有人勸項羽:關中之地,是一個四面環山不易被攻破的地方(關中阻山河,四塞),而且「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羽聽人一勸,也動了心,可是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一心想著回歸故鄉(又心懷思欲東歸),就對勸他的人說:一個人富貴了不回故鄉,就好像穿一件新衣服夜晚走路,誰能看見呢(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可見,項羽最高的政治願望是衣錦還鄉,做「西楚霸王」,選擇霸業正好符合他衣錦還鄉的心愿。
衣錦還鄉心理在漢代並非僅項羽一人具有。西漢武帝時期的朱買臣,被任命為會稽太守時,漢武帝對他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漢書·朱買臣傳》)。
應當說,中國古代衣錦還鄉的心理非常普遍,並非只是項羽、朱買臣有,許多人都選擇衣錦還鄉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成就感、榮譽感。
早在巨鹿之戰結束時,項羽就已經選擇了霸業。他封歸降於他的秦將章邯為雍王,實際就是大封諸侯王的先兆。入關之後,他自封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同時分封了十八諸侯,其中就包括他在巨鹿之戰勝利之後所封的雍王章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