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密報再起怒火
項羽打進函谷關,駐兵戲西,也就是戲水西岸。劉邦手下的左司馬曹無傷向項羽密報:「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司馬,是軍久中的軍法官,當時軍中一般設有左右司馬兩個,分別稱為左司馬、右司馬。曹無傷的密報,證實了劉邦稱王關中的意圖。這與項羽稱霸天下的意圖相左,使得項羽的自尊和虛榮再一次受到傷害,所以,項羽又一次「大怒。」
如果說第一次「大怒」是在歷史轉折剛剛開始之時,項羽還不及思考劉、項兩家的關係,尚有可原諒之處;項羽的第二次「大怒」則顯得幼稚無知,不可原諒。劉、項兩家爭奪天下的局面已經明朗,何必還要「大怒」呢?無論你項羽如何對待劉邦,劉邦終歸是要和項羽爭奪天下的。因此,得到曹無傷密報的項羽應當毫不遲疑地用軍事手段解決劉邦集團。
曹無傷的密告講了三點:一是劉邦要做關中王,二是劉邦要讓秦降王子嬰為相國,三是劉邦想把秦宮的財寶全部據為己有。
這三點之中沒有一點是項羽能夠同意的,所以,項羽必然會「大怒」。先說第一點。劉邦與項羽的「懷王之約」,當時是在懷王心的主持下作出來的,並非項羽之願;而且,劉邦西行入關,項羽北上救趙,劉邦明顯佔了便宜,項羽當時就心懷不滿。如今,項羽成了諸侯總盟主,更是此一時彼一時,項羽豈能甘心讓劉邦當關中王?
再說第二點。項羽仇秦,來自家族之仇。如今滅了秦,豈能不殺秦王子嬰?劉邦要讓子嬰當相國,項羽斷斷不可能同意。
最後說第三點。秦朝宮中珍寶無數。這裡不僅有秦國歷代的珍寶,更有秦滅六國後從六國宮中搜刮到的天下珍寶。這些珍寶,劉邦想要,項羽豈不想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嘛。如今劉邦要將秦朝宮中珍寶全部據為己有,項羽豈能同意?
曹無傷告密的三條,項羽沒有一條能同意,怎麼能夠不大怒?
恨劉邦欲動干戈
項羽在第二次「大怒」之後,做出了一個對自己集團最正確的決定:第二天一早讓士兵們好好吃一頓飯,然後給我把劉邦的軍隊滅掉(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這一決定對項羽集團來說,是一個極為英明的決定。但是,這個正確決定也有著它先天的重大缺陷:
第一,基礎不牢。
項羽的這一正確決定是在盛怒之下做出的,是在他個人自尊與虛榮受到傷害的情況下做出的;而不是建立在對秦王朝滅亡之後天下形勢的冷靜、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做出來的。因此,它的基礎存有重大缺陷。一旦項羽個人的虛榮與自尊得到了滿足,這個決定隨時都可能被撤銷。
第二,隨意性太強。
項羽用武力解決劉、項兩大集團關係的決定,是項羽個人做出來的,他沒有和集團核心成員認真討論過這一重大決策。這樣由個人專斷作出的決定,當然也可以在不和集團核心成員充分協商的情況下,由他一人自主撤銷。所以,這個決定具有極大的隨意性。
項羽的這一決定一下子引發了五個人的反應。
第一個人是司馬遷。
他在《項羽本紀》說到這一決定後寫了五句話:
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
司馬遷的交代讓我們明白了劉、項兩大集團當時的力量懸殊——戰略優勢明顯在項羽這邊。因此,在貌似客觀冷靜的敘述之中,飽含了司馬遷的惋惜之情(這種在客觀敘事中不露傾向而實含明顯傾向的抒情,是《史記》最為成功的抒情方式之一)。
第二個人是范增。
范增是項羽集團的唯一謀士,他認為:
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范增這番話有兩個要點:一是劉邦志向遠大,二是劉邦有天子之氣。結論是「急擊勿失」。
范增發現,貪財好色的劉邦,入關之後竟然「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劉邦這種做法顯然是在收買民心,志存高遠。
就這一點而言,范增比項羽高明,他看出了劉邦遠大的政治志向,力勸項羽儘早解決劉邦的問題。但是,范增並沒有從秦朝滅亡後劉、項兩大軍事集團存在的必然性衝突這一關鍵角度講清利害。因此,范增這番話並沒有抓住要害。范增沒有說明,劉邦入關、子嬰投降意味著劉、項關係已經從並肩作戰的友軍轉化為根本利害相衝突的兩大對立軍事集團,因此,范增不可能真正幫助項羽從戰略高度認識解決這一問題的緊迫性。
報前恩項伯泄密
第三個人是項伯。
項伯是項羽的堂叔,此時正任項羽的左尹,就是左相,相當於今天的副總理。項伯得知項羽這一重大決定後,立即「私見張良」。
項伯為什麼要冒險夜見張良呢?因為項伯曾在秦朝時受過張良的救命之恩,所以,在項羽即將對劉邦集團動手的前夜,為了答謝張良,挽救張良的性命,他夜見張良,並將項羽第二天一早用武力解決劉邦集團的絕密軍情告訴了張良。項伯此舉,客觀上並不是像曹無傷一樣是為了在項羽勝利之後邀功請賞,而是為了救出張良一人。
因此,對項羽集團來說,項伯只是一個政治糊塗蟲;對劉邦集團來說,曹無傷卻是一個內奸。
第四個人是張良。
項伯完全低估了張良。張良是何許人也?他是劉邦手下的「三傑」之一,也是楚漢戰爭中一等一的謀士。他一眼就看穿了項伯的人性弱點:將個人義氣置於集團利益之上。所以,他緊緊抓住「義」這個字做足了文章。他說:「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意思是說:我是替韓王護送劉邦的,如今劉邦有了危難,我卻逃走了,這恐怕不夠義氣,我不能不告訴他。張良這番話是要讓項伯明白:你來救我是出於「義」,我去救劉邦也是為了「義」。正是這個「義」,迫使項伯不得不同意張良把這一絕密軍情告訴劉邦。
化危機張良獻計
第五個人是劉邦。
劉邦如何應對這一突發事件呢?
劉邦得到這一絕密軍事情報,頓時大驚失色,忙向張良問了兩個怎麼辦(為之奈何)。
劉邦的反應非常值得玩味:
劉邦得知項羽第二天一早要用武力解決兩大集團衝突的決定後,為什麼大驚失色?
劉邦儘管比項羽在政治上老到成熟,但是,此時的劉邦卻犯了一個大錯誤,而且這個錯誤是在自己入關之後就犯下了的,並不是現在才犯的。
劉邦犯下的這個錯誤是什麼?
是過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政治意圖,是在自己集團的軍事實力還沒有強大到足以對抗項羽集團的軍事實力之前,就過早地暴露了自己的雄心。結果,招致了一場迫在眉睫的毀滅性的軍事打擊。這就叫利令智昏!
那麼,劉邦的「為之奈何」說明了什麼呢?
「為之奈何」是劉邦的口頭禪之一,它說明了劉邦的高明,說明劉邦善於在關鍵時刻聽取謀士的意見,而且對謀士的意見具有極強的鑒別力。
張良如何應對劉邦的詢問呢?
張良當然胸有成竹。但是,他並不願意馬上將對策告訴劉邦,而是一連反問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誰給你出的這個餿主意(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劉邦說:有一個無知的人勸我,把住函谷關,不要讓諸侯入關,整個秦地都可以成為你關中王的領地。所以,我聽了他的意見(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
第二個問題:你估量一下,你的軍事力量是否足以抵擋項羽的軍事力量(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這是一個讓劉邦非常難堪的問題,言外之意是你也不掂量掂量你自己的實力。所以就有了「沛公默然」四字。
劉邦沉默了一陣,說:本來就不如項王(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然後劉邦反問了一個問題:究竟該怎麼處理這件事呢(且為之奈何)?
韓信在蕭何的大力推薦下任大將軍後,曾和劉邦有過一番談話,韓信也是一連問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如今向東用兵,爭奪天下的權力,難道對手不是項王嗎(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
劉邦馬上回答:是這樣。
韓信接著問了第二問:大王自我評估一下,您的勇猛、強桿、仁德、強盛,與項羽相比,怎麼樣(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
劉邦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說:不如項王啊(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韓信和張良提出的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就是劉、項兩家在楚漢戰爭初期的軍事實力對比,對劉邦很不利。要劉邦公開在下級面前承認這一點非常不易。劉邦要回答張良的問題,實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