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暴秦群雄並起
項梁、項羽等待了多年的復仇機會終於到來了。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舉起了反秦的義旗。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了中國,僅僅過了十二年,到了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就揭竿而起。
秦始皇消滅六國時的大屠殺,秦王朝建立後的種種暴政,埋下了無數仇秦的火種。因此,陳勝、吳廣義旗一舉,天下應者雲集,反秦的怒火迅速燃遍了大江南北。
這一年(秦二世元年)的九月,會稽郡守殷通緊急召見項梁。
他對項梁說:整個長江以北已經全部起兵響應陳勝、吳廣(江西皆反),上天要亡秦了(此亦天亡秦之時也)。我聽說,先發制人,後發為人所制(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我想起兵,讓你和桓楚擔任統帥(吾欲發兵,使公及桓楚將)。
殷通找項梁商討起兵反秦,主要出於四點理由:
第一,會稽是秦朝的一個郡(轄今浙江東部及江蘇西部一帶),殷通是會稽郡的最高行政長官,是省部級正職。他已經看出來,秦朝的氣數已盡。
如果現在不帶頭造反,一旦會稽郡所轄之地有人起兵,他將會成為第一個被殺之人。出於保全身家性命的考慮,殷通決定起兵反秦。所以,殷通的起兵帶有明顯的投機與自保的性質。
第二,項梁在整個會稽郡名氣很大,又是世代楚將的項氏後人。
第三,殷通是一位文官,並不懂軍事。
第四,桓楚也頗有名氣,而且是一個亡命江湖之人。但是,桓楚在哪兒,誰也說不清,找這個人也需要項梁幫助。
項梁立即明白:他等待多年的機會來臨了。
揮利劍完美亮相
項梁藉機對殷通說:桓楚亡命江湖,沒人知道他在哪兒,只有項羽知道(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處,獨籍知之耳)。於是,項梁利用太守殷通讓他召見項羽的機會,把自己殺殷通、奪取會稽郡的計畫告訴了項羽,要他拿劍在外等候(梁乃出,誡籍持劍居外待)。重新入座後,項梁告訴殷通,把項羽叫進來,讓他去找桓楚(請召籍,使受命召桓楚)。殷通召項羽進入郡守府議事,項梁使了個眼色給項羽,項羽突然拔劍,殺死了殷通(於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項梁手裡提著郡守的人頭,佩戴著郡守的緩帶,還掛著郡守的官印(項梁持守頭,佩其印綬)。整個郡守府都被突然發生的這一幕震驚了,一場混戰立即在郡守府中展開(門下大驚,擾亂)。在混戰中,項羽一個人就殺了上百人,使整個郡守府中的人都嚇得趴在地下,無人再敢輕舉妄動(籍所擊殺數十百人,一府中皆懾伏,莫敢起)。這是項羽一生中第一次實施「斬首行動」,項羽的果敢、勇武,第一次得到出色的發揮。
項梁立即召集吳中當地的豪紳、官吏,通報了自己起兵反秦的大事(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為起大事),並且派人到會稽郡下屬的各縣去徵兵,得到精兵八千(使人收下縣,得精兵八千人)。
項羽的出色表現再一次得到項梁的充分肯定。項梁殺死會稽郡守後自封為「會稽守」,項羽被封為「裨將」。守,是郡守;裨將,即是副將。
這個起點很高,它為後來項羽登上秦末大起義的政治舞台提供了許多方便。這是項羽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個人在社會上做事情,特別是一生中想要做點大事,起點非常重要。起點就是平台,起點高,平台高,機會就多;反之,起點太低,平台太低,往往事倍而功半。
項羽和韓信是這一時期旗鼓相當的兩位軍事奇才,因此,他們之間具有很大的可比性。韓信先後在項梁、項羽、劉邦手下任職,地位非常低。韓信做到劉邦的大將軍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原因就是他的起點太低;項梁、項羽、劉邦都不認識他,更談不上了解他。與韓信相比,項羽幸運得多了,因為他的叔叔項梁自小就了解他,知道他的志向、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