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功過是非 第三節 歷史記憶

呂后讓後人印象最深的是她殺功臣、誅皇子、封諸呂,而她的惠政、德政卻很少為人記起,只有歷史學家在評價呂后時,才會提到這些塵封的惠政、德政,這的確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人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一般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歷史評價,二是民間評價。

歷史評價是史學家的評價,因此,比較客觀,注重理性。在歷史評價上,歷史學家往往看到呂后的德政,肯定了她在穩定漢初政局、減輕刑罰、發展經濟方面的努力和貢獻。

因此,歷史評價相對來說較為客觀。

但是,民間評價則不一樣,民間評價更多地關注人性。呂后的民間形象之所以如此惡劣,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牝雞司晨。

「牝雞司晨」一詞出自《尚書·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雄雞報曉人們都認為非常正常,「牝雞」,是母雞,所以「牝雞司晨」被人們視為反常。因此,人們常用「牝雞司晨」這一成語形容女性主政。當然,這是封建社會對女性歧視的一種表現。

呂后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稱制的女主,備受後人關注。因此,呂后稱制期間的一些錯誤更被人們視為牝雞不能司晨的例證。因此,同樣的作派,在男性君主身上可能還不大引人注意,而發生在女主呂后身上,則被後人大肆詬病抨擊。

我舉一個例子,劉邦有八個兒子,劉邦至少有八個妻子,其實遠不止如此,但是呂后呢?據說有一個寵幸的臣子,叫審食其,我曾經講過這個問題,但是劉邦有那麼多妻妾,大家覺得正常啊,呂后要有一個,就覺得這不得了,那個審食其就有些人說他是中國十大男寵之首,這個不公平。所以女主主政,是特別容易受到人們的詬病、批評,所以女性領導人,她的一舉一動,特別受人關注。

第二,人性缺失。

民間抨擊呂后的過失主要有三點:一是殺功臣,二是誅戚姬,三是封諸呂。呂后恰恰在這三個方面都表現出人性的嚴重缺失。

先談殺功臣。

在民間評價中,最受中國民眾關注的是道德評價。

韓信、彭越是劉邦建漢的最大功臣,因此,韓信、彭越被呂后殘殺最為民間評價所不齒。因為,知恩圖報是中國民間道德評價中極為重要的一項內容。

於私,韓信是呂后的恩公。韓信攻佔齊國,切斷項羽糧道是項羽被迫同意鴻溝議和的主要原因。沒有韓信,呂后不可能被解救。但是,呂后卻最終殺掉了自己的恩公。

於公,韓信是漢朝的恩公。沒有韓信的合圍垓下,劉邦不可能滅項,當然也不可能建漢。

一個忘恩負義,殺掉自己恩公的人,人們怎麼可能給她一個好評?

民間一直流傳著呂后殺韓信「三不見」的故事:說高祖劉邦曾經和韓信有一個約定: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器不殺。

那麼呂后怎麼殺韓信呢?她把韓信裝進一個布袋裡,把他兜起來,懸起來,上不見天,下不見地,然後用竹籤子,一點一點把他刺死,這個說法沒有任何歷史記載,純屬民間文學。但是民間文學的創作,也是有來頭的,這個民間文學的來源,是對呂后殘忍的基本認識,在呂后殘忍這個基本認識的基礎上,杜撰出來的,如果呂后是一個賢惠的人,你杜撰這個故事沒有人相信,而這一個「三不見」,現在流傳很廣,很多人知道這個故事,甚至以為這就是正史的記載,其實這是子虛烏有,絕無其事。這正說明呂后的這個民間形象非常惡劣。你知恩不但不圖報,而且以怨報德,這麼一個以怨報德的人,怎麼能夠得到民間百姓的善評呢?不可能啊,這是殺功臣。

再談誅戚姬。

呂后殺戚夫人,製造「人彘」事件是她人生的一大敗筆!

戚夫人確有取死之道,我們前面講過,戚夫人她最大的失誤,就是她不應當仰仗著劉邦的寵愛挑戰呂后和太子的位置。這是她的失誤。但是這個失誤罪不至誅啊,不至於死啊,而且她是怎麼死的,是「人彘」啊,這個「人彘」事件發生以後,史書記載,呂后讓她的兒子去看這個「人彘」,漢惠帝是呂后的親生兒子啊,她兒子竟說了一句話,「此非人所為」,這就不是人辦的事。連她親生的兒子都這樣看,你想想老百姓如果知道這件事情,會怎麼看待呂后?

呂后在所有的事件中間,這個「人彘」事件是她人生中最大的敗筆。你可以殺,可以囚,這都可以,但你非要製成「人彘」,還要讓自己的兒子來看,向自己的兒子炫耀,一下子把自己的兒子嚇傻了。這個事情,在呂后的人生中間,是最殘忍、也最不為後人所認可的事件。

所以「人彘」事件,是呂后一生中最可惡的事情。

民間有一個很強的心理,就是同情弱者。戚夫人固然有取死之道,戚夫人在挑戰失敗以後,她已經是弱者了,她作為一個弱者,你這樣殘酷地虐待她,最後把她弄死,把趙王劉如意殺死,你能得到民間的善評嗎?不可能啊。所以民間的善評絕不可能給呂后,這就是呂后形象惡劣的又一個原因。就是她的人性缺失的這一個方面。

再進一步說,這已經不是人性缺失了,而是喪盡天良,毫無人性。如果她這樣做不是對戚夫人一個人,是對很多人,那麼我們今天就有一個新的罪名,叫反人類罪,那就更重了,因為你這個做法,你是極不人道的做法,所以她不可能得到善評。

「此非人所為」,當然是人性的嚴重缺失。奸人妒婦,難辭其咎!

第三談封諸呂。

呂后做的第三件錯誤的事情,就是封諸呂。大封諸呂也得不到民間善評。因為在民間評價中,除了我剛才說的知恩圖報,同情弱者以外,民間評價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民間評價非常重視正統觀念。漢朝的江山姓什麼?姓劉,天下人公認姓劉,你姓呂的去拿,姓劉的人就不答應,天下的百姓不認可,後世的人也不認可,你這叫什麼,這叫竊國。

老百姓之所以不認可,是因為封建正統觀念在中國民間流傳極廣。你沒有功勞,如果你是劉姓,封王,大家無可厚非,你不姓劉,你非要去占那個王,民間不認可,公然違背劉邦的「白馬盟誓」非劉不王的盟約。

在這一點上,呂后違反了民間評價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正統思想。她這個做法和正統思想是背道而馳,所以她也得不到民間評價的認可。

雖然呂后此舉並不是要篡奪劉姓江山,但是,畢竟呂姓封王的來路不正。不僅當時大臣不服,而且,民間也不認可。因為,在反秦、滅項兩大鬥爭中呂后都沒有作出重大貢獻,憑什麼就要封三位呂姓為諸侯王?

更何況呂后封的三位呂姓王是在劉姓王的血泊中建立起來的。

將劉姓梁王遷走,立呂姓梁王;迫害致死了三位劉姓趙王,然後再立一位呂姓趙王;劉姓燕王死了,殺了他的兒子,將劉姓燕國除國;然後,封呂姓為燕王。

這種做法,讓人們感到呂后是在劉姓諸侯王的血泊中封呂姓為王的,這種行徑怎麼能得到民間的善評?

再談談呂后失誤之處。

一、順勢與逆勢

呂后臨終前曾一再交代呂祿、呂產:大臣們對自己違背劉邦白馬盟誓的做法非常不滿,因此,你們千萬不要為我送喪,以免離開軍營而為人所制。

此言說明呂后臨終前對呂氏宗族的命運非常擔心。

應當說,這一擔心並不為過。歷史恰恰證明了呂后的擔心是正確的。因為,呂后臨終之際已經發現呂氏宗族已經陷入了功臣派與皇族派的圍剿之中。

呂后是一位有政治頭腦的人,按理說她不會將自己置於十分危險的政治危機之中。為什麼一個如此精明的政治家卻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呢?

關鍵在於逆勢與順勢。

其一,劉邦生前,呂后殺韓信、誅彭越,並未給自己和呂氏宗族帶來危險,因為,此時呂后打的是順勢牌。劉邦與韓信、彭越的關係在劉邦滅項之後已經走進了歷史的拐點,即由「共天下」的夥伴成為「家天下」的政敵。所以,即使呂后不出面殺韓信、誅彭越,劉邦也要誅殺韓信、彭越。因此,呂后殺韓信、誅彭越,都得到了劉邦的默許和支持。

所以,呂后雖然代表的是呂氏外戚派的利益,但是,此時外戚派的利益和皇族派的利益是一致的。

其二,蕭何、張良、陳平都或明或暗地參與了劉邦誅殺功臣的行動。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指的就是蕭何直接參与誅殺韓信。陳平的偽游雲夢,更是生擒韓信的一個妙計。張良表面上看,似乎沒有直接捲入誅殺韓信、彭越的活動,但是,這麼一個足智多謀的謀士,為什麼沒有向劉邦進一言?張良身為帝王之師,深得劉邦信任,他是有可能將劉邦和開國功臣的關係調整得更好一點的,但是,張良此時竟一言不發。當年楚漢相爭,張良一會兒是吐「八難」阻止劉邦分封,一會兒是踩劉邦的腳讓他不要當著韓信使者的面發火,多出奇計。可是,項羽一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