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音:
在楚漢戰爭的大舞台上,韓信的軍事才能可圈可點,他有義士的氣質,大將的風度,是個傑出的軍事家。但可惜的是,這位大將軍在政治上卻是幼稚的,正是因為這一點要了他的命,而關於韓信之死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認為韓信是被冤殺的,也有人認為韓信是罪有應得,那麼哪一種說法符合歷史的真實呢?王立群老師對此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王立群:
一直到今天,學術界關於韓信之死實際上是有兩種看法,一種看法叫謀反被殺,咎由自取;第二種就是冤殺功臣,實在可惜。我們先介紹第一種看法,就是認為韓信該死,謀反嘛,你還不該死?認定韓信謀反被殺的這一派的有一個很代表性的觀點,就是認為韓信的謀反是一個過程,從不謀反到有怨恨,到想謀反,一直到最後真謀反,他有一個變化的過程,這是這一派的基本觀點。人們認定韓信沒有叛亂,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依據,就是《史記》的《淮陰侯列傳》用了大量的篇幅記載了兩個說客,一個是項羽派來的叫武涉,另一個就是韓信手下的蒯通,這兩個人給韓信說了好多,韓信就是不反,那個武涉說完以後,史書記載韓信是堅決不反,說了四個字叫「雖死不易」,易是改變,即使死了也不改變自己,不背叛劉邦的這個決定,這話說得斬釘截鐵,這是武涉去遊說的時候韓信表的態。蒯通跟韓信談了兩次,蒯通第一次談我們詳細地介紹過,蒯通第二次談我們沒有介紹,我們不妨在這裡把蒯通第二次遊說韓信的時候,所說的一些主要的觀點介紹一下,大家聽一聽蒯通怎麼樣勸韓信的,韓信是如何表態的,這個東西直接影響到許多人對韓信是否謀反的判斷,和這件事情有關。蒯通其實第二次遊說韓信的時候給韓信著重講了兩點,第一點,有功稱王,錯,韓信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我是立了大功然後劉邦封我為王,我有這麼大的功勞,他封我王是應該的,我有這麼大的功勞,漢王不會不考慮這些問題最後把我冤殺掉,這不可能。所以武涉,包括蒯通他們勸韓信的時候,韓信就一直抱著一個想法,就認為自己有功,封王是應該的。但是蒯通第二次說,你這個觀點其實是錯的,你覺得你有功封王,你那麼信任劉邦就不會動你嗎?不對。蒯通從道理上跟事實上兩個方面都講了,先講道理,再擺事實,你看蒯通很會講話。什麼叫講道理呢?他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你覺得劉邦對你好,那只是你們倆利益一致他對你好,一旦你們倆的利益相衝突的話,他絕不可能對你一直好下去。這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劉邦對韓信會不會一直這樣永遠地好下去。
當然他空講道理不行,蒯通講了兩件事,他說第一,我們看一看朋友怎麼變成敵人的,他舉的例子就是我們上一集講過的張耳和陳餘,張耳和陳餘當年是布衣的時候,他兩個是什麼樣的交情啊,刎頸之交,生死之交,最後怎麼辦呢?反目為仇。蒯通就抓住這件事給韓信說了,他說你和劉邦的關係,你倆再鐵鐵不過張耳和陳餘的關係吧,你們倆的矛盾,你們倆之間存在的問題遠比張耳、陳餘的問題,他們倆就是因為兩個將軍,你倆的問題要比那兩個將軍複雜得多,你想想,你倆能夠一直保持這麼友好的關係嗎?這是第一件事,朋友。第二,我們從君臣來說,歷史上君臣關係中間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越王勾踐的復國了,勾踐復國以後兩個大功臣走了一個,那個聰明人,那個人叫什麼呢?范蠡,留了一個文仲,那是個傻子,最後被勾踐殺了。他說你想想,君臣關係是個什麼關係啊?君臣關係是共患難,是朋友,同富貴是心患,心腹大患,是這麼一種關係,這叫君臣關係,君臣關係說白了就是這種關係。他說你跟漢王的關係是這樣一種關係,從朋友講,刎頸之交還能反目為仇,從君臣講,死在你前面的人有的是,比你還有功的人還有的是,勾踐復國,文仲立了多大的功啊?最後還是被殺了嘛,講完以後韓信不聽,這是他講的第一點。
第二個觀點,功高震主者,危,你功勞大得威脅到君主的存在,是非常危險的,你的功勞太大了,你想想你多大的功勞,滅魏國,滅代國,滅趙國,脅迫燕國投降,滅齊國,你把黃河以北五個諸侯國家你全部蕩平了,這叫什麼功啊?這叫不賞之功,就是沒法賞了,也沒法再給你加封了,換句話說,劉邦那兒沒東西可給你了,這叫挾不賞之功帶震主之威,處臣子之位,你具有不賞之功,帶著震主之威,你肯定很危險。你現在到了一種什麼程度呢?「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你到楚國去,楚國人都怕你,你到漢王那兒去,漢王那兒也都怕你,你功勞太大了,你投誰誰都怕收留你,這叫什麼?這叫天不收地不留,你別以為你立了大功,立了大功你的功勞太大了,天不收地不留。蒯通的話可以說講得非常透啊,韓信聽完很平靜,說什麼呢?「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什麼意思呢?您受累了,回去歇會兒吧,我再考慮考慮,不聽。停了幾天蒯通再一次拜見韓信,道理全部講完了還講什麼?蒯通還會講,講完以後看起來都講完了,又講了三條,第一,人要識勸,為人要識勸,不管什麼事,發生什麼事以後別人勸你你要聽,如果一個人不識勸,別人怎麼勸你都不聽,一旦你做了錯誤的決定再沒有改正的機會了。第二點,奴僕思想後果嚴重,蒯通說你韓信放著主人叫你當你都不敢當,你只想當奴才,你這是個奴僕思想,這個後果極其嚴重。第三點,猶豫不決害死人,你現在一直在這兒猶豫不決,這個猶豫不決害死人。當然蒯通舉了很多例子,他說猛虎要是猶豫的話,它還不如那個蜂蠆螫人呢,就是不如那個蜂來蜇人一下呢,那個千里馬要是猶豫了還不如劣馬呢,一個勇士要是猶豫了,他還不如一個庸人呢,一個聰明的人猶豫了他還不如個啞巴呢,啞巴還會打個手勢,所以說猶豫不決害死人。蒯通又給他講了三點,講了三點當然韓信還是不聽。
畫外音:
在《韓信破齊》一集中蒯通已經苦口婆心的遊說了韓信一番,但是韓信沒有心動,當蒯通第二次遊說時,可以說他已經前前後後窮盡了所有的道理和各種可能,但韓信仍然不為所動,那麼在韓信的心理到底有什麼解不開的節呢?他為什麼如此執拗呢?
王立群:
武涉勸他,蒯通勸他,特別是蒯通苦口婆心,剖析利害,韓信就是不聽,其實韓信不聽是四個原因造成的,第一,對劉邦有幻想,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他對劉邦有幻想,這個幻想來自兩個方面,第一他功勞大,他覺得我這麼大的功勞主上還會傷害我嗎?他對劉邦這個幻想非常重。他的幻想來自的第二個原因就是,韓信是個知恩圖報之人,你看當年那個漂母不是給他飯吃了嗎?他做了楚王以後怎麼對待漂母?千金重謝;當年受胯下之辱的那一個無賴,他封了那個人,他沒有報復那個人,他封那個人做中尉,就是讓他當警察了,當警察局長了,韓信對人總是一種態度,就是知恩圖報,以德報怨,他是這樣來對人的。當然他也希望別人也能夠這樣對他,這往往就是善良的人啊最容易犯的錯誤,我不害他他還會害我嗎?這樣想,這是幻想。第二點,沒有稱霸之志,韓信這個人是有志向的,這個志向就是因功封王,他既沒有項羽的稱霸之志,也沒有劉邦的稱帝之志,既不想當霸王又不想當皇帝,他只想當一個因功封的諸侯王,他把人生的目標就定在這個位置上去了,你叫他干別的他不幹。第三點,就是他對劉邦精神臣服,從精神上臣服於劉邦,有一個嚴格的依賴型的人格,他的人格上他沒有一個自主自強的人格,是非常依賴他人的依賴型人格。第四個原因,性格中間的猶豫徘徊,有的人性格非常果斷,有的人性格就是猶豫徘徊,韓信屬於猶豫徘徊之人,不果斷,這四個原因導致他不會叛亂,這是韓信跟劉邦關係的第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對劉邦的幻想被打破了,幻想被打破的原因是陳平設計劉邦偽游雲夢,誘捕韓信,裝著游雲夢,韓信一來把韓信抓起來了,抓起來又找不到證據,把他從楚王降為淮陰侯,這件事對他刺激非常大,打破了韓信對劉邦的幻想。所以你看韓信一聽說劉邦要到陳地來視察,他第一個反應欲發兵反,第一個反應就是想發兵造反,你可見他這個時候已經有警覺了,所以這個時候應當說呢,韓信已經在反和不反之間搖擺,但最終反了沒有呢?沒有反。沒有反有兩個證據,第一,史書記載韓信考慮過來考慮過去,自度無罪,我自己想來想去我沒有錯,我沒有罪你憑什麼抓我啊?你想想自度無罪,說明他確實沒做違法的事。第二,劉邦抓了他最後又放了他,把他王降為侯,假如韓信真謀反劉邦能把他降王為侯嗎?劉邦對謀反一律是殺,沒有一個寬恕的,說明他確實沒有反。那麼他不謀反,為什麼最後被劉邦所抓呢?這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韓信甘心為臣,但是又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就是他有些做法上還達不到像蕭何那樣,讓劉邦徹底解除對他的戒備,劉邦對他的疑心沒有減,所以最後還是被抓了。
當然韓信被抓以後,韓信的態度已經發生變化了,韓信最重要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