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音:
由戚夫人發起劉邦鼎力支持的廢立太子一事,終於在高帝十二年因為商山四皓的出現而畫上了句號,從此劉邦不再提及廢立太子之事,戚夫人也只能偃旗息鼓。但呂后卻不會善罷甘休,在劉邦死後呂后就殘忍地殺死了戚夫人。戚夫人因為發動這場奪儲之戰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那麼戚夫人究竟失敗在哪裡呢?誰該為她的死負責呢?
王立群:
劉邦雖然不再支持戚夫人進行奪儲之戰了,但是這個事情並沒有了結,它一個最大的隱患就在於,戚夫人和呂后之間已經結成了死冤。所以這件事情在劉邦下世以後,出現了兩個劉邦生前很擔心的結果:第一,戚夫人被殘害為「人彘」被迫害致死;第二,是愛子劉如意被呂后所殺。所以戚夫人發起的這場奪儲之戰最終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就引起了我們的一個思考,就是在這場戰爭中間,戚夫人肯定是戰敗的一方。那麼戚夫人最終是被迫害致死的,戚夫人的被迫害致死誰該負責任呢?當然我們可以想到,那肯定戚夫人自身要負責任,她要不挑起戰爭,那麼這場戰爭不就沒有了嗎?另外還有劉邦呢?這戚夫人「打仗」靠誰?靠的是劉邦,這劉邦也應當負有責任。當然還有另一方,劉邦跟戚夫人是戰爭的一方,戰爭的另一方是呂后,呂后肯定也有責任。所以我們這一集實際上是在討論,就是這一個後宮的奪儲之戰,誰該為這場戰爭負責,就是誰該為戚夫人的慘死負責。我概括起來總結了三句話,第一句話叫「戚姬估計失誤」,第二叫「劉邦難辭其咎」,第三叫「呂后應對得力」,這三個人我們應當這樣來看。我們先看戚夫人,戚夫人她的失敗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判斷失誤,第二是阻力很大,第三是沒有妻黨,這三大原因是戚夫人失敗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們先看她的判斷失誤,戚夫人發動這一場奪儲之戰,嚴重地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嚴重地低估了呂后的能力,而戚夫人這場奪儲之戰戰爭的方式是種什麼方式呢?戚夫人這個戰爭方式帶有很大的普遍性,就是戚夫人首先想擺平劉邦,再讓劉邦去擺平呂后和朝中大臣,是這樣一種方式,這個方式如果我們把它抽象概括一下,就是一個女人她先征服一個男人,再通過這個男人去征服這個世界。這樣說起來其實是一個很古老也很現代的故事,這種故事古代有當代也有,中國有外國也有,這是女人征服世界的一種方式,帶有很大的普遍性。但這種方式要成功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就是女人自身要有很大的殺傷力;第二,就是被攻擊的那個男人要果敢有力,這兩個條件都具備了,那麼這個女人就可能會獲勝。那麼我們再按這個標準來看一下戚夫人呢?戚夫人自身確實有很大的殺傷力,至少說她在征服劉邦這一方面來說做得很成功,劉邦對她非常依賴,願意支持她,願意把她的兒子立為皇太子,這一點上做的是很成功的。
但是,劉邦並不是幫她辦成事的那種男人,就是劉邦不是一個處事果敢有力的男人,當然這話說出來大家可能不相信,劉邦叫「外戰內行,內戰外行」,對外在權力之爭中間劉邦是非常果敢的。項羽一自殺,他回到齊國第一件事,奪了韓信的軍權;鴻門宴一結束,回到營中第一件事,殺曹無傷,毫不手軟,所以我們叫他「外戰內行」。但是一沾到他的老婆、兒子、女兒,這事就不成了。你比如在平城被圍七天,他出來以後,劉敬給他獻了一個計策叫和親匈奴,當時提出來,就是讓劉邦和呂后的親生女兒嫁給匈奴的單于,劉邦當時答應了,但是回來以後跟呂后一商量,呂后來了個一哭二鬧三上吊,劉邦這事就做不成了。最終結果怎麼樣?拉倒,找了一個劉姓宗室的女兒,說是自己的女兒嫁給匈奴的單于了,這就是漢代和親的開始。所以你從這個上可以看出來,劉邦沾著女兒的事辦不成,沾著兒子,想換個兒子當皇太子辦不成,想換個皇后辦不成,這就叫「內戰外行」,他這種事情一律辦不成。但是「外戰內行」,這是她對劉邦判斷的一點失誤。
第二點,就是戚夫人失敗在很大程度上她沒有想到阻力會那麼大,她想著皇帝是這個「集團公司」的「老總」,如果把「老總」擺平了,「老總」一聲命令不就解決問題了嗎?她沒有想到這件事情會這麼難於被大臣們接受,這是她沒有想到的。實際上在這件事情中間,戚夫人所做的事情是歷代帝國制度最難接受的一件事,叫廢長立幼,這個廢長立幼是中國古代歷代國君做這件事情都很困難。當然不是說做不成,那也有很多做成的,你比如漢景帝把他的皇長子劉榮廢掉,然後立了劉徹作為太子,劉徹後來繼位成了漢武帝。他廢皇長子的時候也是大臣們反對,栗姬也反對,他最後做成了,漢景帝是非常果斷的一個皇帝,能做成。漢武帝晚年聽了小人的諂言廢了皇長子立太子,最後他立了8歲的小兒子劉福陵做了皇帝,就是漢昭帝,那能做成。所以你看漢景帝、漢武帝都是廢長立幼都做成了,唯獨劉邦廢長立幼做不成,這和皇帝的辦事風格有關係。劉邦是個什麼呢?事兒還沒辦他都喊得全中國都知道了,誰都知道了,大臣也知道了,後宮也知道了,這個找他說,那個找他鬧,最後他沒辦法,他說我給你們說的都是開玩笑的,搞的自己很被動。
戚夫人失敗的第三個原因是沒有妻黨,就是妻子的妻,戚夫人在劉邦的陣營中間她是隻身一人過來的,她不像呂后。呂后在這個集團中間她是有影響的,她是劉邦的結髮夫妻,早年跟劉邦共過事,而且呂后她的兩個哥哥都是劉邦手下的功臣,我們講過他都被封為侯了,她有一個龐大的集團。所以呂后你看,劫持張良是她哥哥辦的,請商山四皓也是她哥哥辦的,就是她有一個家族的背景。而戚夫人沒有,就是孤身一人,她和劉邦集團所有的大臣都沒有聯繫,就在這種情況,她是一種孤立無援的情況之下來和呂后來做權力之爭的,這種權力之爭實際上是一種政治鬥爭,戚夫人是無黨無派,既沒有妻黨也沒有自己的一派勢力,是孤立一人來和功臣派、外戚派在做鬥爭的。
畫外音:
戚夫人想挑戰皇后之位,但她錯誤地估計了形勢,沒有認清自己在實力上和呂后之間的差距,所以雖然鼓動劉邦掀起了廢立太子的風波,但最終沒有成功,而自己也以悲劇收場,可以說戚夫人的錯誤在於判斷失誤。那麼劉邦在其中又起到了什麼作用呢?他對戚夫人的死又應該負怎樣的責任呢?
王立群:
那劉邦呢?劉邦叫難辭其咎,劉邦的難辭其咎主要是三點,第一,立儲過早,他立這個太子什麼時候立的呢?他做漢王就立了漢王的太子,當了皇帝就把那個王太子轉變一下就成了皇太子了,立得太早,所以這個立得早的時候他往往看不出來。劉邦立他的長子做太子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後面還有幾個兒子呢,到後來他稀里嘩啦來了一批兒子,等那八個兒子都出來了,他發現這個嫡長子不行,但是已經立過了再改很難,叫立儲過早,這是一點。第二點,慮事不周,考慮事情不周全,這就我們看到劉邦這個人的兩面,劉邦在和項羽的鬥爭中間有他老謀深算的一面,劉邦在和諸侯王的鬥爭中間也有他老謀深算的一面,但是另一面,劉邦也有考慮事情非常簡單,處事非常粗糙的一面。你比如說他支持戚夫人要換太子,要奪這個儲君之權,這個戰爭是輕易不能發動的,一旦發動以後後果不堪設想。劉邦就沒考慮到,他沒有想到這件事一旦公開化呂后很生氣,問題很嚴重,他沒想到這一點,所以事情出來以後功臣派反對,呂后派反對,他沒有辦法。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戚夫人的錯誤是劉邦誤導的結果,這是第二點。第三點,優柔寡斷,按照我們看史書的記載,轉折點是商山四皓的出現,實際上商山四皓能夠代表社會輿論嗎?那是張良製造的假象。後來很多古人在評論這件事情的時候說,劉邦當時就是把商山四皓殺了又會怎麼樣呢?所以,這場儲君之爭最後給戚夫人,給愛妃愛子帶來那麼大災難,劉邦是難辭其咎的。
畫外音:
戚夫人想挑戰皇后之位,這給呂后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呂后的第一反應是惶恐,害怕自己的皇后之位不保。但呂后畢竟經歷過很多人生磨練,她知道,當事情找上門來的時候,恐慌害怕是無濟於事的,所以呂后在最初的慌亂過後她迅速冷靜下來。那麼面對戚夫人的挑戰,冷靜下來的呂后做了什麼呢?
王立群:
第三點,我們看呂后,呂后在這件事情上做得非常好,我們叫「應對得力」。呂后在這件事情一發生的時候,呂后確實感到很恐慌,一個是擔心兒子,一個是擔心自己。但是呂后和戚夫人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女人,我們講過戚夫人是通過征服男人在征服世界的這種女人,而呂后是一種什麼樣的女人呢?呂后是不通過男人,是仰仗自己的力量就要征服世界的女人,所以她跟戚夫人是完全不同類型的兩種女人。呂后在這件事情上我們說她應對得力,主要指這麼幾點,第一借力打力,呂后非常巧妙地借用了三種力量,第一,功臣派的力量,功臣派像叔孫通、周昌、張良,都反對劉邦易位太子,這種力量呂后利用了,而且用得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