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音:
劉邦從起兵反秦以來,在他身邊就不斷地出現一些能幫他出主意、打硬仗的人,這些人在歷史上都赫赫有名,比如張良、曹參、蕭何、韓信等,事實上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幫助,劉邦建立大漢朝也是水中月、鏡中花,那麼在劉邦七年的反秦滅項的戰爭中,誰能堪稱是第一功臣呢?在劉邦集團誰的功勞最大?劉邦心中的第一功臣又會是誰呢?
王立群:
高帝六年,劉邦在十二月和正月連續分封了29位列侯,列侯分封完之後,劉邦還要為這29位列侯排一個座次,所謂排座次就是要把29個列侯中間,排出個一二三四來,這樣就面臨著一個問題了,兩批分封的29個列侯中間誰會排名第一,這個排名第一的人就是大漢王朝的第一功臣。我們前面講過,這兩批封的29個列侯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在這些人物中間誰有可能入選呢?我想有幾個人是很有希望的:第一個是張良,張良入選的可能性有兩條理由。第一,劉邦自己提了一個非常有名的理論叫三傑說,他說他戰勝項羽是用了天下三傑,這三傑之首就是張良,他給張良的評價是兩句話:「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他是三傑之首,作為三傑之首的張良當然有希望被列為第一功臣,這是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劉邦在分封列侯的時候,列侯有一個特點就是有自己的食邑,就是你分了多少戶,其他人的戶數都是劉邦指定的,地點和戶數是劉邦定的,唯獨對張良,劉邦說了一句話:「自擇齊地三萬戶」,你自己選地方,而且是三萬戶,在我們所講過的所有分封的列侯之中,最高的是曹參一萬零六百戶,許給張良的是三萬,唯獨這一個,你可以自己挑地方,這兩個是其他人比不上的,所以我覺得張良有可能入選。
第二個有可能入選的是曹參,曹參為什麼有可能呢?也是兩個理由,第一他是在列侯中間封的食邑的戶數最多的,一萬零六百戶,比萬戶侯還多了600戶,就是按分封的戶數來說他排名第一。第二曹參的軍功最多,所有的功臣都認為曹參的軍功第一。這兩條,那就意味著曹參有可能入選。
第三是周勃,周勃入選兩個理由:第一他封的戶數是八千一百戶,僅比那個曹參一萬零六百戶少了一點,他排名第二。封的戶數排名第二,當然在這個時候,劉邦還沒有講,劉邦在臨終之前給呂后交待,相國的人選的時候,曾經對周勃說過一句話,這句話叫:「安劉氏者必勃也」。安定劉姓江山的只有周勃,你可見劉邦是多麼看重周勃,所以周勃入選的可能性也很大。
第四個有可能入選的人,蕭何,蕭何為什麼能夠入選呢?也是兩個理由:第一在分封列侯的時候,劉邦站出來為蕭何說話,劉邦還舉了個例子,說你們叫功狗,蕭何是功人,這功狗、功人就是專門為蕭何說的話,可見在劉邦的心目中間蕭何是指定要封的,所以蕭何是非常有希望出任第一功臣。第二個理由呢?就是蕭何所受到的重用,特別是在楚漢戰爭的這四年多的時間之內,蕭何是留守大後方的,整個關中、漢中、巴蜀統統歸蕭何管,全權處理。
所以這四個人我覺得最有希望,那我們現在來總結一下,劉邦對這四個人是個什麼樣的感情呢?我覺得劉邦對張良是敬重,你看「自擇齊三萬戶」,稱他為三傑之首,這是敬重。劉邦對曹參,這個軍功最多的功臣是感激。劉邦對周勃是信任。劉邦對蕭何是依重,特別依靠他、重用他。這四個人在劉邦的眼中間地位都不低,那麼最終誰會成為第一功臣呢?實際上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功臣們怎麼看,怎麼來看這個問題。第二個劉邦怎麼定,結果一徵求功臣的意見,功臣們的意見第一是集中。第二是明確,這個集中跟明確,集中到誰身上呢?曹參。所有的功臣都認為曹參攻城掠地,功第一,他的功勞是第一的,所以功臣們一致推薦曹參是第一功臣,曹參我們剛講過,劉邦對他很感激,他立功很多,那劉邦會不會把第一功臣給他呢?不會。劉邦心裡想給誰呢?想給蕭何,那麼劉邦想給蕭何不是很簡單一件事嗎,他是皇帝,他說話就行了嘛,但是劉邦的話不好說出口,你想想,在蕭何封列侯封他的食邑的時候,大臣們都不同意,認為蕭何沒有軍功,蕭何只在後方保證供應,那叫什麼功呢?那叫事功,蕭何不能算,最後劉邦說了一個很奇怪的理論,你們是功狗,蕭何是功人,硬是把蕭何提上去封了一個列侯,給了他八千一百戶的食邑,那個時候劉邦已經站出來反駁了群臣的意見,大家都不敢說話了,現在等封完了要排座次,功臣的意見和劉邦的意見又不一致了,劉邦需要第二次站出來,這個話就不好說了,為一個人,一個領導為自己的一個部下,站出來說一次話好辦,再一次還要站出來說,有點礙口,但劉邦心裡邊是真想定蕭何,所以在這個結骨眼上,大臣們的意見表示出來了,皇帝不吭,在這個關鍵時刻來了一個人,站出來一個人,這個人叫鄂千秋,鄂千秋基本意思是這樣的,他說曹參確實功勞很大,攻城掠地、斬將殺敵,功勞非常大,但是他所有這些功勞叫什麼呢?叫一旦之功,而蕭何的功勞是什麼功勞呢?蕭何在劉邦作戰最艱難的時候,保證他的軍糧,保證他的兵源,那是萬世之功,曹參再厲害,他是一旦之功,蕭何你不管怎麼說,他是萬世之功,我們怎麼能夠讓一旦之功凌駕於萬世之功之上呢,阿千秋講了這番話,他強行把兩個人的功勞分開,一個叫一旦之功,一個叫萬世之功,講完,沒有等大臣們再接話,劉邦跟著就說講得好,講得好,立即表態,命令下詔書,說蕭何今後上殿是:「劍履上殿,入朝不趨」。什麼叫劍履上殿呢?就是蕭何上殿的時候可以帶劍,一般的大臣上殿先把武器交出來,蕭何可以帶劍,第二什麼叫帶履呢?帶履就是穿著鞋,一般的大臣上殿的時候得把鞋脫了才能上殿蕭何准許他第一可以帶劍,第二可以穿鞋,這叫帶劍履上殿。還有一條叫入朝不趨,趨是什麼呢?趨就是小步快行,就是所有大臣上朝都要小步快走,年齡大走不動怎麼辦呢,年齡大走不動要做出來一個小步快走的架式,以示對皇帝的尊敬,唯獨蕭何可以入朝不趨,那就是說別人都是小步走的時候,蕭何可以慢悠悠地邁著他的官步上朝,所以劉邦就決定蕭何第一,不但決定蕭何第一,還允許他三條特權,帶劍上殿,穿鞋上殿,入朝不趨,這還不算,劉邦還把蕭何的父母,蕭何的兄弟同時都封為列侯,同一天都封了列侯,這還不算,封完以後再給蕭何加兩千戶,這就非同一般了,不說原來封了一萬,我再給你加兩千戶,額外增加兩千戶,蕭何就這樣成了第一功臣,好了,第一功臣就這樣誕生了。
那麼這一個戲劇性的過程中間,我們可以看出來劉邦對蕭何是另眼相看,特別看重,這就存在了問題了,第一為什麼劉邦的意見和大臣的意見總是擰著的?為什麼?再一個蕭何為什麼在封侯和排座次,兩次能夠得到劉邦的照顧,這個很不容易啊。
畫外音:
在第一功臣的競爭中劉邦力推蕭何這就讓人不解了,論戰功蕭何不及曹參,論謀略他又不及張良,那麼為什麼劉邦偏偏看重蕭何呢?難道僅僅是他當亭長時蕭何對他照顧過嗎?為什麼劉邦這次要擰著大臣們的意見獨斷專行呢?劉邦到底是怎麼打算的呢?
王立群:
我想這裡邊的理由大概有這麼幾點,第一叫功不可沒,蕭何確實有功,我們在《漢初三傑》這一集中間講過蕭何他的四大功勞,叫成全沛公,成全高帝,舉薦韓信和經營後方,四大功勞,蕭何功不可沒這是基礎。第二點就是蕭何跟劉邦私交極好,這一點大家不要忘了,劉邦跟蕭何是有很深的私交的,他倆的私交非常好,其他人比不上啊,比如說張良,張良跟劉邦沒有私交,他倆怎麼認識的呢?他倆是張良起兵以後去投奔另一個人,在路上遇見劉邦了,就加入劉邦的隊伍,他是這樣相遇的,而且張良後來為了輔佐韓王成,他有一段時間把劉邦送到漢中,他回去了,等他的主子韓王成被項羽殺了,他絕望了又來投靠劉邦,你看這個關係,就劉邦對他敬重,但劉邦對他並不倚重,蕭何就和他不一樣,蕭何跟劉邦有私交,我們前面講過。
我們再說曹參,曹參跟蕭何、劉邦都是原來在沛縣一同做官的人,當然蕭何、曹參地位比劉邦高,但是蕭何跟劉邦是有私交的,他們是同事,但是同時有私交,曹參跟劉邦是同事,但是沒有私交,我們稍有閱歷的人都知道,就是我們是同事,但是我們只是共過事,但是私下裡沒有交往,沒有私交,所以關鍵時刻劉邦不會替他說話,我覺得這是第二點。第三點,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第三條,叫需要丞相,劉邦把西漢帝國建立以後,他由大規模的戰爭轉入到和平建設,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在這個轉變中間,劉邦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呢?在打天下的時候,劉邦最需要的是能夠領兵打仗的人,像曹參這樣的人,像韓信這樣的人,但是一旦他當了皇帝,一旦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他需要的是什麼?需要的是文官,能夠治國的文官,而在這所有這些人中間,張良是什麼?張良是個高參,始終是一個高級參謀,從來沒有實權,更沒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