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謀聖受封

畫外音:

劉邦總結戰勝項羽的「三傑」時,把張良列為「三傑」之首,而且劉邦對所有的部下都是想罵就罵,唯獨對張良言必稱其字「子房」,古代稱人稱字是表示尊敬,這對經常口吐髒字的劉邦來說就實屬不易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張良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過大功,所以建立漢朝之後論功行賞,張良名至實歸被封為留侯,那麼張良究竟為劉邦立過哪些功勛呢?

王立群:

張良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很多了,張良被封侯,他到底立過多少功勞,我們都講過,我們在這兒先把它概括一下,張良為劉邦所立的功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滅秦,第二是亡楚,在滅秦和亡楚這兩大戰役當中,張良都立了很多功。

滅秦之功主要是兩點,兩個方面:第一是攻取南陽,免除後患,這個我們講過,講劉邦西入秦關經過南陽的時候,劉邦把南陽軍隊打敗,並沒有把南陽的軍隊解決,劉邦就匆匆忙忙走了,然後張良提出來說這不行,你這時候西行入關,後邊的有南陽的軍隊沒有被打垮,前面有堵截的秦兵,前後夾擊,這個情況非常危急,劉邦聽了建議就主動回來,把南陽問題給解決了,這是張良為劉邦滅秦立的第一功。

第二功叫智取嶢關,進入咸陽,嶢關這一仗是劉邦進入關中以後打的很關鍵的一仗,武關幾乎沒有打就過去了,為什麼到嶢關這兒這一仗很關鍵呢?因為這時候秦二世被殺,而且秦王子嬰已經殺了趙高,子嬰掌了權了,子嬰不是一個無能之輩,所以子嬰掌權以後,子嬰調集重兵在嶢關阻擊劉邦,劉邦當時急於入關,就想拿出自己的家底兩萬人跟秦軍拼了,想急於拼過去,搶先進入咸陽,誰先進誰就可以做關中王啊,劉邦這時候已經急,了因為嶢關離咸陽已經很近了,但張良不同意,張良的辦法是什麼呢?先派人去跟人家談,而對方又打聽到守嶢關秦將是商人的子弟,商人重利,拿錢賄賂,然後跟秦將商量好一塊兒滅秦,瓜分關中,等秦將麻痹了,然後張良勸劉邦趁這個機會打嶢關的守軍,就這樣打過去了,應當說在滅秦之中,張良幫劉邦的忙主要是這兩件事立了功了。

張良主要做的事是在亡楚,就是打敗項羽這件事情上做了很多工作,那就是在這一個方面,大概有八件事是張良立了很大的功勞。第一件就是退出秦宮、還軍霸上,這個我們前面講過,這是指劉邦一入咸陽就想留宿秦宮,第一個反對的樊噲,第二個支持樊噲的張良,樊噲的反對無效,張良的支持發揮作用了,這劉邦退出來了,這就退出秦宮、還軍霸上,這件事情意義很重大,我們在上一集講過了,這個不再重複,這是張良為劉邦立的第三功。

第四件功勞是利用項伯,化險為夷,這指鴻門宴,鴻門宴這件事情中間,本來劉邦這是一劫,躲不過去的,本來項羽第二天滅劉邦,這件事情上可以說是十拿九穩,但是沒有想到來了一個項伯夜見張良,這個事整個就完了,張良幫助劉邦出了主意,騙了項伯,然後利用項伯又騙了項羽,這是張良立的第四功。

第五是彭城大戰失敗以後,劉邦跑到了呂后的長兄呂澤駐軍的地方,就是下邑,在下邑這個地方,劉邦得到一個短暫的喘息,在這個地方劉邦提出來了一個對他來說至關重要的一個戰略策略,就是「捐關以東」,劉邦吃了個大虧以後,下決心把函谷關以東土地全捐出來,只要能幫我打敗項羽,我函谷關以東的土地全部封給這些人,不要了,張良提出來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可以用三個人,你手下的韓信,還有一個彭越,項羽手下有一個黥布,這就是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的第五件事,叫下邑劃策,重用人才。張良一共為劉邦立了十件大功,這十件大功中間叫我看來最重要的是這個「下邑劃策」,其它都是解決了一個局部問題,比如南陽守軍啊,打嶢關的問題,鴻門宴雖然很重要,它只是臨時解決一個眼下的危機,真正關係到全局性戰略問題得到解決的就是這個「下邑劃策」,這個「下邑劃策」是劉邦提出來戰略,張良提出來辦法,怎麼辦?怎麼把你這個大戰略落實下來,這是第五件事。

第六件事是阻封六國,集中力量,這是指什麼呢?這指的是劉邦打得受不了的時候,曾經接受酈食其的意見,鑄了六國的國君的印,想封六國的後代為國君,結果張良回來了,他請張良參謀一下,張良一口氣說了個「八不可」,一不可,二不可,一直說到八不可,把劉邦說得嘴裡含的飯吐出來,把酈其食臭罵了一頓,把鑄好的印全消了,這是第六件大功。

第七件大功是勸阻劉邦,加封齊王,這是指韓信拿下齊地以後,要求封假齊王,劉邦不想干,而且罵韓信的使者,當時是兩個人,有陳平,也有張良,主張封韓信,千萬不能得罪韓信,這是第七件大功。

第八件大功是廢止合約,追殺項羽,這個是指鴻溝議和,在楚河漢界,鴻溝議和以後,張良跟陳平力主追殺項羽,寧可背一個負約之名,撕毀和平協議,追殺項羽,這是第八功。

第九功,就是劉邦追項羽追到固陵,他的二十萬人被項羽的十萬人打得受不了,原來打算說好要來的,韓信不來,彭越不來,劉邦無奈,徵求張良的意見,張良說,他們就是應該不來,您現在馬上(把)項羽打敗,整個天下都是你的了,人家沒有得到什麼好處,人家不來,這個時候張良建議給韓信、給彭越都加封封地,他們就會來,所以劉邦就接受了張良的建議,給韓信、給彭越都加封了土地,所以這兩個人領兵來,在垓下合圍項羽,這叫固陵建議,合兵垓下,這是第九功。

最後一功,第十功叫建都關中,萬世基業,其實第一個提出建都關中的是婁敬,劉邦當時在猶豫,支持婁敬的是張良,婁敬說你不要建都在河南的洛陽,你建都到陝西的長安,劉邦不聽,然後張良說婁敬說得對,劉邦說行,立即走,同樣一句話,說得雖然很對,關鍵看誰說呢?

畫外音:

張良作為一個文弱之士雖不曾揮戈迎戰卻以軍謀家著稱,他一生反秦扶漢籌劃大事,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所以劉邦封賞功臣的時候給了張良遠遠高於別人的獎賞。但是張良沒有接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王立群:

漢初,劉邦在高祖六年十二月跟正月封侯的時候,大家都在爭功,爭什麼功呢?爭軍功,殺了多少人,俘虜了對方多少將領,佔領了多少城市,滅了多少國家,比這個呢,張良沒有,所以在封侯的時候,劉邦表態,說張良是什麼功勞呢?「運籌策帷幄中,決勝千里外」,這就是張良的功勞,他是在大營中間謀劃,能夠決定千里之外的勝負,這就是張良的功。在所有人封侯的時候,劉邦都沒有講話,只有兩個人封侯,劉邦站出來為他說話,他立了什麼功?其中第一個需要劉邦站出來說話的就是張良,說他的功勞就是:「運籌策帷幄中,決勝千里外」,怎麼封呢?劉邦說了一句話:「自擇齊三萬戶」,你自己挑,到齊國那個土地上你自己挑選三萬戶,這不得了啊,大家知道中國古代的封侯,最高的侯叫什麼?萬戶侯,幾百戶到幾千戶,最高的封侯叫萬戶侯,劉邦一張口就是三萬戶,而且叫「自擇齊地」,齊國是最肥沃的土地,你到那兒任意挑。

你可見劉邦對張良多好,張良怎麼辦呢?張良說了一段話,張良說:「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張良的話就說,當初我在下邳起兵,我在「留」這個地方,「留」就是今天江蘇沛縣東邊這個地方,我在這兒和你相遇了,這是天意,這是老天把我交給你的,我提的意見你都聽了,而且很幸運都實現了,這是老天的意思,我哪兒都不要,咱倆當時第一次見面是在哪兒呢?是在「留」,我就要留侯,你把那個「留」封給我就足了,三萬戶我不敢要。這一說,劉邦說這樣吧,那就把留這個地方封給你,一萬戶,所以你今天讀《史記》,張良的傳叫什麼?叫《留侯世家》,這個留是他自己挑的,留這個地方有個特殊意義,是張良跟劉邦第一次見面的地方,這很重要啊,把當初咱倆見面的地方封給我,什麼意思?這是個紀念,張良要的是個紀念,而且是一個感激,我幸虧在這兒遇到了你,我今天才得了萬戶侯,張良不要三萬戶,只要了一萬戶。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當時封侯的時候,那些功臣們一共得了多少戶?功勞最多的曹參是一萬零六百戶,再往下面排第二的是周勃,周勃是八千一百戶,蕭何第三名是八千戶,第四名就是劉邦那個司機,那個夏侯嬰六千九百戶,再往下騎兵司令灌嬰,還有那個謀士陳平,還有劉邦那個「連襟」樊噲,這三個人五千戶,下余的連五千戶都不到,你想想封的這個情況,曹參才一萬零六百戶,周勃是八千一百,蕭何是八千,劉邦許給張良「自擇齊地三萬戶」,他敢要嗎?你想想假如說張良就說兩個字,「遵旨」或者說四個字「謝主龍恩」,那就麻煩大了,那麼多人加起來,你看灌嬰,騎兵司令啊,樊噲,連襟啊,再加上陳平,那是奇謀天才啊,一個人五千,三個人加起來才一萬五,你張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