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確實會到一個池子去喝水並撒網——這裡的我們是指廣大的讀者及作者群。為了闡明這個概念,《麗賽的故事》從小說、詩及歌曲里引用了一些字句。我並不是要賣弄聰明,而是想對一些可愛的魚表示謝意,讓各位知道它們來自何處——大部分字句都是衷心的感受,小部分帶點機智。
我好熱,拿冰塊給我好不好:《後車廂輓歌》,作者邁克爾·康奈利。
熱得像烤爐:《冷狗湯》,作者斯蒂芬·杜賓。
臭婊子:《夏日之石》,作者唐·德里羅。
全壘打牆邊的帕夫科:《黑社會》,作者唐·德里羅。
更糟的等在後頭:曼利·韋德·威爾曼的短篇故事選集標題。
沒有人喜歡三更半夜看到小丑:朗·查尼。
他在掃地,你們這些混賬:「最後一場電影」,作者賴里·麥可莫崔。
空虛的惡魔:《暴風雨》,作者威廉·莎士比亞(「地獄空了,所有的惡魔都在這裡。」)。
《這樣活不久》這首歌是由洛德尼·克勞威爾創作。除了克勞威爾的版本,翻唱過的還有艾米露·哈里斯、傑里·傑夫·沃克、韋伯·懷爾德,以及歐爾·威倫。
對了,當然還有引用自漢克·威廉斯的一切。如果這本書里有鬼的話,那應該就是他和斯科特·蘭登了吧。
我想再花點各位讀者的時間,向我太太表示謝意。她不是麗賽·蘭登的翻版,她的姐妹也不是麗賽的姐妹,不過我很高興能看到塔碧莎、瑪格莉特、安妮、凱瑟琳、斯蒂芬妮與瑪茜拉在過去的三十年來「姐妹之情」維繫不輟。她們姐妹間每天都會發生不一樣事情,但都很有趣。如果我在本書中寫出了好例子,那都要謝謝她們。倘若我寫得不好,各位也饒了我吧,行嗎?我是有個很棒的老哥,但沒有姐妹呢。
這本書的編輯是妮·格拉翰。很多小說的書評家(尤其是評論暢銷作家時)常會說「要是編輯做得好,什麼什麼方面就會好得多了」之類的話。對那些想向《麗賽的故事》說這種話的人,我很樂意請他們看看我初稿的範本,上頭有妮·格拉翰滿滿的註記。比較起來,我以前被批改過的法語試卷簡直算乾淨的了。妮做得非常棒,而且我得謝謝她讓我面對大眾,還提醒我紮好襯衫、梳好頭髮。至於少數那些拒絕接納她編輯意見的作者……我只能說:「現實就是羅夫」。
謝謝L.及R.D.,他們讀了我的初稿。
最後,我要感謝緬因大學的伯頓·海特蘭,他是我最棒的英語老師。他帶我走上通往池子的路,還把那稱為「語彙之池,同時也是謎池,而我們都會在其中喝水」。當時是一九六八年。從那時候起,我就經常走上那條小徑,而我認為那裡是消磨一天時光的最佳去處;現在,池裡的水依然香甜,池裡的魚也仍悠遊其中。
S. K.
我會呼喚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