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赫爾克里·波洛抬頭看了看石礦宅的正面。這是維多利亞時代中期建築的一個很好的典範。

他想像得出來,屋裡有一個桃花心木的餐具架,正中間擺著一張沉重的桃花心木的長方形大桌子;有一個撞球室。說不定有一個大廚房帶一個盥洗間,地板上雕刻著石頭旗子,還有一個笨重的煤爐,如今肯定早改成電爐或者煤氣灶了。

他注意到樓上的窗帘仍然緊閉。他摁了門鈴,一個瘦削、滿頭銀髮的老太太應聲而來,告訴他韋斯頓上校和夫人去了倫敦,下周才回來。

他問能不能去石礦森林。老太太回答說誰都可以進去,不收費,沿路症大約五分鐘就到了人口處,大鐵門上有一個告示牌。

他輕而易舉地找到了大鐵門,進去之後有一條小路向下通往樹林及灌木叢。

他很快就停下腳步,站在那裡浮想聯翩,在他腦海中想到的不是眼前以及他身邊的景象,而是在細細地琢磨一句話,一遍又一遍地回憶著一兩件事。拿他的話說是,不得不狂想起來。偽造遺囑,一份偽造的遺囑和一個姑娘。一個失蹤的女孩,偽造的遺囑上把財產都留給了她。

一個年輕藝術家來到這裡,把一個亂石林立的廢採石場建成了個地下花園。波洛定了定神,環顧四周,又滿意地點了點頭。什麼石礦花園,真難聽,讓人聯想起砸石塊的嘈雜聲,想起大卡車裝著許許多多的石頭去修路,是出於工業需要。而一個地下花園就截然不同啦,他的回憶被喚醒了,只不過有些模糊,看來盧埃林·斯邁思夫人真是去愛爾蘭參觀過園林,他記得自己五六年前去過愛爾蘭,他去那兒調查一樁銀餐具古董被盜案,那樁案子有幾處很有意思,激起了他的好奇心;跟平常一樣,他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並且得閒遊玩觀光了幾天。

他現在想不起來去的究竟是哪一個花園。似乎是離科克不遠。是基拉里嗎?不,不是的,是離班特里灣不遠的一處。他之所以記得,是因為那個花園與當今最令人稱道的園林大相徑庭,如法國城堡園林以及凡爾賽宮的莊重之美。還記得自己是跟幾個人一起上的小船。要不是兩個健壯果敢的船夫把他舉起來再接上去,他還真無法上船。他朝一個小島划過去,波洛當時覺得島上沒意思透啦。他雙腳浸濕了,冷得出奇,風從雨衣的縫隙處直往裡灌。他當時心中疑惑不解,這麼一個樹木稀疏、遍地石頭的小島上,會有什麼樣的美景,有什麼樣莊嚴肅穆、結構對稱的偉大之美呢?一個錯誤一完全犯了個大錯誤,真不該來。

他們在一個小碼頭邊靠岸了。船夫技術嫻熟地把他們送上岸去。一行人邊走邊談笑著。波洛整理好雨衣,重新系好鞋帶,跟上他們沿著小路向前走,兩邊是灌木叢和幾株稀疏的樹木,非常單調。這個花園太沒意思啦,他心想。

剎那間他們走出了矮樹林,來到一處斜坡上,無數級台階通往底部。低頭一看,眼前出現了一片奇蹟,簡直是愛爾蘭詩歌中常常描繪的景緻的再現,根本看不出是人們辛苦勞動創造出來的,而像是由魔術師一揮魔杖即展現在眼前,各種景緻如花朵、灌木叢、人工噴泉、彎彎曲曲的小路,都像是施了魔法似的,令人心曠神怡,以前這裡是怎樣的呢,太對稱啦,一點也看不出曾經是個採石場。這是島嶼中的一個凹陷處,仰望能看見海水,還有海灣的另一側的山巒,山頂煙霧繚繞,恍若仙境,他猜想準是這個花園給了盧埃林·斯邁思夫人靈感,參觀之後她萌發了念頭想自己建一個。於是她興緻勃勃地買下了這個空曠的採石場,想在英格蘭這片傳統而樸素的鄉村地帶創造一個奇蹟。

之後她付高薪把自己的設想變成了現實。她找到技藝超群的小夥子米切爾,加菲爾德,把他帶了回來。自然給了他一大筆錢,還給他建了一所房子,波洛暗想,米切爾,加菲爾德沒有辜負她的一片苦心。

走著走著,波洛在一條長椅上坐下來歇腳。他設想著花園的春天是什麼樣的景象,許許多多的山毛櫸和樺樹都銀光閃閃,有帶刺的灌木叢、白玫瑰和小杜松樹等等。而現在是秋天。這裡的秋天也不冷清。層林盡染、色彩紛呈,冷不丁鑽出一兩隻鸚鵡;沿著小道往前走,真是曲徑通幽。荊豆正在怒放(也許是西班牙金雀花吧)——波洛對花草的名字不甚精通,只認得出玫瑰和鬱金香。

園中的植物似乎都在自由自在地生長著,看不出半點人工的約束,彷彿根本不是由人設計而成的花園。不過波洛心中明白,事實上肯定不然。全都是精心安排好的,無論是一棵小草還是掛滿了金黃色、紅色葉子的高大的樹叢,無一例外都經過精心的策劃,甚至可以說是嚴格按照計畫安排好的。

他不知道這到底是遵照誰的意願建成的。是盧埃林·斯邁思夫人還是米切爾,加菲爾德?波洛自言自語道,兩者之間差距大得很,大得很。盧埃林·斯邁思夫人學識淵博,這一點波洛毫不懷疑,她有多年種植園林的經驗,還是皇家植物研究會的成員。她看過不少展覽,參閱了植物目錄,又參觀過許多園林,她甚至還為觀賞植物而出國旅行。她不會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她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來,這就夠了嗎?波洛覺得還遠遠不夠。她可能曾向園丁發號施令,還確保這些命令得以執行,但是她是否知道,是否真正知道,在腦海中是否真正明白按照她的意願行事的話,在實踐中該怎麼做呢?她能想像得出來的不是頭一年或者第二年的樣子,而是兩年、三年之後,甚至是六七年之後的情形,波洛心想,米切爾,加菲爾德了解她究竟想耍什麼,因為她告訴過他自己的心愿,而他知曉如倆讓光禿禿的採石場開出美麗的花朵,如同讓沙漠綻放出花朵,他精心策劃,並且變成了現實;在此過程中,像任何一個得到了巨額酬金的藝術家一樣,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歡樂,他心目中的仙境將誕生在一個平凡而單調的小山之側。有些灌木叢得花一大筆錢去買,一些珍奇樹種、花種只有由朋友贈予才能弄到,而花園中同樣也需要一些幾乎不用花錢的最最普通的品種。看見高處的綠葉就能判斷春天一定開滿了櫻草花。

波洛自言自語道:「在英國,人們熱衷於請你參觀苗圃。帶你去看玫瑰,無休止地講他們的花園,說是五彩繽紛,是英國的最佳景緻之一。他們挑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去看枝繁葉茂的山毛櫸,樹底下開滿了小鍾似的花朵,對,的確很美,不過,他們帶我看得夠多啦,也夠頻繁的啦。我寧願——」到底寧願做什麼呢?開車從德文郡的小巷裡穿過,道路彎彎曲曲,兩旁高高的路堤上滿是美麗的櫻草花,淡黃色的、白色的,一團團、一簇簇散發出馨香,沁人心脾,那種香氣才真正是春天的氣息。而這裡不應該栽種什麼稀有的樹種,既要考慮到春天,也要考慮到秋天,因而不僅要種櫻草,也要種番紅花,真美啊。

他也很想對石礦宅現在的主人有進一步的了解。他只聽說了他們的名字,是退休的老上校夫婦住在那兒。相信斯彭斯會給他提供更多的信息。不知為什麼他覺得無論現在擁有這一切的人是誰,他都會與盧埃林·斯邁思夫人志趣相投,波洛起身沿著小路向前走。這條路走起來毫不吃力,修得平平整整。他想,是專為老太太設計的,她想上哪兒都很方便,沒有陡峭的台階,隔不多遠就有一把椅子,看上去土裡土氣的,實際上卻不然,椅子背、還有放腳的地方都特別舒服。波洛真想見見這位米切爾,加菲爾德。他幹得漂亮,對這項工作他了如指掌,是個不錯的設計師;同時他又找到了經驗豐富的人來完成他的設計,他把自己的庇護人的想法變成了現實,讓她覺得一切設計都是她本人的功勞,但波洛不認為這僅僅是她的功勞。差不多該算是他(加菲爾德)的。對,我真想見見他。他應該還住在小屋裡(或者說,給他建的小平房裡),波洛的思緒突然被打斷了。

他目不轉睛地盯著看,他盯著腳下的一片凹地,小路從凹地的另一側蜿蜒而出。他盯著的是一叢金黃色的枝葉茂盛的灌木,枝葉交錯,形成了一幅圖畫,一時波洛分不出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光與影形成的特定效果。

這是真是幻?波洛暗自納悶。是不是誰在施魔法?很有可能,在這種地方極有可能,我看見的是個活生生的人還是——會是什麼呢?他的思緒回到了多年前的一次次歷險,他稱之為「赫爾克里的勞役」,不知怎麼的他覺得自己並非置身於一個英國花園之中。有某種氛圍。他試圖去弄清到底是一種什麼氛圍。像是中了魔法,是的,毫無疑問,有一種美,一種羞羞答答的美,卻又帶一種野性,要是你把這當成了戲院中上演的一幕,你定會聯想起樹精、牧神,能享受到希臘的美景,同時心中又倍感恐懼,對,他覺得這個地下花園叫人恐懼,斯彭斯的妹妹說了句什麼話?許多年前在採石場里發生過一起謀殺案?血濺在岩石上,後來人們淡忘了,一切都被掩蓋住啦。米切爾,加菲爾德來到這裡,他設計出、建造出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地下花園。一個垂暮的老婦付給了他一大筆酬金。

此時他看見一個年輕人站在凹地的另一邊,在金黃色的樹枝的掩映之下,他發現那個年輕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