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魏新聖 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談,乞降地點?讓他們去客棧等著!給臉了?

大魏的突然宣戰。

可謂讓天下人實實在在驚訝了一把。

沒有人會想到,面對突邪王朝的宣戰,大魏敢應戰,而且還敢這般不要命。

當民意之龍在大魏騰空之時。

恐怖的民意,攀登到了極致,百姓們在這一刻,真正的團結一致。

抵抗外敵。

九位國公,諸位列侯開始下場領兵,各部門也在飛快運轉。

響應朝廷的宣戰。

這一日,大魏蘇醒,讓世人忽然想起來,大魏不是小國,這是王朝,是不朽的王朝。

但要說最開心,是初元王朝。

他們恨不得大魏與突邪現在打起來,往死里打,最好兩敗俱傷。

甚至初元王朝更是已經在商議,如何不動聲色援助大魏了,畢竟大魏跟突邪打,想要打贏很難,可如果加上初元王朝的援助,那就不一定了。

相對初元王朝的興奮,大魏異族國是徹底絕望了。

他們最大希望,不就是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嗎?

現在大魏與突邪王朝宣戰,兩國極有可能會血拚到底,突邪王朝哪裡有時間管自己。

而大魏的怒火,也會在第一時間,宣洩到他們頭上,因為不是他們的話,大魏也不會與突邪王朝廝殺。

至於初元王朝。

人家現在恨不得兩國打起來,自己獨善其身,你還想拉著我一起下水?

滾吧你。

這一刻。

陳國國君,司龍國,以及諸多參戰或未參戰的國家,徹徹底底絕望了。

人與人之間的悲歡是不相同的。

他們很絕望。

但現在最絕望的還是陳國,已經大魏軍已經屠到第十五城了。

不管最終抉擇是什麼,大魏軍根本就沒有停下屠城的腳步。

陳國百姓們也徹底絕望了,他們從一開始的囂張狂妄,上下一心,到現在的民心潰散,開始大罵陳國國君無能。

大罵陳國將士怯弱,以致於他們白白送死。

鋪天蓋地的罵聲,讓陳國國君背負太多太多了。

「投降!投降!」

「我陳國投降!」

「不要再殺了!不要再殺了!」

終於,在所有的壓力之下,陳國國君艱難無比地開口,他投降了。

陳國投了!

在陳國負隅頑抗一日之下,終於選擇了投降。

當投降之聲響起。

大魏軍傳來無與倫比的慶祝之聲。

射陽侯聽到降聲,並沒有喜悅,而是要求陳國國君將剩下所有府城大門打開,否則不視投降。

陳國國君想要派人談條件,但遭到直接回絕,因為陳國沒有資格再談條件了。

得知對方的態度,陳國國君知道,一切已經無力回天了,他擬聖旨,開啟所有城門。

當下,五百萬大軍,直接將陳國所有主城全部控制,不過對方投降,他們也的確沒有再添屠戮了。

與此同時,戰報也在第一時間傳至大魏。

「陳國投了!」

「百國已派出使者,來我大魏,投降稱臣,大魏贏了。」

「贏了!我們贏了!」

一則則消息幾乎是瞬間傳至大魏,現在大魏國民皆然在關注這場大戰。

大魏文報也是實時更新戰況,陳國的投降,百國的態度,自然被第一時間傳至大魏之中。

這是振奮大魏國民的消息,自然刻不容緩。

文華殿內。

當一封封天旨傳來,文武百官皆然無比激動。

「陳國投了!好!他們總算投了!」

「不止如此,異族國也紛紛派來使者,投降和談。」

「這一戰,我等贏了。」

然而就在此時,一道聲音在外響起。

是趙婉兒之聲。

「許大人,陛下口諭,突邪王朝派突邪丞相耶律木與大將軍尤塔,趕往大魏,願意和談此事。」

「請許大人做好準備,對接此事。」

隨著趙婉兒的聲音響起,這一刻大殿內眾人徹底驚呆了。

突邪王朝主動和談?

雖然許清宵之前說過,大魏死戰,突邪王朝或許不敢戰,可沒想到的是,突邪這麼快就慫了?

如若說陳國投降,是一件喜事。

那突邪王朝若是和談,就不是喜事這麼簡單了。

這是天大的喜事啊。

原本,突邪王朝宣戰,若是按照他們的想法,大魏撤軍,或者先主動和談,那麼其結果就如同許清宵說的差不多了。

大魏最終還是被迫退軍,緊接著突邪王朝會拿陳國之事彈劾大魏,最終的結果,就是大魏賠償銀子,極有可能異族國照樣還是會脫離。

而大魏除了威望上得到了好處,其餘什麼好處都沒有。

可現在突邪王朝主動過來和談,那麼大魏瞬間從被動變成主動。

因為突邪王朝不想打。

不想讓初元王朝佔盡便宜,自然而然,突邪王朝就不敢提出各種要求,反倒是大魏可以乘機平亂。

這簡直是天大的好處啊。

「守仁!老夫,服了!徹底服了!」

安國公激動無比地抓住許清宵的手,一張老臉顯得無比激動。

「守仁,老夫也不知該說什麼了,此戰過後,你將是大魏第一人,名垂青史啊。」

陳正儒也激動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許清宵當真不一般啊。

不是計謀的問題,而是許清宵的魄力。

實際上讓他們思考,他們也能想到這個辦法,但他們沒有這個魄力,也不敢去賭。

許清宵敢賭,而且也有魄力。

更主要的是,許清宵有一種自信,一種讓所有人都相信他的自信。

正是因為許清宵這種自信。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如若換做任何一個人指揮,大魏將不復存在,這就是許清宵。

此人,此戰,名垂千古。

面對諸公的讚美,許清宵則顯得十分平靜。

他並沒有任何喜悅,也沒有任何激動,而是鬆了口氣,徹徹底底地鬆了口氣。

自己賭對了。

這場國運之賭,自己贏了,而且贏得如此徹底,贏得如此不可思議。

「諸公,許某先回去休息了。」

「剩下的事情,便交給諸公來處理了。」

「明日和談,許某再來。」

此戰已經結束了。

百國的投降,突邪王朝的和談,已經贏得徹徹底底,只要不作死,那麼這件事情,將到此為止。

歷經半個月的高度精神緊繃,也讓許清宵疲了。

難以言說的倦意,讓許清宵顯得睏乏。

眾人望著許清宵,他們知曉許清宵這段時間付出太多太多了。

江山社稷,幾乎是壓在了許清宵一個人身上。

雖然這一戰,他們也參與進來了,可所有的抉擇,所有的壓力,以及往後的一切罵名,全部都是由許清宵一人承擔。

現在,戰爭結束了。

自然而然,許清宵要回去休息了。

望著許清宵的背影。

這一刻,文華殿內,眾人齊齊朝著許清宵一拜。

「我等,恭送許大人。」

諸公開口。

這一戰,許清宵的付出,太多太多了。

他們只是見證者罷了。

這一拜,他們心甘情願。

許清宵步伐微微遲鈍,轉過身來,也向諸公一拜,然後繼續向前而行。

今日。

萬里無雲。

陽光溫和,照耀在許清宵身上。

他從皇宮走出,一路回到了守仁學堂,一路上,當京都百姓看到許清宵時,皆然不由朝著許清宵一拜。

甚至高呼一聲許大人。

面對百姓的聲音,許清宵一直保持著溫和笑容。

而與此同時。

待許清宵回到守仁學堂後,學生們也齊齊朝著許清宵一拜。

「休息吧,仗打完了。」

許清宵喊了一聲,也讓眾人去休息。

這段時間,大魏的確太累了。

無論是自己還是眾人,每個人都很累,皆然都參與到這場戰爭之中了。

說完此話,許清宵回到房中。

簡單洗漱一番,許清宵便躺在床榻上了。

他真的有些累了。

需要好好休息休息。

因為他知道,接下來還有更硬的仗要打。

戰爭已經結束。

和談才剛剛開始。

包括和談之後的諸多事情。

天下文人會不會放過自己?

大魏文宮的下一步舉動。

大魏藩王接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