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魏新聖 第一百六十四章 文宮大亂,民意潰散,學子毀意,大儒失色

大魏京都現在十分古怪。

百姓們對這個大魏文聖報起初是感覺很不錯的,一來可以看看國家大事,二來還可以通過這個儒談,教育自己的孩子。

一舉兩得。

雖然大魏文宮做法有些下作噁心,但不得不說的是,大魏文聖報實打實是造福百姓。

所以百姓們倒也沒說什麼。

而且人也是如此的,誰給自己好處,大家還是會選擇支持誰的。

可問題是,等百姓們逐漸回味過來以後,卻發現這篇儒談,表面上是在教育世人要謙虛。

可實際上呢?

實際上是在諷刺許清宵所作所為,甚至用上了稚童這種辭彙,來羞辱許清宵。

自然而然,百姓們覺得自己上當了,他們雖然想要教育自己的後人。

可他們明辨是非,不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

自然而然,百姓們有些怨言了。

只是這些怨言並不能改變大魏文宮即將可以獲得民意和才氣的事情。

所以百姓們早早便來到各大書店,想要躲買一份大魏文報,用來支持許清宵。

不過大魏文報也有規定,一個人只能買一份,最起碼一次只能買一份。

許清宵看中的是宣傳能力,不真是這點銀兩。

也就在卯時一過。

大魏文報開售。

百姓們依舊是爭先搶後地購買。

這一次比第一次還要誇張,形成了萬人空巷的奇聞。

一道街的隊伍,都已經排到了二道街,不僅僅如此,一些商販看準機會,直接在隊伍附近支起攤位,做起了一些早鋪生意。

不僅僅是這些百姓,還有不少讀書人,也紛紛爭相購買,包括大魏京都各大權貴們,早就派好人在這裡蹲守了,就等著最先一批看到大魏文報。

他們知道,大魏文宮這般針對,許清宵絕對不會隱忍,是絕對不會隱忍的。

許清宵的反擊,讓他們期待,無比的期待。

大魏文宮當中,有不少大儒一夜未睡,他們都看著天穹之上的祥雲。

現在已經凝聚到第一百零七朵了。

就差最後一朵,嚴磊或許就有可能重回大儒之位,而張寧說不定真會因此踏入天地大儒之境。

當然這只是有可能,有希望罷了,到底能否,還是要等待最終答案出現。

故此,嚴磊與張寧是最為激動之人,他們死死地望著天穹,一個多時辰,脖子都沒有動彈一下。

他們期待,也充滿著緊張。

而就在此時,一道道聲音彙報。

「嚴儒,百姓們都在街上排隊購買大魏文報,預計人數,至少數萬!」

「嚴儒,經過仔細調查,各大書店門外至少有幾千人聚集,京都所有書店,除個別與我大魏文聖報有合作之外,其餘再兜售大魏文報。」

「若不出意外的話,只怕有可能突破兩百萬份。」

一道道聲音響起,這是嚴磊派出去的探子,他們調查大魏文報的售賣情況。

聽到這話,張寧莫名有些緊張起來了,他看向嚴磊,不由開口道。

「嚴儒,這會不會出什麼事啊?」

張寧實在是太緊張了,他不可能不緊張啊,天地大儒啊,自己這輩子夢寐以求的成就。

不,不是夢寐以求的成就,是他做夢都不敢想的東西啊。

現在有一定可能自己能得,他如何不惶恐?如何不激動?又如何不緊張?

「張儒,不用擔心,民意已經凝聚,怎可能會出事?」

「就算許清宵寫千古詩詞辱罵我等,也無需擔心,他無法影響到我們了。」

嚴磊無比自信道。

其實他也很緊張也很激動,只是他表現的異常淡定,他必須要告訴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

所以他才會如此自信。

看到嚴磊如此自信,張寧也不多說什麼了,稍稍鬆了口氣,隨後便繼續等待。

只是這個民意祥雲,凝聚的實在是有些慢啊。

而與此同時。

大魏京都。

第一批大魏文報已經售空,第二批大魏文報需要等到半刻鐘的時間送來。

得到第一批大魏文報的百姓們,爭先恐後地閱讀。

當看到標題之時,大魏百姓們徹底愣住了。

【鳩佔鵲巢,老而不死】

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出現,前面四個字,百姓們暫時還不明白,但這最後四個字,大家還是能看懂的。

老而不死?

這不就是在罵蓬儒嗎?

這許清宵當真是大膽啊,直接辱罵一位天地大儒?

這……這……這還當真是夠許清宵啊。

「好!好!好!罵得好,罵得好啊。」

「暢快,暢快,實在是太暢快了。」

「我還沒看內容,光是看這個標題,我已經爽了,你們爽不爽?」

「昨日在我心中的鬱結之氣,瞬間沒了,哈哈哈哈。」

「我就說,許大人一定不會忍讓的。」

「這才是許大人的脾氣,就該罵一罵了。」

百姓們紛紛振奮而喜,說實話他們心裡也憋屈啊,不過他們也一直好奇,許清宵會不會罵回去。

只是當這個標題出現之後,他們興奮了,也激動起來了,這罵的簡直是夠爽快。

不,不是夠爽快,是極其爽快。

緊接著,百姓們開始閱讀大魏文報當中的內容,直接跳過了國家大事和地方趣聞,他們現在就想要看看許清宵寫了什麼東西。

怎麼罵蓬儒的,還有什麼叫做鳩佔鵲巢。

很快,眾百姓看向內容。

許清宵的寫法也極其簡單,以講故事的方式去譏諷回去。

鳩佔鵲巢的故事很簡單,有一種鳥類,名為鳩,他們不會鑄造高巢,繁衍後代,從來不是自己去孵化餵養,而是將自己的蛋,生在鵲巢之中,讓鵲鳥為他們養育後代,甚至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吃飽一點,不惜殺害鵲鳥子嗣。

就是這麼一個極其簡單的寓言故事,許清宵沒有動用多少文筆,但這個故事的意義,許清宵用這麼一個故事,來諷刺大魏文宮的一些大儒。

他們佔據著大魏文宮,自稱是聖人一脈,從而說的話,做的事,代表著聖人,明明是自己的思維想法,卻非要說是聖人的思維想法。

問題是你還不能反駁。

許清宵明裡暗裡的諷刺,倒也直接,同時許清宵這篇寓言故事的核心,是要杜絕這種現象,絕對不能盲目聽從他人之意見。

不是說別人的就一定好,甚至許清宵拿出自己舉例子,自己曾經是一名捕快,但發現做捕快做了十年都做不好,跑去讀書,忽然就開竅了。

許清宵稍稍過度一番,其實也是一種粉飾手段,不然直接開罵有什麼意義?

他要做的是,既教育百姓,又要告訴天下百姓,大魏文宮之中的某一些人,就是鳩鳥,心腸歹毒,排除異己,完全沒有一點大儒風範。

只要不是傻子,基本上都不會看不懂這篇文章的內容。

至於老而不死。

許清宵更加直接了。

許清宵書寫文章,其內容便是提到了大魏,許清宵認為,大魏之中,有無數有能力有才華的讀書人,他們明明有能力為國家效力,明明有能力更好的改變這個世界,讓大魏走向繁榮。

但他們身份卑微,往往有一個非常好的意見,卻因為他們的人微言輕,以致於沒有傳達到上面,以致於大魏錯過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而這根本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有一些人,老而不死。

甚至許清宵直接舉例,太平詩會的事情,為什麼太平詩會,大魏才子如此不堪一擊?

你說大魏衰敗?我承認,可問題是衰敗的是經濟和軍事力量,是國家力量,而不是你們文人力量。

七次北伐,死了多少讀書人?又死了多少戰士?

所以北伐沒有影響大魏,那麼大魏還是這個大魏,文宮還是那個文宮,為什麼會輸的這麼慘?

就是因為,有人老而不死,他們感覺要死了,吊著一口氣,把持著重要權力,用陳舊的思想,去禁錮新一代的讀書人。

他們限制的不是一群有志青年,他們限制的是大魏發展。

他們殘害的不僅僅是一批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而是大魏蒼生。

他們泯滅的不是天下讀書人,而是泯滅了儒者之心,向上之心。

到最後,許清宵更是文筆犀利,嚴肅批語。

【民之盜,竊賊!】

【儒之盜,竊國!】

【赳赳白髮,老而不死!】

如若說鳩佔鵲巢,只是諷刺大魏文宮某一批大儒不要臉,那麼這個老而不死,許清宵卻是真正令人精神一振啊。

百姓們閱讀到此,一個個已經面紅耳赤了,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