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倫敦條約》

崇禎二十二年八月初七,西曆1649年9月9日,英格蘭王軍與新模範軍在北約克郡的馬斯頓荒原爆發了一場大決戰。

也許是巧合,又或許是天意,五年前雙方在這裡也爆發了一場大決戰,直接改變了整個英格蘭內戰的格局,成為重要的轉折點。

因為在此戰之前,議會軍由於各方面的欠缺,在與王軍的戰鬥中敗多勝少,一直處於被動地位。

但此戰之後,議會軍重創王軍,消滅了王軍大量有生力量,更奠定了克倫威爾在議會軍中的地位。

不久之後,就以他麾下的「鐵騎軍」為主體組建了新模範軍,查理一世的王軍隨即從戰略進攻轉成了戰略防禦,直到差一點被徹底推翻。

現在,查理一世在勇衛營的扶植下,又慢慢的站了起來,王軍經過一年的成長,已經壯大了不少。

反觀新模範軍,在倫敦城一戰之後,元氣大傷。

隨即又在這一年的戰鬥中,消耗了不小的實力,到現在已經不足巔峰時期三分之一的實力了。

所以,查理一世覺得王軍已經全方面的超越了新模範軍,時刻尋找戰機,準備畢其功於一役,儘快消滅新模範軍,以結束這場持續了七年的內戰。

而克倫威爾率領的新模範軍似乎信心不足,一直在避戰,不斷的往北面轉移,直到雙方又來到了馬斯頓荒原上。

也許是避無可避,也許是覺得這裡是新模範軍的福地,所以克倫威爾沒有再繼續避戰。

可能真的是天意弄人,克倫威爾率領的一萬七千新模範軍,再次大敗兵力達兩萬兩千的王軍。

王軍戰死近五千人,被俘三千餘人,甚至連主將克雷爾伯爵都戰死了,大量武器彈藥、物資遺失。

潰兵狼狽南逃,新模範軍在後瘋狂追擊。

在王軍逃回倫敦時,已經不足八千兵力了,查理一世如五雷轟頂,他不明白王軍為什麼會敗,又為什麼會敗得這麼慘。

有人說是因為克倫威爾已經摸清楚了王軍的戰術,已經找到了應對的辦法。

有人說克倫威爾並不是真的避戰,而是故意誘敵深入,以防契丹軍隊為王軍提供幫助。

還有人說,是因為王軍的布置已經被提前透露給了克倫威爾,所以克倫威爾才能準確的集中力量攻擊王軍的弱點,並在開戰之初就擊斃了王軍主將克雷爾伯爵,沉重的打擊了王軍的士氣。

隨即,克倫威爾抓住機會發起更加兇猛的攻擊,最終將王軍徹底擊潰。

對查理一世來說,現在說什麼都晚了,王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優勢一朝喪盡,大量從明軍手中獲得的先進兵器落入到新模範軍之手,讓雙方的實力再次出現反轉。

距離成功只剩下一步,但最終卻功虧一簣,讓查理一世幾晚都無法安心入睡。

他恨克雷爾伯爵,自己那麼信任他,為什麼會在這麼關鍵的時刻戰敗?但克雷爾伯爵已經戰死,再怎麼痛恨已經毫無意義。

他更恨克倫威爾,為什麼在關鍵時刻,好運總是站在這個該死的混蛋那邊。

他也很後悔自己太過急切了,如果再等一段時間,繼續削弱一些新模範軍的實力後再選擇決戰,也許就不會出現這次的慘敗了。

沮喪、後悔、憤怒等種種負面情緒,讓查理一世變得歇斯底里起來。

可這無助於改變如今的局面,最終他只能舍下面子去救助東方盟友。

趙長生在得知王軍大敗後,就知道查理一世遲早會找上來,所以他將消息彙報給劉光遠後,劉光遠又迅速向國內進行了彙報。

沈浪立即做了一番指示,所以趙長生就迅速找理由拒絕了查理一世。

總之是彈藥不夠,不方便出兵,武器也被其他人預定了,沒辦法賣給你。

可是,查理一世怎麼願意再讓克倫威爾將自己從倫敦趕出去?這比殺了他還要讓他感到恥辱。

所以,他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終於,倔強的國王低下了他高傲的頭顱,開始極力遊說趙長生幫助自己,幫助王軍抵抗新模範軍,自己將會全力報答。

看到查理一世如此的真誠,趙長生才勉為其難的點頭同意將原本要賣給瑞典人的武器先提供給王軍,不過卻有一個條件:割讓懷特島給大明。

查理一世聽到後,大為震驚的同時,隨即嚴辭拒絕。

趙長生也不生氣,直接拿出了那份《英格蘭王國貿易開放協定》。

查理一世看過之後,差點將眼睛都瞪了出來,並怒聲道:「不,不,這樣的協議,除了我親自授權,誰也無法私自同意。」

「我並沒有授權馬斯·羅伊,所以這份協定沒有任何法律效應,我不會接受。」

聽了這些話,趙長生也不再客氣了,冷冷的道:「你們英格蘭人曾經也在我大明犯下累累罪行,我相信你也沒有授意,難道我大明就不可以追究嗎?」

「我大明不但沒有追究此事,反而千里迢迢來幫助你擊敗新模範軍,並重新奪得王位,又給你提供貸款和兵器。」

「怎麼?這麼多忙都白幫了?就算是救世主也沒有這般善心吧。」

「同意割讓懷特島,並同意這份協定的所有內容,我可以再給你提供五千支火槍,三十門火炮,並在必要的時候直接出兵援助。不然,後果自負。」

查理一世知道,這位之前對自己友善的趙將軍,不只是威脅,而是真的會做出對自己,對整個英格蘭王國都很不利的事情。

他很清楚,一旦雙方撕破臉,首先懷特島肯定保不住,因為此時的懷特島在實質上已經被明軍控制了。

其次,倫敦港和整個倫敦城也保不住,明軍的主力就在這裡。

然後,自己的性命也可能保不住。

而且就算自己死了,也會成為整個英格蘭王國的恥辱,因為這些東方人就是自己從懷特島引進倫敦城的。

再然後,整個英格蘭王國也會很危險,因為克倫威爾的新模範軍肯定不是明軍的對手。

查理一世並不懼怕死亡,但有時候死亡並不是最令人畏懼的。

所以思慮再三後,他最終同意了這兩個屈辱的條件:同意割讓懷特島,同意承認《英格蘭王國貿易開放協定》的所有內容。

隨即,雙方將所有條款再重新擬定了一個新條約:《倫敦條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