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匯聚天下英才,人盡其用(下)

在王徵、宋應星、方以智等科學人才陸續抵京之後,科學院在崇禎、朱慈烺的倡議下,迅速的成立了幾個重要的項目組。

當然,這背後真正起主導作用的自然是沈浪。

針對這些人的能力,沈浪讓他們各自負責一個項目,還需要他們組建並帶出團隊,讓更多的人掌握他們所學的知識。

因為大明在科技人才的數量和比例方面,已經明顯落後於西方很多了,光是西方遠到而來的傳教士,他們大多都掌握著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

而這些人還不是西方最頂尖的學術人才,他們大多只是為了更方便傳教而學習傳播這些學術知識。

像伽利略、開普勒、弗朗索瓦·韋達等等,這些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科學巨匠依然呆在歐洲潛心做著自己的學術研究。

反觀大明,沈浪讓崇禎搜羅全國都沒有搜羅到多少相關的人才,而已經搜羅到的人才,大多還是接觸學習了西學,比如王徵、方以智等。

當然,這並不是說東方人的智慧比不上西方人,不然東方也不會引領世界一兩千年。

只是西方經過文藝復興的洗禮後,思想得到解放,經過了幾百年的積累,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學術研究氛圍,各類人才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

而此時的東方還依然束縛在封建的傳統禮教上,思想依然被禁錮,沒有形成這樣的學術研究氛圍和環境,自然就難以誕生出大量的學術人才。

西方人也不是天生的開拓者,他們大多也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從而讓他們少走很多彎路,也更容易做出自己的成果。

在瓦特之前的上百年時間,已經有不少科學家提出,甚至是製造出了蒸汽機。

瓦特是對蒸汽機進行了改良,並推廣普及,成功推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若是沒有前人上百年的積累,瓦特想要取得這般成就,肯定要困難許多倍。

同樣的,在牛頓之前的半個世紀,也有不少科學家對萬有引力有著各種研究和論述,開普勒更是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的雛形。

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牛頓完善萬有引力定律,自然就容易得多。

西方的學術進步就是這樣一點點積累和傳承下來的。

而東方像宋應星這樣的科學家,卻只能獨自鑽研,沒有人與他互相交流和促進,也沒有多少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難度就成幾何倍的增長。

東方沒辦法去複製文藝復興,也無法複製。

所以只能促進這種學術的開放交流,有針對性的培養更多的人才,一步步的打開思想禁錮。

再通過科技的進步影響更多的人,普及相關教育,自然就能夠打破傳統思想的禁錮,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可以改變世界的科學研究上來。

現如今,沈浪和崇禎、朱慈烺是推動者,王徵、宋應星和方以智等人則是先行的開拓者。

王徵負責的項目是蒸汽機的開發和應用。

宋應星負責的項目是鍊鋼工藝的改進和應用。

方以智負責的項目有三個,分別是織布機、紡織機、縫紉機的開發和應用;水泥的開發與應用;化肥的開發與應用。

……

當然,沈浪並不是嘴巴一張,提供個概念就讓他們憑空去研究,他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慢慢等待,不開掛都對不起自己這個未來人的身份。

他早就帶來了大量的書籍和資料,這幾個月來,朱慈烺和朱媺娖甚至是崇禎在沈浪的幫助下都參與過翻譯。

翻譯成大明人更方便讀懂的文字,也能夠更好的掩飾這些書籍的來歷。

此時這些書籍就是寶貴的財富,可以開拓這些科學視野的同時,進一步增強他們的知識儲備。

這些人都是大明的頂尖人才,只是大明的環境限制了他們才能的發揮,只要有人將那扇門推開,他們一定能夠找到正確的方向,並能夠走得很遠。

沈浪相信,有了這些書籍和知識,只要給他們一些時間,他們一定能夠將汲取的知識變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

可是,沈浪覺得還不夠,他要人為的按下快進按鈕,所以掛要開到底。

他在現代社會早就花錢請科技宅做好了蒸汽機樣品,不是一比一的,而是縮小版的,還是透明的,可以清楚的看到蒸汽機的工作原理。

王徵本身就是一個擅長各種發明的科學家、機械學家,一生中的發明不計其數,特別是他發明的火船自去,原理已經與蒸汽機很是相近。

正因如此,沈浪第一個想到的蒸汽機項目的負責人,就是這個老爺子。

只是讓沈浪有些糾結的是,老爺子的年齡真的是有些大了,已經七十多歲了,放在這個時代,真的可以堪比後世九十歲以上,甚至是百歲老人了。

讓一個年齡如此大的老人來負責這樣一個必定會耗費大量心力的項目,是不是有些太過自私?

但是,沈浪想到了那個已經九十歲高齡,都依然沒有停歇,一次次的帶領團隊攻克一個個難關,打破一個個高產紀錄的老人。

還有那個插著十幾根管子都不忘電腦里資料的七十多歲老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依然堅持戴著氧氣面罩不惜消耗生命力繼續工作。

還有那個八十多歲高齡一直堅持健身,災難來臨時毫不猶豫衝上第一線的老人。

……

這樣的事例太多太多,沈浪能夠感受到他們的崇高理想和對事業的無限追求。

對他們來說,獻身於自己熱愛的事業,無可厚非,心甘情願,鞠躬盡瘁。

不管年齡,不在乎疾病,只要有一口氣在,他們就願意將精力都投入到畢生都熱愛的事業中去,無怨無悔。

所以,沈浪還是讓崇禎將王徵招到科學院了。

果不其然,在老爺子拿到那些書籍時,如獲至寶,在他看到那台小型蒸汽機時,更是愛不釋手,迅速的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去。

同樣的,織布機、紡織機和縫紉機,沈浪都帶來了縮小版的。

以方以智的才能,此類機械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待他花點時間弄明白了其工作原理,不用對著仿製,自己就能夠造出來。

水泥是以石灰石和粘土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後,在類似於燒石灰的立窯內煅燒成熟料,再經磨細製成水泥。

如果技術相對成熟一些,立窯可以升級成迴轉爐。

有理論知識為基礎,再結合試驗進行試製,大明應該很快就能夠掌握製造水泥的技術。

困難一些的是量產和應用,這就需要方以智的項目組投入更多的精力,沈浪也會儘力輔助,化肥也是如此。

說到鍊鋼,此時大明的鋼鐵產量和質量都是世界之最。

但是,那也只是放在這個時代。

而且由於時代的局限性,所使用高爐的缺陷,鋼的產量不高,品質也不高,如果鋼鐵的產量和品質達不到要求,會直接影響到方方面面的發展。

沈浪可不滿足於領先這個時代,他要跨越時代,所以他急需改進鍊鋼工藝。

若是能夠對鍊鋼工藝進行改進,必然能夠生產出更優質的鋼鐵,產量也能迅速提升,這也是工業進程最基礎的一環。

放眼後世,涉及到鍊鋼工藝的改進和應用,就複雜了很多,光是鍊鋼法的發展就有很多種。

比如坩堝鍊鋼法;酸性空氣底吹轉爐鍊鋼法,也叫貝賽麥法;酸性平爐鍊鋼法,也叫馬丁爐法;鹼性爐襯的底吹轉爐鍊鋼法,也叫托馬斯法。

還有什麼電弧爐鍊鋼法等等,則更加現代化了,技術要求和難度太高,暫時就不考慮了。

先從這四種進行探索,宋應星能夠出版《天工開物》這部被稱著17世紀百科全書的著作,本身的功底就非常的紮實。

他對冶煉也非常的精通,有了這些現成的書籍和資料,以及各種鍊鋼高爐的特點,相信他又能出一本專門介紹鍊鋼的著作流傳於後世。

在相關項目都布置下去之後,沈浪非但沒有清閑下來,反而更忙了,因為他的工作就是協調和處理各個項目組遇到的一些棘手問題。

沈浪將朱媺娖找來,讓她管理項目經費的申請和調撥。

又讓崇禎儘可能的去搜羅對自然科學感興趣的年輕人,充實到科學院進行重點培養。

再讓崇禎和朱慈烺通過政策鼓勵等其他方式宣傳自然科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讓更多的人願意接觸和學習這門科學,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提前準備。

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才是自然科學的迅猛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科學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出極其重要的作用,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而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銜接比較緊密,技術鴻溝也沒有那麼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