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7章 玄奘的選擇

屁股決定腦袋。

在你看來很荒誕的事情,也許人家背後是有其他的目的。

就像是佛教為何能夠在華夏站穩腳跟,南梁的蕭衍功不可沒。

最晚在東漢時期,佛教就已經從天竺傳到了華夏,但是一直沒有形成真正的影響力。

直到蕭衍因為南梁當時面臨的情況,決定將佛教作為國教,全力推動佛教在南梁的發展,進入華夏幾百年的佛教,才算是真正的站穩了腳跟。

當然,這個過程也是很特別的。

在此之前的佛教,是沒有戒酒肉的說法的,甚至到了後世,印度和倭國等地的佛教徒,都是可以喝酒吃肉討老婆的。

但是蕭衍因為當時的特殊情況,對來自天竺的佛教進行了各種本土化,結合儒家的仁義和忠君愛國思想,創造出了新的適應華夏的佛教。

「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情景,正是這一時期出現的。

但是,如今李世民面臨的情況跟當初蕭衍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如今的這副局面,寬兒你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嗎?」

聽完李寬描述的情況,李世民覺得有點頭疼。

在他眼中,不管是佛教還是道教,短時間內都還沒有給大唐帶來什麼危害,甚至可以說是功勞大於弊端的。

如果直接下一個禁令的話,不僅自己內心難以接受,肯定也會遭受到特別大的反對。

別以為皇帝就可以為所欲為,那你就等著史書上把你記載成一名昏君吧。

「自然是有的!要是沒有方案,微臣也不敢跟陛下您提這個話題呀。」

這個時候,也不是故作高深的場合。

「真的有?快說來聽聽!」

不知不覺間,李寬再也不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反倒是很多時候,李世民已經習慣了李寬給出各種新穎的建議。

「說來其實也簡單,那就是對僧人道士採取度牒制度,只有擁有朝廷發布的度牒的僧人道士,才有資格獲得免除徭役和賦稅的資格。並且,要對僧人的度牒進行周期性的確認和重新審核,避免有一些人借著度牒來獲得好處,免除了原本應該繳納的賦稅。」

李寬的這個制度,不管原創。

畢竟給僧人發放身份證明的做法,在南北朝的時候就有了。

不過,那個時候並沒有形成一套嚴格的制度。

歷史上,也是到了唐朝,才真正擁有了相對完善的度牒制度,不過到了晚唐的時候,一切制度都開始奔潰,度牒制度也不例外,成為了一項弊政。

如今李寬再次扔出這個東西出來,自然是有相對完善的考慮。

事實上,對於身份的管理,後世做的是最好的。

李寬只要隨便借鑒一些,就足以應付大唐面臨的局面了。

「你的意思是通過發放度牒的方法,來控制僧人和道士的數量?間接的降低佛教和道家的影響力?」

李世民一眼就看清楚了度牒制度的根源所在。

「是的,當然,這一套制度,必須要有一些列相應的措施去配合。要不然的話,這個度牒制度也許就成為了一部分人牟利的工具了,真正需要它的人,反而可能沒有辦法獲得。」

「需要什麼制度呢?衙門依靠什麼來判斷是否給一名僧人或者道士發放度牒呢?」

跟一般的空想主義者不同,李世民制定政策,首先會考慮政策如何落地。

要制定一個度牒制度,其實不見得有多難。

但是怎麼實施這個度牒制度?

這就是個大問題了!

大唐有那麼多的州縣,總不可能讓每個地方的僧人都來到長安城領取度牒吧?

「陛下,這個問題其實也不算難。觀獅山書院經學院這段時間正好在研究考慮漢語等級考試的事情。長安城中,有越來越多的番邦屬國百姓和奴僕,這些人要加入到我大唐的戶籍之中,成為真正的大唐人,必須通過漢語等級考試。

如今這個考試還沒有正式推出來,正好到時候把它跟度牒制度結合起來,就可以很好的解決了如何判斷是否發放度牒的問題。到時候,朝廷可以規定,凡是申請朝廷的度牒,必須通過漢語等級考試的四級考核,並且通過佛法入門考核,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並且在朝廷有相應的度牒名額的時候,才准予發放度牒。」

李寬才不管到時候那幫僧人會怎麼恨自己,反正肯定給你設置各種門檻,讓你們沒有那麼容易成為不需要繳納賦稅的和尚。

「漢語等級考試四級是什麼概念?」

雖然從名字上就知道漢語等級考試大概是個什麼東西,但是李世民還是很好奇的問道。

「漢語等級考試分為六級,四級算是能夠使用漢語進行正常的聽說讀寫,而六級則算是精通漢學。普通的胡人要加入大唐,至少需要通過漢語等級考試三級,而要能夠進入作坊當幫工,則是需要至少具備漢語等級考試二級的水平。

至於一級,那就是只能進行簡單的漢語書寫和對話的狀態,不管是去到哪個作坊,都只能是一名沒有任何權利的奴僕。當然,這些主要是針對想要加入我們大唐的胡人,如果是來經商的胡人的話,就比較難去限制他們了。」

李寬上輩子沒有少受英語四六級的摧殘,覺得學了十幾年的英語,還是不如一個外國的三歲小孩說的好。

現在也是時候讓那幫胡人遭受一下摧殘了。

「寬兒,這樣的話,會不會太過苛刻了?人家只是想要出家而已……」

李世民看著李寬臉上的笑容,心中冷不住為那幫和尚默哀了一秒鐘。

「陛下,沒什麼苛刻不苛刻的!這些人如果真的嚮往佛法,追求人生的解脫,那麼漢語等級考試也好,佛法入門考試也好,肯定都可以克服的。如果你連字都不認識,怎麼能夠讓人相信你是真的因為佛經中的教誨而遁入空門的呢?

至於佛法入門考試,那更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不想要享受免除徭役和賦稅的優惠,完全可以不參加考核。但是如果你真的是一名得道僧人,那麼佛法入門考試應該一點也不難才對啊。」

長安城中,有許多人對於李寬都是恨得牙咬切齒,但是又不敢輕易招惹。

此時此刻,李世民對這些人的心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實在是李寬總是能夠想出一些出乎大家意料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或者來對付你。

在沒有必勝的把握之前,沒有幾個人願意去主動給自己找麻煩。

「既然你已經有了完善的想法,那你就好好的整理一下,朕看完之後再跟玄齡幾個商量一下吧!不過,你可要做好心理準備,一旦這個度牒制度公布了,長安城各個寺廟,估計都不會歡迎你進入了!」

「佛教、道教、儒家,註定跟觀獅山書院的科學是要爭一個高低,微臣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受他們歡迎的人。不過,不歡迎我又怎麼樣?誰也不敢公然反對朝廷公布的度牒制度,否者這些人現在就不服從管理,未來規模更龐大之後,那還了得?是不是得搞出一個佛王或者道王出來呢?」

李寬這話一出來,李世民算是徹底的決定採用李寬的方案。

給發展中的佛教和道家施加一道緊箍咒。

哪怕是宗室之中有不少人都信奉佛教或者道教,自己也不能手軟。

……

就在長安城的寺廟即將迎來緊箍咒之時,在遙遠的南亞,一名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的僧人,在眾多王公貴族和僧人的送別之下,踏上了歸途。

此人正是玄奘!

「師父,戒日王對您禮遇有加,各個寺廟的僧人也非常尊敬您,大乘尊您為大乘天,小乘尊您為解脫天,如果我們留在天竺的話,完全可以過上非常有尊嚴的日子啊。」

雖然玄奘在貞觀三年離開長安城的時候,只是孤身一人。

但是到了高昌國的時候,就受到了鞠文泰的賞識,甚至跟他結拜為兄弟,贈送了不少馬匹和僕人。

所以當玄奘進入到天竺的時候,身邊已經有一支規模頗為龐大的隊伍了。

很多人都以為玄奘是孤身一人從天竺回來,其實想一想就知道不可能。

要知道玄奘回到長安城的時候,帶回來了六百五十七部佛經和一百五十粒如來肉舍利,還有七座金、銀或檀刻佛像。

他又沒有隨身空間,怎麼可能單憑一己之力攜帶這麼多的東西行走一萬多里的路途?

所以,身邊有僕從是必然的事情!

「我來天竺,求的不是榮華富貴,我是為了取經而來。如今這個任務已經完成,天竺所有的經書,我能收集的都已經收集起來了,我一定要把它們帶回大唐,讓更多人能夠見識到佛經的真實面貌,接受真正的佛經教誨。」

玄奘是一名真正的佛教徒,這一生都在為佛法奔波。

他的思想,怎麼是一個普通弟子能夠理解的呢?

要不然,才華橫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