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2章 一併發配

長安城上空籠罩著一層陰霾。

哪怕是政治覺悟能力很低的百姓,也感受到了這幾天的不一樣。

各家勛貴,也都紛紛奔走,或是希望躲過這一次的劫難,或是希望從這一次的變故之中謀取好處。

反正,大家都在忙碌著。

「舅舅近來為國事奔波,整個人都瘦了,我專門找人買了一批新羅出產的山參,雖然不是特別貴重,也算是外甥的一片心意。」

長孫府中,李治很是低調的去拜訪長孫無忌。

雖然李治這兩年已經感受到了長孫無忌這個舅舅對自己的關注和關照,但是有些事情,他還是需要展示一些態度出來的。

「雉奴,來舅舅這裡,需要帶什麼東西呀?人來了就行了,下次別破費了!」

長孫無忌嘴上是這麼說,心裏面卻是很受用。

作為長孫皇后的哥哥,不管是李承乾還是李泰,亦或是李治繼承大統,對他來說都是自己的親外甥,長孫家的權勢,短時間內不會受到影響。

但是,外甥跟外甥之間,也是有區別的。

自從有一次長孫無忌敏銳的感受到李世民的身體不如從前了,有一個想法就不可抑止的萌生了起來。

李承乾順利登基的可能性已經很低了,與其讓相對聰明且對自己不夠尊重的李泰上位,倒不如扶持李治成為儲君。

在法理上,一旦李承乾被廢,李治是僅次於李泰,最有可能成為太子的人。

最關鍵的是,這些年李治在朝中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等到他繼承大統的時候,肯定會對自己這個舅舅百般依賴。

到時候,朝中大事,豈不是全部由自己說了算?

大丈夫,何患無妻,患無權啊!

嘗試到了權利滋味的長孫無忌,希望自己的權利能夠變得更大。

所以有意無意的,他開始親近起李治來了。

「舅舅,近來我讀《春秋》,時常碰到一些不大懂的地方。雖然父皇也安排了教諭講授,但是這些人的見識自然是比不上舅舅的,我在想,以後可不可多來找舅舅請教一下呢?」

長孫無忌生性聰慧,勤奮好學,博通文史,李治這個說法,倒是讓人非常受用。

最主要的是,聰明的他,已經從李治的這個請求之中讀出了一些別的味道。

李治不是今天才開始學《春秋》的,長安城更不是只有長孫無忌才能講好春秋,偏偏李治在這麼一個時間點,來到了長孫府,跟長孫無忌提出了這麼一個要求。

其中的意思,就很值得推敲了。

大家都是聰明人,意識到了,自然就明白了。

「孔夫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蘊涵著非常深刻政治思想的大作,現在儒學學者普遍都把它當做一本史書來讀,這其實是不對的《春秋》這本書的宗旨,不在記實事,只在寫孔夫子心中對歷史事件的評判,你可以通過這些評判來學習帝王之術。」

長孫無忌這話一出口,李治就心中猛跳。

帝王之術!

看來舅舅是支持我的!

誰說我在朝堂之中沒有任何支持的?

「多謝舅舅指點!不過說來慚愧,這幾天,長安城裡風波雲詭,連我都變得難以靜下心來學習,不知道舅舅您有什麼建議呢?」

「做好你自己就行,有時候,不爭就是爭!」

長孫無忌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話。

「不爭就是爭?」李治好好的品味了一番長孫無忌的這話,心中有了一些主意。

一直以來,大家都覺得李治是人畜無害的小正太,也沒有什麼存在感。

除了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很寵愛他之外,他居然沒有給人其他印象。

只是,皇家之中,又有誰是真的人畜無害呢?

……

魏王府。

這幾天,李泰很忙!

一方面,他頻繁的去拜訪各個大臣,也尋找著一切機會去到李世民面前刷存在感。

另外一方面,長安城中不少的官員也開始主動的去到了魏王府,想要在李泰面前留下一個好印象。

李承乾完了!

這是所有人都清楚的事情。

不管最好能不能保住性命,反正這個儲君之位,他是坐不下去了。

這個時候,大家看一看李世民的皇子,發現李泰幾乎是板上釘釘的新任太子人選。

「魏王殿下,這段時間,你一定要多跟長孫司徒多來往,朝中百官,他對陛下的影響力是最大的。與此同時,房相那邊,你也要走動走動。」

劉洎是朝中大臣裡頭比較早就表明態度支持李泰的,現在自然當仁不讓的給李泰出起了主意。

作為散騎常侍,劉汨算是李世民身邊的近臣。

在以前的朝代,散騎常侍是個閑職,但是貞觀年間卻是一個實職,有點像是李世民的秘書一樣。

所以他的職位雖然不是最頂級的那一批,可對朝中大事的了解程度,卻是一點也不比別人差。

「舅舅那邊,我已經過去拜訪了好幾次,但是他每次都不在府上,我也有點搞不清他是真的不在府上,還是避著不肯見過。眼下是敏感時期,他不想讓人產生誤會,也是有可能的。」

李泰雖然感受到了長孫無忌對自己不是很熱情,但是並沒有太在意。

此時此刻,他已經認為太子之位,就是自己的了。

自己是他的外甥,他沒有理由去支持其他皇子吧?

「這麼說來也有道理,長孫司徒想來是不會反對陛下立你為儲君的。另外,中書令岑文本,昨天在宣政殿議事的時候,話里話外都表露出了對魏王殿下您的支持,我覺得你可以邀請他來府上一敘。」

「岑文本也支持我了?太好了!那父皇面前,可以替我說話的人又多了一個了。」

李泰也不是沒有拉攏過岑文本,但是一直都沒有收到反饋。

如今總算是出現了變化。

「雖然這些天的局勢還有些混亂,但是很多事情,已經慢慢的清晰了。魏王殿下,越是在這個時候,你越不能犯錯誤。同時,為了避免產生意外,其他幾個皇子那邊,你也要多留意一下。畢竟,陛下的詔書不頒布,這事就不算結束。」

劉汨雖然嘴裡這麼說,但是心中其實已經不怎麼擔心。

事實上,魏王府上下,現在都有一種輕敵的思想在浮動,覺得勝利已經屬於自己了。

……

吳王府。

自從長孫皇后去世之後,藉機回到長安城的李恪,就一直都沒有再離開。

作為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的性格和才華是跟李世民最像的,所以也很受李世民寵愛。

貞觀十一年的時候,李恪因為被人彈劾遊獵過度、損壞莊稼,吃過虧,所以這些年,做事一直很低調。

「恪兒,你已經在長安城逗留近半年,差不多也時候要回封地了。」

李恪今天請自己阿娘過來,本來是懷著一些其他目的的,但是楊妃剛剛坐下,卻是說出了一番讓李恪很是意外的話。

「阿娘,孩兒還想著在長安多陪陪你呢。安州遠離長安,我要是回去了,指不定又要好幾年都見不到阿娘了。」

「為娘雖然不想你離開,但是長安城中,如今的氣氛比較詭異。你的身份特別,難免會讓有些人產生忌憚,與其被人暗地裡陷害,倒不如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楊妃作為楊廣的女兒,從小就在皇宮中長大,對於各種權謀鬥爭,她是見得多了。

跟其他貴妃不同,楊妃最大的願望不是自己的兒子能夠身居高位,而是希望李恪能夠平平安安的過完這輩子。

但是,李恪顯然不這麼認為。

在他看來,李承乾也好,李泰也好,不管是來文的還是來武的,都不是自己的對手,無非就是仗著自己是嫡子,所以能夠取得許多朝臣的支持。

真的要論血脈,自己比他們要高貴多了啊。

「阿娘,前幾天我也去見了父皇,他並沒有要孩兒去屬地的意思。眼下齊王和太子都涉及到謀反大案,新任太子之爭,是大家最關心的事情。雖然支持孩兒的朝臣遠遠沒有李泰多,但是我也不是沒有機會啊。」

在自己母親面前,李恪倒也沒有掩飾爭奪儲君之位的野心。

「恪兒,你很優秀,這一點大家都知道,為娘也很欣慰。但是,你再優秀也好,不要忘記了,大唐是在隋朝的根基上建立起來的。而你身上,流淌著一半的大隋血液,朝中那些大臣,除了所剩無幾的隋朝舊臣可能會支持你,其他人都是生怕你上位之後展開清算的。」

「阿娘,我怎麼可能清算他們?大隋已經沒了!我現在是大唐的吳王!」

李恪對大唐的認可程度還是非常高的,心中從來沒有想過要恢複大隋。

奈何這話,他說了,也沒有人相信。

哪怕是別人相信了,也擔心哪一天李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