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試玉

景安帝正飲茶,聞言吃了一驚,連咳數聲。宮女內侍蜂擁過來侍候,景安帝氣順些,揮手命眾人退去,涼亭中僅余帝後及薛氏母女。

景安帝望著跪在面前的薛季蘭,許久方道:「薛先生,你正當盛年,為何這麼早便要定下接掌天清閣之人選?」

薛季蘭從容回道:「啟稟陛下,是為了《寰宇志》。」

景安帝猛然站起,大聲道:「《寰宇志》?!」

「是。」

景安帝大喜,急忙上前扶起薛季蘭,「薛先生找到《寰宇志》了?!」

薛季蘭忙躬腰答道:「臣有負聖恩,《寰宇志》尚未找到。」

景安帝「啊」了聲,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二百多年前,齊梁二國雙分天下,東西對峙,齊國更是昌盛一時,疆土龐大。卻因齊煬帝窮兵黷武,國力消耗過巨,民不聊生,天下大亂。最終殷國太祖皇帝率兵起義,滅齊立殷。

當時輔佐殷太祖打天下的是一位奇人,自號「青雲先生」,其人文武全才,精通天文地理、算術兵法。殷太祖立國後,本要冊封其為鎮國公,但青雲先生堅辭不受,掛冠而去,雲遊至殷國西北邊陲的孤山後,定居下來,廣收門徒,成立了天清閣。

太祖見青雲先生無意當官,更是敬佩,遂頒下旨意:天清閣歷任閣主都封為「國士」,並將數名皇子都送去天清閣學藝。其後二百多年,世家子弟入天清閣學文練武之人層出不窮,現任工部尚書謝峻便是其中一名。

青雲先生為了表示對太祖的忠心,也留下遺囑:歷任天清閣閣主,在選定下一任閣主時,必須持傳宗之符,親自入京,求得當今聖上的玉印,才能傳位於下一任閣主。

青雲先生仙去時,留下一封密函,說明其所學均來自一本《寰宇志》,但他也只參透其中三分。陰差陽錯,他學到這三分後,《寰宇志》便不知何故下落不明了,他留下一些線索,希望有弟子能尋到,令其重見天日,並為社稷朝廷所用。

其後二百餘年,朝中密探及天清閣門下弟子皆在尋找這《寰宇志》,卻一直未有所獲。

十七年前,津河大洪災,殷國蒙難,北面疆土屢被丹族佔領,而濟江以南也為當地世族軍閥所割據,至今未能收服。

先帝昌宗在面對如此大的紛亂時,曾經嘆道:「若有青雲先生再生,若有《寰宇志》在手,又何愁南方不定,何愁丹族侵擾?!」

所幸殷國根基尚在,昌宗又為一代明君,在洪災後與民生息,北面也屢有勝績,漸將丹族往北驅趕。

至於南面被各世族軍閥割據的疆土,只因隔著天險濟江,才一直未能平定。

景安帝即位之初便立志要令殷國回覆昔日盛象,也一直派人暗中尋找《寰宇志》,也一直未能如願。此番聽薛季蘭提起《寰宇志》,以為已經找到,大為激動,再聽尚未找到,不免有些失望。

薛季蘭婉轉道:「啟稟陛下,《寰宇志》雖未能找到,但臣已找到了一些線索。」

「哦?說來聽聽。」

「線索是一本書,臣為了參詳這本書,心力損耗過巨,落下了疾患。」

皇后聽著,心疼道:「實是有勞薛先生了。」

薛季蘭謝過恩,續道:「臣所幸不辱聖恩,參詳了五六分,但若想繼續參透此書,需得尋一僻靜處,放下一切門內俗務,所以臣不再適合擔任天清閣閣主一職。臣之三女薛蘅,勤奮好學,資質出眾,技藝出類拔萃,臣請陛下恩准,由她接任天清閣閣主一職,臣便可放心尋找《寰宇志》。」

景安帝默然聽著,待薛季蘭說罷,仍在沉思,良久,又看了看靜立一旁的薛蘅,語帶疑慮,「薛蘅,你今年多大了?」

薛蘅不慌不忙,跪下回答,「回陛下,民女薛蘅,今年實歲二十有二。」

「這個——」景安帝向薛季蘭道:「會不會太年輕了些?又是女子。朕記得你有個義子,排行老大的,十二年前你帶到涑陽來的那個,朕瞧著他不錯。」

薛季蘭愛憐地看了薛蘅一眼,下定決心,道:「阿蘅雖然年輕,又是女子,但她將來成就,必在臣之上,臣決心已定,求陛下恩准!」

暮春的風,自湖面刮過來,涼亭內,隱入長久的靜默中。

湖對面,柔嘉公主秦姝將綵球擊入門洞之中,如小雀兒一般跳躍,但她身邊的平王,卻持桿而立,轉頭望向涼亭這邊。

景安帝思考片刻,頷首道:「朕可以准薛卿所請,但有一個條件。」

「求陛下明示。」

景安帝站起來,往涼亭外走去,眾人連忙跟上。一行人逶逶迤迤,出了御苑,過了數處宮苑,景安帝在一處廢墟前停住腳步。

他望著廢墟,眼中隱有淚光。皇后上前,柔聲勸道:「請陛下保重龍體,姐姐若是還在世,也不願意看到陛下為她傷心。」

景安帝嘆了口氣,轉頭望著薛蘅,「薛蘅。」

「民女在。」

「這是故皇后所居的鳳儀宮,故皇后去後,一直空著,上個月不幸失火。朕現在打算重建鳳儀宮,想趕在故皇后陰誕前建好。但工部派人看過,說又要清理此處垃圾,又要運來大批材料,還要取來新土動工,兩個月的時間,無論如何都不夠用,而且此處位於皇宮東北面,重建會嚴重影響宮內的正常秩序。朕命你三日之內想出法子,解決這些問題。若能辦到,朕便允了薛先生的請求。」

他停了停,又道:「這三日,薛先生便住在宮中,不得為薛蘅出謀劃策。」說完袍袖一拂,不再看薛蘅,向南面走去,皇后與眾人急忙跟上。

薛季蘭看了薛蘅一眼,拍了拍她的肩膀,跟著離去。

薛蘅在廢墟附近詳細查勘,不多時,工部官員奉旨趕到,為首之人正是謝峻。

謝峻一直在為此事煩惱,昨日薛季蘭到來,他便指望掌門師叔幫自己一把。景安帝這個旨意一下,他心裡樂開了花,薛蘅若是能解決這個難題,自然大好,若是連天清閣的嫡傳弟子都不能解決,日後陛下也怪不到他。

當然,若是能夠不重修鳳儀宮,則更好不過,他還指望這三百萬兩的銀子去修津河的水利設施,若用來重建鳳儀宮,今年的水利銀子可就有些捉襟見肘。

可景安帝對故皇后情深義重,御史大夫們屢次上疏,勸諫停止重建鳳儀宮,景安帝勃然大怒,一一斥回,還罷了數人的官,也沒有人再敢勸了。

謝峻陪著薛蘅在鳳儀宮附近詳細查勘,直到天色漸黑,薛蘅仍沒有想到良策,只得趕在宮門落鑰前出了玄貞門。

謝府家丁牽過馬來,謝峻招呼薛蘅上馬。薛蘅卻聽到空中一聲鳴叫,她面無表情,向謝峻道:「謝師兄,我還得看看這京城的地形,說不定可以找出法子來。」

謝峻雖然多年沒有回過孤山,但與師兄弟們一直有聯繫,也隱隱聽聞,這位最受掌門師叔器重的三弟子稟性古怪。聽說她十分勤奮,經常挑燈夜讀到天明,又天性儉樸,一年四季就是兩三件衣裳;她住在孤山最簡陋的竹廬,屋內不見任何裝飾之物;她還不苟言笑,視男人如惡仇等等。

他忙道:「師妹自便。」

薛蘅慢步走出數條大街,轉入一條小巷,才將手指放在唇間,吹了聲口哨。

撲楞聲響,小黑從空中撲下,薛蘅一把接住,嗔道:「到哪裡玩了一天?」

小黑抬頭叫了聲,振翅往西邊飛去。

薛蘅兩年前在孤山一處峭壁上撿到奄奄一息的小黑,與二哥薛忱想盡辦法,才救回它一命,從此小黑便與她和薛忱形影不離。

兩年的朝夕相處,她早明白小黑鳴叫的意思,見它低低而飛,便提步跟上。

此時已是華燈初上,涑陽城的夜晚,仍如白晝般喧囂熱鬧。

薛蘅循著小黑的鳴叫一路向西,穿過繁華的大街、熙攘的人群,小半個時辰後,站在了一池平湖前。

明月生輝,湖邊垂柳輕擺,湖水閃著粼粼波光。湖面上,數十艘畫舫緩緩移動,舫上歡歌笑語、絲樂陣陣。

薛蘅聽著畫舫上傳來的女子嬌笑聲,再看看湖邊石碑上刻著的「翠湖」二字,搖了搖頭,「堂堂天子腳下,居然也放縱這等煙花之地。」

小黑從空中落下來,「哇」聲大叫,薛蘅板起臉來,「小黑,你是正經人家的孩子,不要來這種地方。」

小黑又展翅飛上半空,仍然大叫。薛蘅正要喚它下來,忽聽靠近湖邊的一艘畫舫上傳來十餘名女子的嬌呼聲。

「小謝!小謝!」

「小謝來了!」

馬蹄踏踏,湖邊碎石路上,數騎疾馳而來,到了拴馬柱前,「唏律律」一陣長嘶,眾人齊齊下馬。

為首一名少年系著白色披風,內著玄色勁裝,額上一抹鑲玉絲帶,眉宇飛揚,神采奕奕。薛蘅看得清楚,正是謝師兄的公子,自己的師侄——謝朗。

畫舫上,粉紅翠綠的姑娘們都擁到船邊,紛紛嬌笑著揮動手中的香巾,「小謝!」「小謝可來了!」「小謝,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