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在正式的官方表述中,波音的口徑依舊強硬,在解釋全日空獲得波音同意,允許其旗下的波音系列客機繼續交由中國騰飛維護保養,並可以照常使用中國騰飛生產的零部件時,波音的話術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用波音執行總裁史蒂夫·霍夫曼的原話來說,就是:「我們已經注意到了全球航空業的低迷,以及包括全日空在內的眾多夥伴們的困境,為了能讓這些夥伴們儘早的擺脫困境,從而令低迷的航空市場重現繁榮,波音做出了許多努力,畢竟航空產業關乎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波音更不能置身事外……」
說這番話時史蒂夫·霍夫曼顯得十分的自信和霸氣,將波音這家百年老字號的不妥協體現的淋漓盡致。
然而細分析起來卻發現,話說得很漂亮,但卻是說了等於沒說。
什麼叫做了許多努力?什麼又叫不能置身事外?
完全是顧左右而言他好嘛!
好在大傢伙兒都是成年人,對於哄小孩子的話還是有一定的免疫力的,所以聽聽也就行了,關鍵還是要看波音具體怎麼做。
究竟是怎麼做的呢?
繼全日空後,大韓航空和新加坡航空的波音機型也被獲准繼續由中國騰飛承擔維護和保養工作,並可以照常使用中國騰飛生產的零部件。
這也就罷了,最勁爆的還要屬1月12號,美國海運聯合會的一份進口清單顯示,1月10號從中國魔都起航的一艘十萬噸級貨輪上,承載著一批來自中國騰飛生產的波音系列客機的散裝零部件。
接受人是位於美國西雅圖的沃爾克貿易公司。
名字平平無奇,在海貿領域更是名不見經傳,可要是詳查這家貿易公司背後的大股東就會發現,人家那才是相關領域的王者,因為他的大股東不是別人,正是位於西雅圖的波音公司飛機總裝廠。
這個時候一些業內人士方才恍然大悟,難怪波音在2008年第一季度準備交付的機型上沒有跟空客一樣直接漲價,原來根子在這兒呢。
說最硬氣的話,做最慫的事兒!
但這又怎樣?
對中國騰飛實際的低頭換來的卻是波音全系機型市場佔有率的全線上揚。
就拿最熱賣的波音737-800為例,因為波音堅持不漲價,光北美地區就狂買了650架,日本、韓國和歐洲也有超過500架的訂單,綜合算下來,波音光這一個機型在全球就超過1400架訂單。
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從空客漲價過程中,虎口奪食硬生生搶下來的。
這還不算,波音還借著空客全系機型漲價,成功遊說了美聯航、西部航空以及加拿大航空等北美地區13家大型航空公司,簽訂了一份為其十年的獨家銷售協議。
文本冗長,但內容概括起來就一句話,那就是這13家大型航空公司在未來十年內只採購波音系列客機。
這等於是將空客排除在當今世界最大的航空市場之外。
為此波音所付出的代價不過是每三年會根據計價成本提升3%到5%的綜合售價而已。
消息一出,波音逆市上揚12%,而空客公司卻重挫13%。
之後的幾個交易日里,波音繼續勢頭旺盛,空客卻如同掏空身子的老渣男一樣,一路萎靡不振。
甚至面對2008年第一季度的巨虧,不得不申請歐盟的緊急撥款,以求續命。
但這樣一來,波音卻指責空客搞惡意補貼,促使美國國內進一步限制空客產品的進入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波音專項採購合同的適用範圍,甚至都把位於東亞的全日空、大韓航空卻納入進來。
空客差點兒沒一口老血噴出來。
想當初是誰求爺爺,告奶奶的找上門兒,說什麼要維護巨頭的尊嚴,不能讓中國騰飛的模式在全球航空產業領域播散開來,免得日後隊伍不好帶來著?
用人家的時候就叫小甜甜;用不上的時候就開始叫牛夫人了,你波音這個渣男簡直不要個碧蓮!
把老娘玩兒完了就不認賬了,好啊,看老娘不跟你拼了!
於是在空客的一番折騰下,歐盟發起了迄今為止數額最大的一次反壟斷調查,指控波音的專項採購構成行業壟斷,一旦此案被裁定,波音將面臨著歐盟高達680億美元的巨額罰款。
可以說這一招空客半點兒情面都沒留,直接奔著撕破臉去的。
這也是沒辦法,本來是兩大巨頭協力打壓中國騰飛的局,結果不成想,波音見勢不妙直接給空客來了一記背刺,差點兒沒把空客的老命給要了去。
這空客哪裡受得了,二話不說直接開干。
波音好不容易再次擴大市場份額,當然要保住自己的勝利果實,一方面繼續擴大從中國騰飛的採購數量,另一方面也鼓動美國發起對空客的反壟斷調查,金額更是高達1200億美元。
至此,兩大巨頭算是徹底的撕破臉,開始了無休止的上訴、調查、在上訴的消耗中,搞得全球航空業在2008年一開年就變得動蕩不安。
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兩大巨頭撕逼,受傷往往不是本身,而是周圍的小魚小蝦,就比如說加拿大的龐巴迪,本來好好的沒招誰也沒惹誰,突然有一天空客就說龐巴迪跟波音是一夥兒的,就開始狠整龐巴迪。
龐巴迪說我冤呀,可空客不聽,就是各種折騰。
龐巴迪一看這樣不行,就只能找波音撐腰,結果不成想波音指著龐巴迪是二五仔,居然用空客的技術試圖搶佔北美市場,於是也是一巴掌扇過去,直接就把龐巴迪給打懵逼了。
類似的情況也在巴航工業身上發生,俄國的圖波列夫航空聯合體也未能倖免,可以說全球的航空製造商是一片哀鴻遍野。
唯一能夠置身事外的,似乎只有某國的中國騰飛了,由於兩大巨頭開始撕逼,機型的價格戰自然是無法避免,為了能確保機型的成本優勢,中國騰飛這一關是兩大巨頭免都免不掉的。
於是從1月15號之後,中國騰飛之前終止的航空零部件業務不但恢複,而且還迎來爆炸式增長,連帶著所屬上市公司的股票也氣溫回升,走出一個小陽春。
特別是負責生產FCNB-220客機的中國騰飛民用飛機有限(集團)公司,在A股的股價接連上演三個漲停板,其強勢的勁頭直接看傻一眾國內投資者。
之所以有如此狀態,原因很簡單,東方航空公司在剛剛結束的機型採購評估會上,認為波音和空客的機型在國內多發的應急情況下不足以應對所有需求,因此決定適當削減波音和空客相關機型的採購量,這部分缺口由在冰凍自然災害中表現出色的FCNB-220客機,首批採購量為120架。
傳統的主營業務重回巔峰,新機型又獲得大單,相較於紛亂的外界,立根國內的中國騰飛可謂是風景這邊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