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見到跟羅羅「遄達」系列渦扇發動機那種彎刀似的帶有前掠和後掠剖面的寬弦鈦合金風扇葉片,讓德約科維奇如同破瓜的小宅男,興奮的無以復加的話。
那看到裡面「Z」字型結構的德約科維奇完全就是騎著大洋馬直接嗨到爆炸的激動。
真的是差點兒眼睛一翻直接去見那些蘇聯先賢。
緩了好半天,才總算回到了人間,然後也顧不得喘上一口氣再穩一會兒便指著模型里的「Z」字型結構急急的問:「你們的這種結構是怎麼做出來的?」
這話一出口,原本還擔心德約科維奇有個三長兩短的那些個俄國航空工業界的高管和專家們便把一道道希冀的目光投向劉叢。
沒錯,騰飛集團的這種內部空腔中布置的「Z」字型結構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要知道蘇聯以及之後的俄羅斯在這方面研究了七、八年卻半點兒進展都沒有,而放眼世界,真正能做出這種結構的也只有英國和美國兩個國家,除此之外絕無分號。
沒辦法,實在是裡面作為支撐的鈦合金「Z」字結構並非傳統的蜂窩狀結構,而是一種中空似的桁梁結構,跟傳統房屋中的房梁差不多,條條框框中間有著大量的鏤空。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用一個個細如髮絲的鈦合金鏤空梁將兩片同樣是鈦合金外層葉片給支棱起來。
原理跟上一代的蜂窩狀夾心結構大同小異,但加工製造上卻有著迥異的不同。
畢竟蜂窩狀結構是個整體,按照要求進行相應的整體塑性就行,至於連接方式,用高等級的真空釺焊或電子束焊就可完成。
總體來說並不算複雜。
然而這種辦法放在「Z」字型結構就玩兒不轉了,一來這種結構並非是一個整體,其次用於支撐葉片的鈦合金絲極為精細,根本就承受不住任何焊接方式帶來的高溫灼燒。
若非如此,以蘇聯當時在焊接工藝上的高深造詣,「Z」字型結構早就迎刃而解了,何必等到解體都沒搞明白是怎麼回事兒?
所以這個難題不但德約科維奇非常想知道,其他俄國高管和專家何嘗不是如此呢。
雖說現在的劉叢已經不是當初二十三分廠時那個半吊子電工,但本質上還是那個親自下河捕魚邀請庄建業去家裡做客的憨厚漢子。
眼見德約科維奇激動的差點兒馬上瘋……呸~~是差點兒去見先賢,劉叢心裡多少有些於心不忍,於是稍微權衡了一下便開口說道:「額……我們這款風扇葉片內Z字型結構使用的是一種叫超朔成型-擴散連接工藝的方法做出來的。」
「超朔成型-擴散連接工藝?」德約科維奇聞言,雙眼便不自覺的眯了起來。
劉叢則毫不猶豫的點點頭:「沒錯,就是超朔成型-擴散連接工藝……」
說著,劉叢就把騰飛集團的這項高精尖製造工藝介紹了一遍。
原來騰飛集團早在三年前就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只不過當時並沒有運用到渦扇發動機的風扇葉片的製造上,而是將其應用在某反艦導彈上。
因為該導彈採用了騰飛集團出產的WD-16P型小型渦噴發動機替換原有的火箭發動機,導致導彈整體的氣動布局不得不做出改變,但海軍為了節省經費,要求新型反艦導彈沿用老型號的發射裝置和儲存裝置。
這就要求新型反艦導彈的總體尺寸不能超出老型號太多,尤其是彈體直徑上必須按照海軍現有發射裝置和儲存裝置的上限來定。
這可難壞負責新型反艦導彈的總設計師,因為換裝渦噴動力的反艦導彈不同之前的火箭推力的老型號,是需要周圍空氣助燃的,因此在彈體上必須留有空氣注入的進氣道。
而按照傳統的設計思路,導彈的下方會設置一個矩形的凸起,作為進氣道入口,供渦噴發動機正常工作。
問題是這麼一來,導彈的直徑將大大超過海軍現有的發射裝置和儲存裝置的上限,不符合海軍的要求。
改成可伸縮式的進氣道技術上到是可行,但成本上卻迅速飆升,遠遠超出海軍制定的預算標準。
無奈之下新型反艦導彈的總師乾脆照搬美國的「魚叉」反艦導彈進氣道布局,設計了一款帶雙側內管道的鈦合金進氣道。
如此進氣道與彈體幾乎持平,只是開口邊緣略微高處彈體而已,這樣一來在符合海軍要求的情況下,最大程度發揮渦噴發動機的效能,令新型反艦導彈的最大射程達到150公里。
然而設計上是非常完美的,落實到實踐上卻又讓研製團隊各種薅頭髮。
這種雙側內管道的鈦合金進氣道好是好,可關鍵是想要做出來卻非常不容易,首先要控制重量,不能太重否則便會造成整個導彈的重心後移,導致導彈射出去就成了大號鑽天猴。
其次結構強度必須要好,能夠承受起碼的大過載衝擊。
最後便是具備極強的耐腐蝕,畢竟是海軍裝備,在高鹽高濕的海上環境下不能太嬌貴。
如此設計團隊參考美國魚叉,提出一體化成型方案。
可問題是縱觀世界範圍內,能夠做出「魚叉」這種將進氣道與彈體融為一體的國家只有美國,剩下的包括法國在內,配備渦噴發動機的反艦導彈有一個算一個,進氣道沒有不突出在彈體外的。
究其根本無外乎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其他國家不具備美國那種尖端的製造技術,即便能設計出來,也根本造不出來。
面對這種情況,當時新型反艦導彈研製團隊說不絕望那是假的,只是死馬當成活馬醫在國內各個廠家到處跑,看看能不能找出所謂奇蹟。
結果這一找還真從反艦導彈的發動機提供商,騰飛集團哪裡找到了。
當時騰飛集團參與的十號工程的配套項目中,垂尾翼梁以及三號、十二號、二十七號和二十八號加強翼肋的配套生產成品剛剛被十號工程的總師給打回來。
理由只有一句話:技術太超前,不符合國內大規模生產要求。
當時庄建業心裡那種MMP的暴走心態就別提了,要知道為了這些部件,騰飛集團幾乎把碳纖維,芳綸纖維這些個壓箱底的先進技術全壓上了,結果卻得了這麼個評語,擱誰身上也不會好受。
可問題是不好受也沒辦法,軍事裝備,尤其是未來空軍的主戰軍事裝備總是要有個先進性與大規模生產的平衡關係,否則一旦戰端開啟,需要大規模生產,結果發現那些高端的材料供給不上,不就要傻眼?
所以總師的要求也算合理,所以庄建業咬咬牙忍了。
然而還沒等庄建業這邊調整好,十號工程總師那邊的新技術指標就再次讓庄建業暴走,要求符合大規模生產也就算了,居然新產品標準要保持碳纖維和芳綸纖維組合性能指標的85%以上。
用能夠批量生產的材料,達到頂級高端航材85%的水平,而且還以上!
這是讓人造飛機嘛?簡直就是逼人拿頭去撞牆!
於是在接到這份新技術標準後,庄建業拎著一瓶二鍋頭上了騰飛集團大樓的樓頂,狂灌了半瓶,對著川東平原的方向罵了足足兩個多小時,這才心情舒暢的下樓。
然後……然後超朔成型-擴散連接工藝就在十號工程總師的重壓下硬生生的給逼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