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對不起,不賣!

也難怪默林茨會如此這般,實在是在他記憶里中國……不,應該說是整個亞洲都是落後的,哪怕是號稱科技遙遙領先的日本同樣不行。

原因很簡單,日本在消費類產品上的確很優秀,但在一顆螺絲釘都要高精尖的航空航天領域,日本的局限性便凸顯出來了。

能夠將家電行銷全球的日本,居然造不好一架飛機。

至於被日本人吹上天的H-2運載火箭,在默林茨看來更像是個笑話,無他,上面諸多零部件應用的都是美國的技術,或是美國專利授權日本企業生產。

不可否認,在這個過程中日本掌握了不少東西,問題是掌握了也沒啥用,源頭被美國掐的死死的,畢竟運載火箭技術稍加轉化就是遠程彈道導彈,美國人怎麼可能讓一個佔領國有這種東西。

航空方面同樣如此,三菱、住友、石川島播磨等日本工業企業到是心心念念想掌握各類飛機的生產製造技術,為此不斷與波音這類航空巨頭合作,為其生產波音767、777等型號的機身身段、水平尾翼、垂尾、機翼等關鍵零部件。

以期待能夠通過代工這些大型客機的重要部件生產,掌握這類高附加值產品的全套技術。

結果卻是越生產越是成為波音等巨頭的高級打工仔,非但拿不到核心技術,反倒是要不斷投入以便適應波音要求日益提高的技術標準。

結果就是日本的C-1運輸機從整體設計到航電系統再到航空發動機全都是美國人提供的核心部件兒,日本只作為一個高級組裝廠,把各個重要部件兒攢上去即可。

大型飛機如此,戰鬥機就更加不堪了,其他不論日本的T-3中級教練機就是默林茨手把手教日本人搞出來的,所以日本人在航空航天領域究竟是個什麼尿性,默林茨比誰都清楚。

這也是為什麼洛克希德急需低成本衛星零部件,默林茨不去找日本的原因所在,啥啥都指望著美國爸爸,默林茨還不如直接越過日本這個小馬仔直接去找背後的美國大佬呢。

中國就不一樣了,雖然在某些方面不及日本,但在航空航天領域卻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的道路,特別是航天方面,近幾年的商業發射訂單可謂是如火如荼,已經成為國際商業航天領域津津樂道的話題。

既然有獨立的技術,就有自主掌控的話語權,有話語權在價格方面便有討價還價的空間。

而這才是默林茨來中國的騰飛集團考察的重要原因。

問題是來歸來,默林茨卻沒指望騰飛集團把3億美元的單子全部吃下,畢竟中國的航天技術是獨立自主,但卻談不上技術有多麼出色,尤其是加工設備方面,默林茨不相信中國具備歐美那般傲視全球的超強加工能力。

正因為如此,來中國之前默林茨覺得3億美元的零配件訂單,騰飛集團能拿到10%就不錯了,因為在他看來騰飛集團最多最多能生產一些次要感測器的固定支架,一般的鈦合金即可,製造難度在衛星諸多零部件當中算是最簡單的。

結果當他親眼看到整車間的DL系列航天專用加工設備後,才發現,騰飛集團絕不是光說不練的假把式,人家真的是有傲氣的資本。

要知道這些可都是應用了超聲振動加工技術的設備,更重要的不是一台,更不是單一的一種,而是成系列,成體系的多品種的配套加工生產線。

這說明什麼?

騰飛集團已經將超聲振動加工技術琢磨的透透的,已經可以隨心所欲的將其應用到各類機械加工設備上去,並作出最有利加工生產的設備調校與軟體設置。

這就好比一款性能卓越的底盤上衍生出多種款式的車型,且每個車型都是爆款一樣。

以往類似的場景只能在歐美工業巨頭裡看到,如今默林茨卻在中國的騰飛集團里見到,讓他如何不震驚。

「默林茨先生,怎麼樣?我們的硬體兒設備您還滿意嗎?」

就在默林茨看著車間內的設備怔怔出神之際,庄建業的話突然在耳畔響起,打斷了默林茨難以置信的遐想,剛準備開口回答,不成想庄建業卻沒給他說話的機會,而是自問自答地說道:「反正我是非常滿意,原因很簡單,應用我們DL系列航天專用加工設備加工出來的衛星零部件不但精度高,而且成本只有國外產品的三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十分的划算。

就在不久前,我們國家剛剛發射升空的實踐4號科學實驗衛星上的部分零部件就是用我們DL系列航天專用設備生產出來的,成本比之前的實踐3號下降了15%,若不是設計單位太保守,不敢讓新設備加工更多的零部件,成本會進一步下降。」

默林茨聽了庄建業這番話,已經沒有先前那般覺得庄建業是在往自己臉上貼金了,有這麼多先進的DL系列航天專用加工設備生產廠,用得著給自己臉上貼金?

隨便拿出一台應用超聲振動加工技術的設備,就能把質疑者糊得滿臉桃花開。

所以默林茨已經對之前質疑庄建業的介紹非常後悔了,早知道是這樣,自己說那麼多屁話幹嘛?不是找打臉嘛。

不過默林茨也是拿得起放得下,很誠懇的點點頭:「庄,你讓我看到的一切,讓我相信,你們騰飛集團是被黃沙埋沒的鑽石,好在你們重新煥發了璀璨的光芒,所以我很抱歉我之前的所說的話,我真的不知道你們還有一段隱姓埋名的歷史,1314520廠真的真的非常棒,是我見到過最棒,最有能力的航天設備生產廠。」

說著默林茨還給庄建業豎了豎大拇指。

庄建業哈哈一笑,半點沒客氣的收下了。

可在他們另一側的當地省領導和保理集團的高管卻一個個滿腦門子黑線,心說這老外看著鬼精鬼精的,怎麼這麼好忽悠。

還實踐4號,實踐3號,那些都是航天部門下屬的衛星生產廠造的,跟你騰飛集團有半毛錢關係,往臉上貼金就貼金吧,一次兩次也罷了,居然貼上癮,乾脆沒完沒了了。

不過兩人吐槽歸吐槽,最多也就停留在庄建業那副不要臉的欠揍德行,至於其他的,兩人還真沒啥好質疑的。

實踐4號,實踐3號是跟騰飛集團沒啥關係,但要細究的話也不能說半點兒關係都沒有,因為從去年開始騰飛集團首批採用超聲振動加工技術的DL系列航天專用加工設備的交付對象就是航天部門下屬的京城衛星製造廠。

據說騰飛集團的這批設備對京城衛星製造廠承擔的幾個人造衛星項目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至於是不是實踐4號就不得而知了。

這也難怪,誰讓京城衛星製造廠才是那個如假包換的航天設備生產的保密單位呢。

當然,騰飛集團想要進軍航天設備生產也有著自己獨有的優勢,其他不論,這些年不斷向航天部門提供的NB系列、DL系列的生產設備便是其他生產廠不具備的,配合騰飛集團在高端焊接、特種加工方面領先國內的技術優勢,對航天設備領域而言已經不是能不能造的問題,而是想不想造的事情。

這不,就在當地省領導和保理集團高管一邊吐槽,一邊感嘆之際,庄建業已經帶著他們越過DL系列航天專用設備林立的機加工區域,來到一側的焊接加工區。

先是看了兩台激光焊接機和兩台電子束焊接機,默林茨滿意的點點頭,但卻沒有剛步入車間看到DL系列航天專用設備時的那般震驚。

沒辦法,航天設備,尤其是衛星這種空間軌道設備,每顆螺絲釘都是高精尖,所以在普通企業高大上的激光焊接、電子束焊接在航天設備廠內只能說是標配,所以對默林茨來說,若是騰飛集團沒有才是稀奇,有隻能說正常。

就在默林茨覺得騰飛集團的焊接工藝這塊也就這樣,準備去看看後面的車間情況時,庄建業忽然從一位工人手裡接過一個凸型的鞍座工件兒,然後笑呵呵遞到默林茨面前:「默林茨先生,在焊接方面,我們騰飛集團不是很拿手,一般電子束焊接、激光焊接的東西估計您也看不上眼,這個是我們剛搞出來的新名堂,您是航天方面的專家,看看我們做得是不是合格,若是差點兒火候,最好能幫著指正指正。」

此話一出,包括默林茨在內,周圍是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齊齊一愣,心說之前懂天、懂地、懂空氣的庄建業轉性了?怎麼開始謙虛起來了?

恩~~應該是覺得騰飛集團在焊接工藝在航天領域一般般,這才夾起尾巴好好做人吧!

看來庄建業也不是啥事兒都敢冒失的大混蛋,還是可以能屈能伸的嘛。

當地省領導和保理集團的高管是這麼想的,默林茨同樣如此,怎麼說也是馳騁國際商貿多年的老油條,剛才庄建業先聲奪人已經抓住了他的眼球安,令他刮目相看,不至於每個領域都會這麼優秀。

如此既不符合商業規律,同樣也不現實,畢竟一家企業的精力畢竟有限,能有一項拿得出手的技術就很不錯了,想全面開花,不是不能,但卻非常難。

以如今騰飛集團這間衛星生產車間來看,距離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