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9章 太子又出招

剛才論鹽政時,兵部武庫司郎中成德站出來,先痛斥兩淮鹽官,再說漕運總督兼淮揚巡撫史可法對鹽政的頹廢負有一定責任,不等他說完,立刻就有人站出來護航史可法——非常可笑,第一個站出來的竟然是光時亨。

去年,光時亨在朝堂上公然說,「欲效唐太宗玄武門故事乎?」惹的群臣變色,崇禎帝大怒,因而被廷杖二十,但光時亨不以為忤,反以為榮,傷好之後,他也被派往江南,催收逮賦。就成績來說,光時亨還算是可以,整體言官中,他追逮的成績在中上游,而且據他的奏疏,他在追逮的過程中,轎子也曾經遭受到不明人物的蛋襲,雖然沒有受傷,但也是挺狼狽的——事後,光時亨大鬧州衙,對沒有保護他周全的知州嚴厲斥責。

朱慈烺對光時亨非常反感,甚至是厭惡,並不是因為去年他想要取得京營的「撫軍權」之時,被光時亨用「玄武門之變」映射,而是因為如果沒有光時亨的激烈反對,當年甲申之變前,崇禎帝就不定就南遷了,就算崇禎帝不南遷,太子也非常有希望南遷,如果是那樣,歷史就會完全不同,但因為光時亨一句:「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而將一切都扼殺,從而導致了一場無法挽回的大劫難。

如果光時亨真是熱血青年,真是忠臣烈子,想要效仿當年的于謙,也還有一絲可恕之處,但光時亨偏偏不是,李自成破北京,崇禎帝殉國之後,他這個阻南的最大罪人不但沒有死,反而屈膝投降李自成,變成了順朝兵部的一個兵科給事中,後來見李自成清算舊官吏,大事不妙,他才惶惶逃出北京。

光時亨這個人的腦迴路,也算是清奇的很,跑到南京之後,不思已罪,居然還想在弘光朝混一個一官半職。

所幸馬士英眼裡不揉沙子,論罪將他處死。

馬士英處理南明國政一塌糊塗,致使南京短期而亡,但就處死光時亨這件事來講,實在是英明無比。

當年光時亨為什麼要阻止南遷?有一種說法,說光時亨是當時首輔魏藻德和次輔陳演的代言人。君主一旦「南遷」,宰輔勢必「留守」,有崇禎帝在,京師或有堅守的可能,一旦崇禎帝遷走,京師必然難守,魏藻德和陳演都難逃一死,所以他們兩個輔臣都反對南遷,不過這並不能解釋光時亨為什麼也要阻止太子南遷?太子走,皇帝在,京師不至於有大|波動,光時亨為什麼也要阻止?

大概光時亨當時已經殺紅了眼,對京師可能會被流賊攻破的危險性認識不足,既然當了這個勸諫的「忠臣」,那就要當到底,誰也不能走,一旦京師守衛成功,流賊退走,那他光時亨就成了第二個于謙,力挽狂瀾,青史留名了。

所以從頭到尾,光時亨都沒有嚴肅仔細的思索當時的危局,並解析甲申之變和土木堡之變的不同。

或者說,他根本沒有這等能力。

這樣的人,熱血沖頂,意氣用事,不會有什麼高明的見解。

可嘆的是,言官之中,像光時亨這樣的人佔據了多數——不同的是,光時亨臉皮更厚,從江南歸來,得知了太子開封大勝,又擊退了建虜的入塞,他居然一點慚愧的意思都沒有,反而口口聲聲的說:太子軍功再高又有什麼用?那是領兵武將應該做的事,太子身為國本儲君,坐在端方殿,學習治國理政之道才是正術。

有人將這話告訴朱慈烺,朱慈烺聽了淡淡一笑,光時亨死鴨子嘴硬,理他作甚?不過光時亨也並非不知輕重,自十二月初回到京師,重新上朝之後,絕口不提太子之事,宮門口見到太子,更是恭恭敬敬行禮。君是君,臣是臣,諫是諫,禮是禮,這一點,光時亨倒是端的很清。

此時,光時亨大聲為史可法辯解。

兩淮鹽政乃是兩淮鹽運使之職權,又有監理太監,非漕運總督所能擅權,漕運總督能管的,不過就是通過漕運運送私鹽的販子。所以成德的指責毫無道理。

光時亨的辯詞並不新鮮,大多數人心裡也都是這麼想的,朱慈烺好奇的是,光時亨為什麼要為史可法辯解?光時亨是次輔陳演的人,這一點是很確定的,但陳演不是東林,和史可法只是泛泛之交,光時亨為什麼要第一個跳出來為史可法辯解?

難道是投機?

接著又有幾個言官站出來維護史可法,都是東林人。

成德被駁的臉紅脖子粗。

他本就不是一個善於言辭的人,圍攻氣憤之下,舌頭像是被打了結,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史可法是根正苗紅的東林,其師左光斗曾經是東林翹楚,在如今的東林朝官的,史可法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未來入閣拜相不是奢望,東林人絕不允許他受到攻擊。

東林,非東林,遠東林,近東林,南黨,北黨,帝黨,從對待史可法的態度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就現代政治來說,有黨並不是壞事,但黨同伐異就不好了。

史可法的氣節無可置疑,其在安慶巡撫和漕運總督任上的表現也是政績卓然,這一次左懋第揚州查鹽,若沒有他的力挺,怕是連兩淮鹽運的貪官也是拿不下的。不過這並不表示史可法的工作沒有可以被檢討的地方,東林人有點像是被踩住痛腳的激烈反應,好像是有點過了。

激烈的爭論也並非全然都是壞事,起碼能讓朱慈烺了解到一些在奏疏和邸報里都不會寫到的信息。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對曾經在明末歷史中留下名字和記載的朝臣,本就有一個基礎的認識,再加上觀察群臣們在朝堂上的表現,私下裡又對這些朝臣的家產進行過一些小範圍的調查,他對朝臣們的心思,就更多了一些揣摩。

東林人對史可法很維護,不過,在朱慈烺看來,他們的辯解其實並沒有說到點子上。

查鹽只所以失敗,關鍵是兩淮的鹽商和官員結成一體,頑抗朝廷的政策,而鹽商們在嘗到罷市的甜頭,逼的朝廷後退之後,心中必然有朝廷也不過爾爾的喜悅,以後朝廷想要推行鹽政,觸犯他們的利益,他們一定還會故技重施,再一次的罷市。而史可法雖然不管鹽政,但他身為漕運總督兼巡撫淮揚,對治下鹽商如此明目張胆的對抗朝廷的國策和欽差,一籌莫展,事先不能化解,事後又不能使出霹靂手段,說到底,還是在顧忌自己的名聲,或者說,他把治下的穩定看的太重要。

所以,成德所說,並非一點道理都沒有。

御座上,崇禎帝面無表情,對殿中群臣的「黨」,他比太子更清楚,雖然恨,但沒有辦法,所有臣子都是有黨的,他必須依靠他們才能治國,只要臣子做的不是太出格,他只能假裝不知。

從鹽政、遼餉、厘金稅,再到薊州之東百姓的賑濟和回鄉,糧食的調配,足足激論了一個時辰,今日朝議才算是結束。最後結果,今年遼餉按期全部取消,雖然厘金稅沒有補上遼餉的窟窿,但算一算只差一百萬兩,如果今年江南追逮順利,補上這一百萬還是有可能的,就算補不上,有太子從張家口抄來的銀子先頂著,應付兩年也是沒有問題的,如今天災不斷,百姓困苦,家家懸釜,遼餉是不能再征了。

這一點,崇禎帝和朝臣們早有共識,就算沒有太子從張家口抄來的銀子,遼餉肯定也是要如期廢除的。

至於厘金稅的一些問題,首輔周延儒、四輔蔣德璟先後站出來,進行總結和梳理,最後的決議,厘金稅是國策,任何人不得違逆,厘金局衙門前面那桿「奉旨抽厘」的大旗不是看著玩的,各地再有衝進關卡之事,一律從重從快處置。

至於奸商哄抬物價,卻說是厘金稅引起,各地官衙要嚴厲查處——棉布和糧米是免徵厘金稅的,這一點,官府要加大宣傳,免的百姓聽信謠言,這個建議是兵部侍郎吳牲提出的。

對於查緝人員的獎勵制度,在運河施行之後,尋出其間的利弊,有嚴密的制度之後,再推廣到全國。

其間,朱慈烺一句話也不說,只靜靜傾聽,做一個安分守己的儲君。他是太子,對朝政之事,能不參與就盡量不要參與,以免內外的閑話,雖然大明的體制不防太子,但人心總是難以揣測的,更何況有句話叫做,有父不顯子,父皇在座,他這個太子安安靜靜的聽政即可,非有必要,不宜站起來發言。

等到議事即將結束,朱慈烺才輕輕咳嗽一聲,站起來,走到殿中向御座上的崇禎帝行禮:「父皇,兒臣有奏。」

立刻,滿堂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意識到,太子怕是又要出招了。

崇禎帝點頭。

「父皇,雖然建虜已經退走,但建虜來年很有可能會再犯我邊界,修繕長城邊關,招募精兵,已經是刻不容緩,所以兒臣請再募三萬精兵,充實京營,以備來年再戰……」朱慈烺道。

聽到此,一些朝臣的臉上都露出了狐疑的表情——京營不是一直都在招兵嗎?太子所奏到底何意?

首輔周延儒老井吳波,次輔陳演和三輔謝升仔細傾聽,只有四輔蔣德璟若有所思。殿中群臣,知道太子這番話的用意的,只有他和吳甡。昨夜,吳甡到他府中,密議了一番,詳談了某件事的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