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公孫初領兵

駐紮「長安」的常備軍有三個「旅」得到通知,他們將在呂政的統率下前往與綿諸交戰。

得到點名的人,其中地位和爵位最高的是上邪,他是呂武努力了三四十年中以原先非貴族身份爬到中郎將和獲得第十等爵的唯一人。

上邪的奮進過程中充滿了各種勵志,一度也是各種險象環生,沒有呂武在漢國執行新制度的話,其實上邪到死也就從普通社會地位進階到「士」的階層,不會有更高的成就了。

一般情況下,普通人得進為「士」之後,他們很難再有寸進,隨後就是看子孫後代能不能保住「士」的地位,再抓住機會更進一步成為「大夫」,到了「大夫」這個階層才是真正的貴族。

當然了,漢國已經沒有「大夫」這個爵位,換成了自己的二十等爵。

那麼,在漢國到了第幾級爵位才能算是貴族呢?根據呂武新頒布的爵位補充,增加了關內侯和徹侯兩級,也就等於到了關內侯才能算是漢國真正意義上的貴族了。

「上『上尉』,今次勞煩上尉助我。」呂政初次統軍出征,老實說除了興奮之外就是緊張。

上邪雖然以「上」為前綴,然而這個「上」不是姓也不是氏,是他在上進階段給自己的勵志,後來沒有打算再改了。

另外,春秋有氏不一定有姓,有氏可能是個貴族,有姓才是祖上真正闊過。

上邪對於自己被點名出征也感到意外,內心的緊張不比呂政少多少,有些拘束地應道:「職唯用命耳。」

大約是在公元前56X年階段,成功穩固自己地位的呂武就開始舉辦各種「學前班」了,目的是教導一些因功上進的人。

上邪有幸參與了三次「學前班」培訓,那也是後來他能夠一再上進的基礎。

這個「基礎」不是參與培訓就等於鍍了層金,成為誰誰誰夾袋中的欽定人物,培訓期間能不能學習到知識並消化為己用才是最主要。

呂政率軍離開「長安」已經半個月,他們將要前往「吳陽」與當地集結起來的騎兵部隊會合,再前去「冀」與其餘的部隊會師。

為什麼是用「會師」的字眼?當然是因為早有漢軍在跟綿諸交戰,只是漢國先前對綿諸的用兵數量不多罷了。

那個綿諸跟秦國的關係真的很好,好到那種幾乎跟穿同一條褲子差不多的程度。

如果能給秦國更多的時間,秦國也許能夠做到和平兼并綿諸?

綿諸的活動範圍在渭水周邊,以勢力範圍定論的話,其實綿諸算是秦國的國中之國。

算地理位置,「冀」還在綿諸諸部落的西邊,綿諸則是在「邽」的東北邊,綿諸各部落的放牧區域也就一度成為秦國跟烏氏諸部落的緩衝區。

來到「吳陽」的呂政接見了部隊的各級軍官,得知綿諸已經退往了曾經烏氏的活動區域。

「公孫,當是國中有人透露我軍將剿消息,使綿諸逃奔。」汪進說道。

他是之前率軍跟綿諸諸部落交戰的主將,以官職來論是「都尉」,也就是某個地方駐軍的最高長官,品階方面僅是低於中郎將。

所以了,呂武一再抄老劉家的作業,越抄越過分啦。

漢國畢竟是消滅且兼并了秦國,哪怕花了將近十五年的時間清除掉露出反意的那批人,肯定會有一些人藏得很隱蔽。

「緹騎已在搜捕。」呂政說道。

緹騎是什麼玩意?他們是漢國直屬君王的特務機構,職權相當於大慫的皇城司以及大萌的錦衣衛。

呂武雖然弄了特殊機構,針對的卻不是百官,主要用來針對被並國的冥頑不靈份子,還有對外進行情報刺探。

不是呂武有多麼信任百官,事實上是現在能獲得高位的人,他們遠比後世的權貴更有節操,並且他們懂得的花樣著實也是太少,干點什麼總是能夠很輕易被呂武窺探出意圖。

呂政沒有帶過兵,帶兵是怎麼樣則是有專門接受過教育,到了「吳陽」首先視察全軍,接見軍官的同時,閱讀一些之前留下來的文牘。

講人話就是,因為呂政沒有實際上帶過兵,處在「紙上談兵」的階段,能不能將所學變成實際的能力,看接下來的實際行動了。

「綿諸向大河逃竄?」呂政能夠得到關於烏氏原有活動範圍的山川地理情報。

怎麼這邊也有大河?沒什麼好奇怪的地方。

事實上,狄戎的西北面也有大河,河水從高原上流下,形成一個很大的彎曲幅度往東奔流,「長安」以北大約兩千六百里就是所謂的河套了。

呂政看了一會沙盤,走到放著文牘的架子抽出一本記錄,看了一小會,問道:「綿諸可有與狄戎匯流可能?」

綿諸的活動區域除了北邊之外,西、東、南被漢國幾個城邑包起來,他們逃竄肯定是選擇往北邊逃竄。

只是往北邊的話,在烏氏和空同氏被漢國消滅之後,不存在什麼勢力了。

已知範圍內的北邊沒有其它勢力,那裡不過大河就不算安全,過了大河則是算未知範圍。

之所以是未知範圍,不是漢人沒有前往探索過。漢人前往深入兩百餘里探索,游弋了比較大的區域,一個鬼影子都沒有看到,顯示出了極度的荒涼。

而事實上,算作是後世銀川市的那片區域,它在當前還真處於勢力空白,沒有任何有史記載的民族在棲息,有沒有什麼未開化的野人在生存,未能找到也就等於沒有。

上邪細細思考了一番,說道:「公孫,綿諸能戰不過數千,必尋求狄戎庇護。」

呂政本來就覺得有很大可能性,得到附和就更覺得會是那樣,問道:「如我軍先往於『豲』,可會驚動狄戎?」

這個取決的是狄戎,漢國無法控制狄戎會不會聚眾來戰。

眾軍官可以從沙盤來思考呂政決定進軍到「豲」有什麼用意,不用過多猜測也知道是想截住綿諸。

那是建立在篤定綿諸會前去找狄戎庇護為前提,一旦綿諸向北之後渡河遷徙往其它區域棲息,不但消滅綿諸的軍事行動失敗,源於判斷錯誤導致更進一步刺|激狄戎,局勢的改變未必會對漢國造成太大困難,關乎呂政沒有領兵才能則絕對會讓呂武產生困擾。

現在,看的是呂政願不願意賭一把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