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過去,夏天來了。
蘇敏每天在店裡幫忙,日子過得忙碌而簡單。有時候,她甚至覺得夢想中的生活不過就是這個樣子的,或許沒有什麼光華,也不追名逐利,只是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晚上十點多,她接到一個電話。一個女聲,說著美式口音的英文,確認了她的姓名之後,對她說Congratulations,祝賀她進入了一個什麼時尚創業比賽的決賽名單。
蘇敏的第一反應是打錯電話了,然後又覺得一定是誰在跟她開玩笑吧,愣了很久才想起來一個月前她還真參加了這麼一個比賽。當晚,她就在MSN上把這個消息告訴葉思明和沃利,這兩人也很是意外,他們參加這場比賽原本就是一時興起,報名的時候根本沒注意獲獎了會怎麼樣,一個多月過去,差不多都忘了這回事了,沒想到卻入選了。再細看條款,才知道入選決賽的設計師將被邀請去紐約,向評審委員會當面提交商業計畫,最終的獲勝者將得到二十五萬美元的創業基金和Steward''s百貨公司的銷售合約。三個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幾天之後,所有辦簽證所需的材料由D-sign上海分校轉寄到他們手裡,才漸漸接受事實,這好事兒還真就落在他們頭上了。
當時的蘇敏仍舊是半個無業游民,葉思明到美國剛剛兩個禮拜,房子什麼的都已經安頓好了,還沒開始上班,住的又是一個位於洛杉磯東北部人口不過十幾萬的小鎮,一到晚上什麼都關了,正百無聊賴閑的發慌。沃利和她們剛好相反,成天不是在工廠救火,就是跟他爹媽出去應酬談生意,偶爾得閑還得去上課,學著做預算、核算成本、看財務報表,正巴不得找個借口逃出去,過幾天不一樣的日子散散心。所以,不管最後能不能得獎,這紐約他們是去定了。
三個人拍腦袋想了個品牌名——MDI,Maison D''Inspiration,然後靠電郵往來你一點我一點地湊了個商業計畫書出來。兩周之後,簽證搞定,沃利和蘇敏在上海匯合,搭東航班機穿越北極圈直飛紐約。三個人在紐約機場匯合,見面自是一番小激動。
那場比賽的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百老匯大道和西三十九街交界處,離赫赫有名的布萊恩特公園很近。所有參加決賽的小組到齊之後,主辦方組織了一天的參觀活動,還有電視台和網路媒體隨行採訪。參觀地點有Alexander Wang的工作室,以及布利克街上那一家連著一家的Marc Jacobs,也有各地都看得到的最最普通的A&F和Foever21。
相比那些仰慕許久的設計師品牌,反倒是後者更讓蘇敏感觸良多。她有些佩服這些把營銷做到極致的牌子,把時裝做的像快速消費品,而這種快銷式的時裝品牌似乎天生就註定是非常賺錢的,在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方開店,賣著白菜價的衣服,賬台時刻排著長隊。就好像Foever21,T台上出什麼,他家就賣什麼,從設計到出廠三個禮拜就能上架,質量什麼都在其次,關鍵是便宜,什麼樣的風格都有,倫敦的搖滾,巴黎女性化的優雅,紐約柔化了的grunge,把混搭發揮到極致,同時還帶那麼點小妖,最合年輕女孩子的胃口。還有那個奇怪的A&F,大尺度的半裸廣告,店鋪永遠燈光昏暗,背景音樂超大聲,每二十分鐘不要命的噴香水,身邊時不時走過短裙短的屁股都要露出來了的長著雀斑的女店員,要得就是這種夜店裡買衣服的體驗,小年輕一進去就激動的要死。
對蘇敏來說,這一天的參觀不吝為一場顛覆之旅。曾幾何時,她眼睛裡只有High Fashion之流,似乎全世界人民都應該只愛戴那些極致之作,所有服裝業的商人都應該以Chanel、Balmain為楷模。但現實根本不是這樣,務實的美國人並不計較法國人和義大利人在他們身上賺去多少美元,他們關心的是如何讓自己手裡「美特斯邦威」們賺錢。
參觀間隙,蘇敏和其他小組的人攀談,發現參加比賽的大多是美國人,入選決賽的幾乎清一色是Parsons設計學校的學生。而且,人家的準備遠比他們充分,製作精美的商業計畫書、各色模擬展示應有盡有,兩下里一比較,他們來得實在是太隨便了。
雖然並不是志在必得,但就算是輸也不能輸得太難看了,蘇敏試圖利用剩下的兩天時間盡量彌補。當天晚上,她躺在床上琢磨了很久,卻始終想不到什麼出彩的點子,半夜三更的爬起來上網,恰好又遇到Spade J。蘇敏把計畫書發給他看,讓他幫著想辦法。
Spade J粗粗看了一遍,很快提出幾個問題,尤其是融資和財務那部分:「百分之七十的營運費用花在市場營銷和廣告上面,而且其中花錢最多的是時裝秀和路演,你知不知道作為一個小型企業這樣的運營模式非常冒險?你怎麼保證銷售額能達到預計的水平?」
這番話在蘇敏看來有些不中聽,而且未免太絕對了,現成就有一個活生生的範例,就是KEE。兩年前方書齊第一次去巴黎的時候,在秀場上的投入甚至遠遠超過百分之七十這個比例,後來不也成功了嗎?她本想以此為例反駁Spade J的觀點,但過去那些事總讓她覺得有些難過。那個時候,她也曾覺得方書齊做事的方式太過冒進,而現在,她自己也鬼使神差的做了選了一條相似的路。難道事情真的跟凱瑟琳對她說過的那樣,當有一天她也面對過那樣的選擇,就會理解他做出的那些決定。
想到這些,蘇敏的腦子裡一團亂麻,她甩開那些念頭,只讓Spade J幫忙想想怎麼才能在剩下的兩天時間裡讓他們的商業計畫看起來不那麼單薄。
Spade J也不再過多糾結那些問題,片刻之後回覆道:現在再改弦易章未免太遲了,計畫書做得再漂亮也是模擬的,給他們看點兒真格的,在氣勢上壓倒Parsons那幫人。
氣勢?這人生地不熟的,一時半會兒怎麼整出氣勢來啊?蘇敏睡意全無,琢磨了很久,突然想到一個人——半隱退狀態的前度名模,梅玫。
她叫醒沃利和葉思明,說打算請梅玫來拍一段視頻,剛開始那兩位還覺得這事兒肯定成不了,一是時間上來不及,二是沒人,即使梅玫真的答應了,導演、拍攝、剪輯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幹的。再細一商量,葉思明才想到她動畫電影公司的朋友,現成的攝像和剪輯都有。
第二天一早,三個人分頭聯絡。葉思明找了她那個圈子裡做獨立電影的朋友幫忙,蘇敏打電話給梅玫。這妞兒還是像從前一樣為人仗義,一口答應。新澤西州立大學和曼哈頓之間只隔一條Holland Tunnel,她當天下午就進城了,跟蘇敏約好在華盛頓廣場碰頭。
蘇敏他們到的時候,梅玫已經在噴泉邊上等著了,臉上沒化妝,頭髮在腦後梳了個髻,身上是簡單的白T和牛仔褲,正坐樹陰底下看一本搖滾樂手Keith Richards的回憶錄,看起來就跟那一帶出沒的NYU的學生們一般無二。兩人大半年沒見,趁著開拍前的空當聊了幾句,梅玫是想什麼就說什麼的人,不可避免的說到彼此都認識的人——方書齊。
她一邊閉著眼睛讓化妝師沿著睫毛畫眼線,一邊對蘇敏說:「有件事我一直想問你,你跟他到底為什麼分手?可千萬別是為了我那樁破事兒。」
「你想哪兒去了,」蘇敏笑起來,作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解釋,「我不是他那個圈子裡的人,相處不來。」
她以為自己裝的很好,卻沒想到梅玫這樣回答:「他算是什麼圈子?不也是普通人家的小孩。我剛認識他的時候,老是怨做模特太辛苦,他就拿他在聖馬丁念書時的事情刺|激我。說他十二歲去的英國,在消費不高的曼徹斯特長大,父母都是小職員,供他在倫敦念設計學校已經很吃力了,所以他課餘要去餐館端盤子,fine dining和casual dining都做過,靠小時薪水和小費付房租和生活費,平時每天只睡四個鐘頭,功課忙起來兩三天沒覺睡……」
梅玫回憶里的方書齊和蘇敏印象中的完全不同,她愣在那裡,不知道該做何感想,半晌才打斷梅玫說:「這些事他從沒跟我說過,可能還是應了那句話吧,我不過是他那齣戲里一個隨時可以被替換掉的小角色,主角的前世今生和我根本就沒有多大的關係。」
「你為什麼會這麼想?」梅玫突然問,好像蘇敏說的是一句再荒唐不過的話。
蘇敏不懂她什麼意思,其中的原委也不是三言兩語解釋得清的。
梅玫不等她開口,就緊接著又問:「你還記得前年秋天,他叫我去工作室走的那場秀嗎?」
「嗯。」蘇敏點頭,那時她剛剛得到那份PA的工作,也是第一次見到凱瑟琳王。
「那場秀之後,方書齊請我吃飯算是謝我,一頓飯的功夫他幾次提到你,總是笑,我開玩笑問他是不是喜歡上你啦,他不承認,但我當時就看出來,他真的是碰到了他喜歡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