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刺骨的寒風,魏大福和鄉親們的臉上都帶著笑容,他當然不知道他們的到來,給世子爺帶來了什麼樣麻煩。對於渴望著自由的他們而言,這正是他們獲得自由的機會!
誰會錯過這樣的機會呢?
到了瀋陽城,有大明官軍的護衛就安全了!再也不用為女真人做牛做馬了!
當百姓們懷揣著如此簡單的想法向瀋陽城聚集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在瀋陽城內,因為他們的到來,引起了一番激烈的爭執。
難道把他們都丟在這?
把這些百姓丟在這裡的話,會發生什麼?
一場屠殺!
幾十萬在過去的多年間倍受欺凌的百姓,將會淪為滿清的刀下亡魂!
想到這裡,朱國強只覺得眼前一黑,呼吸也變得有些急促。
怎麼辦?
「世子爺,可以把他們安置在長山島上……」
「幾十萬人擠到島上,到時候吃什麼?」
那可是幾十萬人啊!
要是幾萬人還好辦,但幾十萬難民怎麼安置。
「世子爺,不妨先讓他們撤到長山,然後再徐徐圖之,將他們從長山接到山東……」
「徐徐圖之,怎麼圖?下一步計畫是要用到船的,那麼多人的口糧怎麼辦?」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自發表著意見,但是朱國強的神情卻顯得格外的凝重。
「百姓必須要救!」
半晌,朱國強做出了決定。
「計畫也必須實施,至於怎麼辦……」
看著眼前的眾人,朱國強直截了當地說道。
「你們皆是我的臂膀、智囊,你們來想辦法,有什麼難題,大家一起解決!」
好吧!
現在問題交給你們了!
大家一起解決吧!
「總之我們唯一的原則就是,他們是我們的同胞,我們絕不能拋棄他們!不拋棄,不放棄,今天我們帶他們回家!」
話雖然這麼說,可事情難辦啊!
就在眾人為之頭痛的時候,門外卻傳來傳令兵的稟報聲。
「世子爺,門外有一位自稱是原督陣監軍、兵備道、太僕寺少卿張春的人求見!」
侍衛稟報時又特意強調道。
「那人是在偽太廟中俘虜。」
「哦?太僕寺少卿張春……」
朱國強在心裡念叨著這個名字。
儘管對這個人沒有什麼印象,但是在明人的口中,他卻是堪稱蘇武式的人物,他是崇禎四年於大凌河之戰中被俘,當時有三十三名官員將領被俘,當場被殺了二十五人,諸人見黃台吉皆行臣禮,只張春不跪。在所謂的《清太宗實錄》記載說,「被擒各官見上皆跪拜,獨張春不跪,上怒援弓欲射之,代普諫『我們前此陣獲之人何嘗不收養,此人慾以死成名奈何殺之以遂其志乎?』遂置之』。張春拒絕進食,要求速死,後來雖被帶至瀋陽,安置三官廟裡軟禁,卻始終初衷不改,表現了寧死不屈的精神。關於他被俘及科居瀋陽的情形,各傳傳文記載甚詳。而左氏《張公傳》尤為詳盡突出。
不過,對於這些朱國強並不了解,不過對他有些好奇。
晃如隔世!
置身於府院中,張春愣愣的看著左右的那些明軍,能夠生見大明官軍,遠遠出乎他的意料,甚至於面對東虜的接連入寇,已經絕望的他,只是一心求死了,在他看來,大明已經錯過了最後議和的機會了。
尤其是在得知黃台吉又一次揮師入寇後,絕望至極的他原本已經打算絕食而死了,可誰曾想卻看到了明軍打下盛京的一幕,當時他只以為是有虜首作亂,在兵丁闖入時,還曾一心求死。
在張春步入房中時,朱國強看著桌上的厚厚幾疊紙,每一張上都書寫著相同的話語。
「大明太僕寺少卿張春不敢忘君父,天地神明監之!」
十年如一日,每日必書!
剛才他特意詢問了一下張春的情況,在被軟禁「太廟」時,他一興一動一方一行,都表現對大明的忠貞不二,甚至坐立必向西,每逢朔望西身四拜,見到黃台吉也是稱其為「虜酋」。這人氣節上確實不虧!
感嘆間,朱國強聽到伴著腳步聲傳來的話聲。
「罪臣參見世子殿下!」
見到世子爺時,張春連忙長揖行禮。
「張少卿何罪之有?快快免禮!」
走上前扶起張春,朱國強忍不住稱讚道,
「少卿身陷虜巢十年,能堅守明臣氣節,實在是讓人欽佩的很!」
「世子爺謬讚,下臣只是徒有虛名而已,反倒是世子爺今日領兵克複瀋陽,想必那虜酋必定是兵敗錦州了?看來複遼有望了……」
當年剛被俘虜張春之所以沒有選擇絕食而死,是為了溝通議和,在他看來只有通過議和才能讓大明緩下一口氣,將來才有復遼的可能。可現在,瀋陽已經被克複,那收復遼東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這恐怕要讓張少卿失望了,此次我北伐遼東,不過只是趁黃台吉入寇中原、錦州,趁它兵力空虛,從揚州出兵以海路直搗黃龍而已,一旦黃台吉得知消息,回師瀋陽……」
抿抿嘴,朱國強並沒有繼續解釋下去,反倒是張春被驚得好一會才回過神來,如此千里滔海北伐,這位世子爺可,可……單就是這份膽量就讓人佩服的很,難怪今上會打破祖制以其領兵。
「這麼說,世子爺是準備撤兵了?」
「此次進軍瀋陽,意不在奪城,而在喪其志,泄其勢,糜爛瀋陽,殺其父子,擄其妻女,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自此之後,建奴但凡再有入寇之心,勢必會擔心我再以海路直搗其腹地,所以,他們必定不敢再入寇關內。」
「世子爺英明!若是如此,實在是我大明之福!」
張春揖手恭維一句,然後像是想起什麼似的,直接說道。
「世子爺為何不能去旅順?」
張春的建議就像是一道閃電似的,讓朱國強的眼前頓時一亮。
去旅順!
「世子爺,在黃台吉出征前,曾於太廟求喇嘛保佑,下臣曾聽他提到,這次入寇關內於過去不同,他在旅順雲集舟船不下四五百艘,計畫經海路把入寇時掠來的錢糧運至回遼東,所以,儘管兵力緊張,他仍然沒的調動駐紮在旅順的幾千虜兵,現在那些虜兵大都在船上,旅順必定是座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