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倭寇的豪賭

朱由榔本人是對鄭經很看好的,就像看好他的父親鄭成功那樣。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那麼乾脆的赦免掉鄭經抗倭不利之罪,讓他戴罪立功繼續在前線斬殺倭寇。

總體來說,鄭經還算是中上之姿。加之其有鄭成功的血脈,只要表現的不適太差,朱由榔都會扶持的。

所以在抵達泉州行宮後,朱由榔二話不說,立即選擇了召見鄭經。

鄭經也沒用任何的猶豫,當即選擇入宮面聖。

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可保留的東西。

天子想知道什麼,他就說什麼。

甚至天子不問,他也會十分主動的說出來。

君臣之間要想沒有猜忌,臣子一定是要去做那主動的一方的,畢竟指望高高在上的君王主動開口那是不現實的。

朱由榔在行宮之中沒有穿袞服禮服,而是穿了一件杏黃色的過肩龍道袍。

這樣穿戴依然顯得貴氣十足,不過卻沒有那麼正式的感覺了。

這一點朱由榔其實很感慨。別看皇帝的服飾規制多,但其實可供選擇的空間著實沒有多少。

道理也很簡單,畢竟皇帝是天下的象徵,穿著自然不能太隨意了。

朱由榔也只能在這畫好的範圍內選擇,挑選一件適合日常穿戴的衣裳。

見鄭經來了,朱由榔正襟危坐,擺出一副大明天子特有的威儀。

鄭經推金山倒玉柱行完禮儀後朱由榔又賜他平身。

「陛下駕臨泉州,臣榮幸之至。但一時有些激動,若有疏漏之處,還望陛下寬恕。」

鄭經把姿態擺的很低,誠意放的很足。

這一點朱由榔是能夠明顯的感受到的。

其實他也沒有要刁難鄭經的意思,便和聲道:「罷了,朕也不是一個拘泥於小節的人。此番朕御駕親征至此是聽說閩地的倭寇似乎又有增加?」

雖然朱由榔可以從錦衣衛等各種渠道得到關於閩地倭寇的各種信息,但他更想要從鄭經的口中聽到更多第一手的信息。

「回稟陛下,確實如此。」

鄭經嘆息了一聲,言語之中滿是無奈。

「也不知怎的,這伙兒倭寇就跟得了失心瘋一樣。」

鄭經攥緊拳頭,咬牙切齒地說道:「臣也已經命人前去調查了,情況比較特殊,據說是各地的倭寇集結到了福建,許是想要合力搞出一些動靜來。」

朱由榔一時來了興趣,追問道:「愛卿的意思是各地的倭寇都匯聚於此?怪不得,怪不得啊。」

朱由榔起身,背負雙手開始在殿內踱起步來。

他邊踱步邊默默念叨著。

倭寇這是知道自己的實力不足以正面和明軍硬剛。吃過了一次虧,總歸是要漲一點記性的。

他們覺得集結東南沿海的所有力量可以爭取和明軍決戰,但這其實是賭博,而賭注是他們多年以來在東南經營的全部根基。

對此明軍當然是沒有什麼好畏懼的。

首先他們的實力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朱由榔又帶來了虎賁軍和錦衣衛,明軍可謂是如虎添翼。

其次,明軍乃是主場作戰,糧食補給以及民壯的協助都不是倭寇可以比擬的。

再次,明軍是正義的一方,而倭寇是邪惡的一方。

僅僅憑藉這一點,就足以碾壓倭寇了。

道義在這個時代還是很重要的。

看來萬曆時候還是沒有把這些倭寇徹底打服打怕啊。如今他們竟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當真是膽大包天。

他們敢來,朱由榔自然敢應。

正所謂見招拆招。

以明軍眼下的實力而言,完全無懼於倭寇,多少也無懼。

「倭寇如今來了多少人,大概駐紮在什麼位置。」

朱由榔沉聲向鄭經發問,這一次態度卻是發生了一定的轉變。

他此刻只想了解清楚倭寇的虛實,以便於明軍正面毫不留情的擊潰之。

「回稟陛下,據臣所知倭寇此次集結了六萬人之巨,其中應該不乏假倭,但真倭也不在少數。」

鄭經回答的十分的謹慎,並沒有一拍腦袋就說出大話來。

本來呢東南的倭寇是以假倭為主,真倭只是少數。

可近年來情況似乎發生了一些轉變,越來越多的假倭從扶桑來到大明東南沿海。

具體原因尚且沒有定論,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利益使然。

無利不起早,若是利益沒有大到倭寇無法拒絕的程度,他們為何會遠渡重洋,拋家棄子來到大明東南沿海劫掠?吃飽了撐的嗎?

一開始他們肯定是滿足於東南沿海各大豪商的豢養,但後來漸漸的就不滿足於此了。

具體兩者的關係究竟如何,朱由榔還要命人仔細去查,但眼下他急於聽一聽鄭經怎麼說。

「接著說下去。」

鄭經點了點頭,沉聲道:「陛下,據臣所知,倭寇基本上都盤踞在了泉州城以外的散落的幾十個小島上。這些小島基本上都是無人居住的,不過也有一些是當地漁民定居的小島。」

朱由榔微微頷首。

「這麼說來,他們也是很謹慎了。」

如果倭寇只是盤踞在其中幾個小島的話,明軍應對起來很是輕鬆。

只要封鎖一定的海路,基本上就可以瓮中捉鱉。

但如果倭寇分散在幾十個小島,情況可就完全不同了。

明軍的水師規模數量雖然龐大,但也不是無窮無盡的。

雖然勉強可以封鎖海路,但是如此一來兵力就會相當的分散。

這樣倭寇就相當於尋覓到了可乘之機。

即便正面戰場上倭寇賺不到便宜,也完全可以利用機會跑路。

明軍是不可能全部封鎖之的。

這也是困擾朱由榔的一大難題。

沉默了片刻,朱由榔吩咐道:「明日一早,愛卿帶朕去看看,朕也想要看看如今泉州水師是怎樣一副模樣。」

朱由榔要做的可不只是鼓舞士氣那麼簡單,而是想要針對性的做出調整。

要想做到萬無一失,就不能留有任何的隱患。

朱由榔當然是相信鄭經的,但鄭經畢竟太年輕了,有些地方難免會有疏漏之處,朱由榔要做的就是查漏補缺,將能夠做到的事情做到極致。

……

……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