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三國 第223章 歲末大事

無出意外。

甄選牙門將,遂成歲末年終大事。薊人尚武之風,盛行國中。天下雄兵齊聚。豪勇之輩,為求出人頭地,覓得進身之階。可謂良苦用心。

尤其薊王,「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有功必賞,有罪必罰。愛恨分明,如雷如霆。利落颯爽,恩威並濟。淬國情民風,鑄赳赳漢魂。

且自四海綏靖,群賊皆滅。薊國已久無戰事。文臣治國,功勛顯著。武臣安邦,功勛不彰。故聞薊王有興兵南下,滅身毒佛國之意。幕府、封國,名臣良將,無不翹首以盼。且薊王向來,以備不虞。猛虎搏兔,必盡全力。調集幕府雄兵,另組牙門將。說到底,乃為擴軍。薊國稻作,季季大熟。糧草堆積如山,羌身毒道,貫通在即。此時南下,正當適宜。遲恐生變。

薊王竊以為。只需納身毒半島入懷,扶南半島歸順大漢,水到渠成。即便大漢十三州無食,海外三登美田,亦足可支應。那時,方可稱萬世無憂。

薊王包羅萬種,海納百川。薪盡火傳,焚盡蠻荒之心。人盡皆知。毋需多言。

空穴來風,是必有因。於是乎,以南征身毒為契機。新立牙門將,遂成歲末年終,頭等大事。民間議論紛紛,各人皆有心儀之選。便是說書人,亦繼五鳳之後,再起爭論。大營四門,四將人選,五花八門。趙雲、陳到,眾望所歸。更有居延屬國都尉張遼,乃薊王欽點。正如五鳳之四,無可爭議。最後一人,花落誰家。五鳳並四牙門將,一時眾說紛紜。正因薊人兼容並蓄,包羅萬種。如何妥善處理分歧,薊人皆深有體會。

一言蔽之,有容乃大。於是乎,輾轉各城客舍、茶館,湯池、邸舍。聽有名說書人,一家之言。遂成歲末一景。

茶餘飯後,談興甚濃。

臨鄉城,北郭,正陽里。中壘右校尉趙雲府邸。

中壘將軍典韋,鎮守中軍大營。守護薊王周全,非白毦精卒不可為。尤其樓桑武卒,久隨薊王。二十年如一日,忠心耿耿。更有丹陽白毦等,天下雄兵。能為校尉,領比二千石高俸。趙雲人品武技,必可服眾。

古往今來。凡大功有二。從龍之功,救駕之功。正如威震華夏,僅此一人。臨陣救幼主,亦只子龍一人。其功如何,可想而知。

「大兄。」趙雲告假歸家,大兄亦在。

「二弟。」大兄名風,字伯班。《易·干》:「雲從龍,風從虎。」

聞楚地,稱虎為「菸兔」或「班(斑)」。又聞,班超祖先姓氏,便從虎而來。

故趙氏兄弟二人,名、字相合。寓意:風虎雲龍。

又謂允文允武。長子習文,次子多半練武。燕趙之地,尚武之風,先秦未滅,兩漢更盛。

「大哥沉痾初愈,宜居家靜養。有事喚我便是。」趙雲直言。兄弟之間,自毋需客氣。

話說。長坂坡後,趙雲並陳到,結伴返鄉。先入常山,接回趙雲家小。又同去汝南,將陳到宗親接回。時,趙雲長兄,身患重症,卧榻不起。得華國老親手施術,這才轉危為安。趙雲又於樓桑大溪地,購置良宅一棟。為大兄安居。一母同胞,亦是理所當然。

趙風笑答:「拜見阿母,為其一。問牙門之事,乃其二。告知二弟,為兄之喜,是其三也。」

「大兄何喜?」趙雲忙問。

「樓桑何公,已闢為兄為吏。」趙風言道。

「大兄出仕,家門大喜。」趙雲聞之亦喜。現任樓桑令,「未坐先仕」何伯求,頗有賢名。假以時日,必成名守。能為其所辟,足見趙伯班之才。

雖是二百石少吏,然能於一眾備吏中,脫穎而出。正如趙雲所言,足稱家門大喜。百石已得民爵。恪盡職守,積功晉陞長吏,指日可待也。

趙雲遂命人備宴,賀大兄出仕之喜。

席間,又言及牙門將之事。趙雲答曰:「弟亦有耳聞。何人可為,主公自有定論。」

「校尉之上,另有偏、裨二將。卻不知牙門將,位居何(品)秩。」大兄慨嘆。

循例。校尉比二千石。裨將二千石,偏將真二千石。四輔將軍中二千石。

「弟竊以為,『牙門』,或是號。」趙雲言道:「如國中諸校,各有名號。」

「原來如此。」大兄會其意:「主公既名之牙門將,當秩高校尉。」

「如大兄所言。」趙雲性素平和。雖有萬夫不當之勇,卻常與世無爭。平日不顯山露水。危難關頭,披肝瀝膽,一往無前。

長坂坡事,神乎其神。後世多有人不信。然眾目睽睽,親眼所見,豈能有假。

少時三墩學劍。長姐言,劍心凝練,在於信或不信。劉備多年後,方才領悟。所謂「因材施教」。長姐所指,於薊王而言,便是世道人心。

薊王少時,一金知人心。為時人津津樂道。然薊王直到靈神合一,覺醒真我。方才篤定人心。

而之於趙雲而言,便是忠義無雙。時見過樓桑繁華。又聽聞薊王志向遠大,欲使天下皆為樓桑。

趙雲下車相見。言盡我所能。學成出山,單騎救主。便是趙雲所信。

兄弟相見,無話不談。不覺長兄大醉。趙雲扶入內室安寢。又去問候阿母。趙雲並未婚配。偌大府邸,皆有阿母操持。所謂「禮尚往來」。袍澤之間,官吏上下。更有國中名士,慕名投帖。

母子相見。阿母將累日所積名帖,悉數轉交趙雲當面。除至交好友,趙雲少與人往來。人雖未至,然必有回函。如此,亦不失禮。

今日亦不例外。趙雲依次翻閱,忽輕聲言道:「門下劉翊。」

「此何人也。」趙母笑問。

「乃主公門下賊曹掾。」同殿為臣,未曾深交。今日投帖,所為何來。

見趙雲無語,母勸道:「既出王上門下,我兒當可一見。」言下之意,薊王門下,必是忠義之士。當可與之交。

「是。」趙雲遂更換常服,赴鸞棲館相見。

推門視之。除門下劉翊外,尚有二雄壯武士。

正是許家兄弟。

「護軍右校尉許定,左校尉許褚,見過趙校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