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列宿 第236章 溫水三登

「卑下自當稟明上官。」屬吏答曰。

「立宮於此山,老大人以為如何?」何苗又問。

趙忠笑答:「四季不凍,溫潤如春。乃絕佳之地也。」

何苗又指山下連綿革帳問道:「此又是何物?」

「乃育種暖棚。」屬吏答曰:「鄙國千里稻作,秧苗皆始於此。」

何苗驚問:「莫非暖泉育秧?」

「正是。」屬吏答曰。

聞此言,何苗略顯遲疑:「當不爭民時。」

趙忠亦道:「衛尉所言極是。山中暖泉,既為育秧。當不宜截流,另作他用。」

何苗遂問道:「何處還有暖泉?」

屬吏答曰:「雍奴藪中多暖泉。」

後世《水經注》,按溫度高低,將溫泉分五等。依次為:「暖泉」、「熱泉」、「炎熱特甚」、「炎熱倍甚」及「炎熱奇毒」。「炎熱特甚」可去雞、豬等毛髮;「炎熱倍甚」能使人足部燙爛;「炎熱奇毒」可將稻米煮熟。

書中所記溫泉,計三十餘處。且對各泉特點,敘述詳盡。如有硫磺氣,有鹽氣,有魚等。不一而足。

書中亦多次提及,溫湯可「治百病」。

如「魯山皇女湯,可以熟米,飲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多麼自在,四十日後,身中萬病癒,三蟲死」。又如「大融山石出溫湯,療治百病」,「溫水出太一山,其水沸涌如湯。杜彥回曰:可治百病,水清則病癒,世濁則無驗」等。

張衡《溫泉賦》亦有,「有病厲兮,溫泉泊焉」之句。

足見時人對溫泉的醫療價值,已有相當認知。

更有甚者,其《耒水》篇中,載有時人利用溫泉水灌溉農田之情貌:「(耒)水在郴縣之西北,左右有田數十畝。資之以溉,常以十二月種,明年三月谷熟。度此水冷,不能生苗,溫水所溉,年可三登。」

「溫水所溉,年可三登」。言下之意,以溫泉灌溉,可一年三熟。

然一泉之力,不過灌溉「田數十畝」。薊國千里稻作,皆用溫泉灌溉,不啻天方夜譚。

薊王退求其次。用溫泉育秧,早已大成。

門下屬吏為眾人解惑:「暖棚內,秧屜上下堆疊,下輸暖泉生熱。足可將稻作提前一月。故立冬前,便可開鐮。立冬時,已顆粒歸倉。」

「既如此持重,更不宜佔用。」何苗心領神會。足將稻收提前一月。其利之大,可想而知。一月暖陽,所避冰凍天災,更不可估量。

眾人這便循路下山。趕往雍奴藪。

門下署吏,將山中見聞,一日一報。

匯聚於門下祭酒司馬徽案上。

司馬徽觀後,不禁慨嘆:「南橘北枳,前人誠不欺也。」

言下之意,諸如何苗、趙忠等人,避入薊國,亦能不爭民時。足見薊國怏怏上邦風貌,潛移默化。

司馬徽遂將此事,錄入奏疏,通稟薊王不提。

門下署奏疏,不入南宮披香殿。直輸北宮瑞麟閣。如前所說,門下皆薊王私臣。家國天下,公私分明。家事雖可論國事。然卻不可事事混為一談。尤其薊王身兼多職。

封國幕府並立。

家臣、幕僚、屬(官)吏。涇渭分明。各行其是,各盡其責。治大國如烹小鮮。便是這毫釐之間。

大漢吏治,枝繁葉茂,根深蒂固。

治大國如烹小鮮,另一層深意,便在於此。

自上而下,由表及裡:一伍、一什,閭里、鄉亭,城邑,乃至通都大邑。大國,皆由小鮮匯聚。

論國家治理。華夏上下五千年,獨樹一幟,無可匹及。

究其原因。竊以為,便是自上古時起,農耕聚落,密集分割田地,所獨有習俗,演化而成。

需至少滿足兩個條件:農耕聚落,密集分割。

言歸正傳。

北宮無極殿。

安素自西宮返回。便收到少府女官,送來洛陽家書。

正是義父王允手書。

稍後,馮嫽亦入二重殿。見其手握鞠杖,一身香汗。必是擊鞠歸來。

安素笑問:「勝負幾何?」

「又負三鞠。」馮嫽答曰。

「西域諸妃,高手如林。」安素笑道:「便是夫君,亦難全勝。」

「無妨。勝負乃常勢。」今夜侍寢,馮嫽自去沐浴:「且需留足餘力,已侍夫君。」

安素不禁莞爾。

薊王宮,一里縱橫。宮殿錯落,功能齊備。足不出宮,便可坐享一切便利。尤其夾膠清鋼琉璃,產量倍增。王宮再經大改。檐窗皆落地。透光保暖,如春四季。清鋼琉璃瓦,亦備將作寺良匠,試造完畢。流光溢彩,輝煌金碧。實過於奢侈。

薊王並未大肆鋪裝。只改靈輝殿觀天閣寶頂。漫天星河,一覽無餘。薊王常與女仙,修習於此。箇中滋味,實不足為外人道哉。

少頃,便有女御醫數人,奉命入殿。為馮美人,梳洗打理。

務必盡善盡美。

後宮佳麗,亦是聚落。且出身天南地北,各自鄉音,習俗迥異。常匯聚於一殿、一堂、一室、一榻間。

謂見多識廣,相沿成習。自嫁入薊王宮,遠見卓識,一日千里。尤其蕙質蘭心,女中巾幗如安素。更是如魚得水。

安素與安氏姐妹,七位小姐姐,相交莫逆。與西域諸妃,天然親近。又奉書瑞麟閣。與鍾存慧妃、士貴人、宋貴人、馬貴人等,日漸默契。深受夫君信賴寵溺。

養父曹節,足可含笑九泉。

安素乃桓帝之女。自幼行走南北二宮。與黃門宮婢,多有情誼。甚至與萬年公主等,亦有交集。先前西園大火,何後出逃。眼看二宮流血,安素遂書信程環暗中詢問。

故知曉董卓逼婚公主。

豈料稍後不久,不其侯伏完等,攜禮相見。言及刺董之事。程環回書將至,義父書信又到。兩封密信,字裡行間,如出一轍。皆欲尋一勇士,刺董於宮門之下。

思前想後。茲事體大,當告夫君知曉。

心念至此,安素遂赴游泳館尋夫君。

游泳一詞,始見《晏子春秋》:「臣聞君子如美淵澤,容之,眾人歸之,如魚有依,極其游泳之樂。」

與先帝「宮人年二七已上,三六已下,皆靚妝,解其上衣,惟著內服,或共裸浴」之裸游館不同。王宮游泳館,皆穿水人鮫衣。

無有裸浴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