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四海 第096章 不幸之幸

「何事喧嘩。」車內宋奇出聲,黃巾衛這才各自收斂。

便有隊率近前通報:「乃一黃口孺子,車前攔路。自詡二千及冠,還差四年。故我等這才捧腹。」

「年方十六。」宋奇心中一動:「且引來一見。」

「喏。」

聞明庭要見,黃巾衛這便下馬。搜身後,引少年至車下。

「郭嘉見過公子。」神態自若,不卑不亢。

宋奇見他眉清目秀,身著布衣卻難掩英氣。心中大喜,遂下車相見:「足下從何處來。」

「郭嘉便是陽翟本地人氏。」少年答曰。

「又為何來。」宋奇二問。

「欲投公子,平豫州黃巾禍亂。」少年再答。

「聞足下欲二千及冠。何不北上薊國,登頂黃金闕,一鳴驚人,天下聞。返來投我。」宋奇三問。

「公子既來,郭嘉又何必捨近求遠。」少年成竹在胸。

「哦?」宋奇一愣,佯裝不解:「此話何意?」

郭嘉笑答:「公子配五縣令印,為長公主取食。連下六道敕令,道道皆與薊王同。短短月余,已令券鈔,大行其道。公子莫不是為王上收攏黃巾否?」

郭嘉此語,看似毫無關聯。然句句,切中要害。身配五縣令印,今漢前所未有。能為五位長公主取食,必受命於漢室。所出政令,所用錢財,皆來自薊國。種種跡象累加,漢室宗親,必是薊王無疑。

「招降黃巾,乃我所為。與薊王何干?」宋奇反問。

「普天之下,能納百川者,唯薊王耳。」郭嘉一語中的。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論容人之量,薊王首屈一指。少時納順陽衛,庇陳逸、胡輔。又廣收天下流民,容白波、黑山、葛陂黃巾。一言蔽之:「樹德務滋,除惡務本。」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宋奇算是默認:「足下且與我同行。」

「敢不從命。」

登車對坐,二人重新見過。

「扶風宋奇,字元異。」同名同姓何其多也。大儒劉寵與陳王劉寵,皆出身宗室亦重名。足見一斑。且前朝舊事,早已隨風散盡。郭嘉年幼,如何能知。故宋奇直言相告。

「陽翟郭嘉,字奉孝。」郭嘉亦未覺有異。

「此去長社,奉孝以為,當從何處著手。」

「先前火燒長社,百里一片焦土。民眾多逃難。尤以避入陳國者居多。陳王寵,勇武善射。賊人不敢犯境。故四野鄉民,蜂擁而至。傳聞已聚十萬眾。料想,長社百姓亦多有避入。明廷此去,當從此處著手。」

「奉孝所言極是。」宋奇欣然點頭。轉而又問:「若陳王不願放歸,又當如何。」

郭嘉笑道:「遊民過境,寸草不生。州縣皆如臨大敵,拒之門外,唯恐入境。陳國又豈會例外。」

「所謂事出必有因,反常則為妖。」宋奇心領神會。

陳國,前漢初為淮陽國,後數次更改。東漢初,復置淮陽國。章帝建初七年(82年)分汝南郡八縣,改封廣平王劉羨為西平王,後改陳王。章和二年(88年),改淮陽國為陳國。下領九城,戶十一萬二千六百五十三,口百五十四萬七千五百七十二。

坐擁九縣之地,百五十萬眾。陳乃大國。

陳王劉寵,勇武善射。國相駱俊,素有威恩。豫州黃巾,聚眾為患。郡縣破敗,唯陳獨富強。陳王寵,乃宗王之翹楚。本以為當如光武故事,舉兵三興大漢。不料卻慘死於刺客之手,身死國滅。如此強王,如此賢相,因何雙雙死於刺客之手。刺客張闓,乃黃巾餘孽。先投陶謙,於泰山華、費間殺曹操父,曹嵩,取財物,奔淮南投袁術。後奉袁術之命,假裝過路陳國,刺殺陳王寵及國相駱俊。

張闓先時截殺曹嵩,曹操怒而起兵,屠滅徐州數縣。此事天下皆知。張闓二刺,陳王及國相,焉能不做防備。

此賊竟接連得手。正如宋奇所言,反常則妖。

車入長社。目光所及,一片荒蕪。黃狗竄於野,百里無人煙。所謂據險而守。先前董卓之所以固守長社,正因長社為長公主食邑,乃雄城一座。城高牆厚,遠非一般小縣可比。當可固守。

漢室出嫁長公主,多長居於洛陽宅第。湯邑內建有行宮,宮內奴婢齊備,卻不久居。長社亦如此。不料城池屢遭戰火,毀壞嚴重。

臨近縣城,少許有些人氣。近郊村落,先前為黃巾霸佔。今鄉民雖陸續返鄉,卻也十室九空。人煙稀少。民情遠遜陽翟。處於「無吏治」狀態。正是荒縣一座。

待抵近,見弔橋高懸,城牆殘破。黃巾衛揮鞭大喝,許久才有人應聲。待弔橋落下,車馬入城。一問方知,門前守軍,竟只剩一耄耋老卒。天寒地凍,本縮在避風處打盹。將將入睡,便被人喝醒。這才知曉,乃新任縣令就任。

城內民居,多有損毀。磚石巨木,皆備拆除,用於守城。街上行人,目光獃滯,身如浮萍。怎叫一個凄涼了得。

問清縣寺所在,車隊一路無阻。所幸縣寺曾為漢軍將官營地。保存還算完好。然內中屬吏,早已散空。問過留守佐吏方知,戰後民生凋敝,實無油水可撈,前任縣令棄官而去。無人主事,一眾屬吏,不得食俸,亦自行散去。

所謂異地為官,坐地為吏。佐吏又言,屬吏多散居城中,只需一聲喚,即可來見。

也因長社殘破。便是刮地三尺,亦刨不出仨瓜倆棗。周遭並無黃巾亂軍盤踞。算是不幸之幸。

郭嘉四處看過,進言道:「公子宜當重整吏治,再去陳國求援。」

「此言甚善。」宋奇傳令,招城中屬吏來見。

丞、尉皆在。唯主簿,隨前任縣令而去。宋奇如陽翟故事。先補齊俸祿,再談吏治民生。

錢到人到。

一朝散去的兵卒、佐吏,悉數就位。官婢僕從,聞訊而來。(縣)寺內外,頓時有了人氣。

果然洛陽貴公子。問清民情大概,又令人往陽翟購糧。懸扁市中,張榜街巷,權且安撫民心。三日後,宋奇攜郭嘉,奔赴陳國。

便在此時。薊國徵辟車隊,亦頂風冒雪,抵達國境。

聞鐘聲悠揚卻頗為凌亂,便有高士推窗詢問:「敢問鄭公,鐘聲何來?」

鄭泰答曰:「乃『自鳴鐘樓』發聲。某南下時,便已建成,鐘聲凌亂,當在調試之中。」

「鐘樓立於何處?」高士又問。

「樓桑清溪,橋樓市中。」

「可否先去一觀。」

「可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