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爆炸預告事件 3

這天,所有晚報皆攻訐警察當局的無能。感覺上像是接受專案小組總部要求、未報導預告爆炸事件的各傳播媒體,都將被抑制報導本能的恨意一舉傾瀉出來,把箭頭指向警方。

而更可憐的是,警視廳一方面要受輿論譴責,另一方面又要挨政府及公共安全委員會、都議會等的炮轟。

依晚報內容,這天的內閣會議席上,由國家公共安全委員長提出是政小僧事件的報告後,首相、法務部長等更提出種種具體關切,某部長更表示「並非不了解調查的困難,但,警察對事件的嚴重性到底有何種程度的認識?難道認為4月份一連串的事件後,是政小僧暫時休息,就以為能夠安心」的指責。

此時正好是都議會會期。總務委員會要求警視警監和刑事部長列席,各委員針對此一問題,進行超黨派的一致圍攻。其中,更有委員激動的發言,表示調查之所以陷入膠著完全由於高級幹部的不負責任,事件一旦擱淺,這些高級幹部打算如何負責?

或許是忍無可忍吧!刑事部長開口了:「調查拖延至今,警方深感愧疚,但是,警察也並非遊手好閒、無事可做,眼前就已持續畫出歹徒的輪廓照片,相信能藉此更加縮小歹徒的範圍,在不久的將來,有自信偵破此案。」

傳播媒體當然不會忽略掉這段發言,以致刑事部長後來面對電視攝影機時,也不得不做相同發言。

「你說正畫出歹徒的輪廓照片,是有目擊者嗎?」採訪的記者問。

刑事部長回答:「上次的巴士爆炸事件後,綜合乘客們的說法,在爆炸發生前於古川橋招呼站下車的20歲左右青年的行動很可以,幾乎能確定就是歹徒,所以目前正趕畫出其輪廓照片,預定這一、兩天內會公布,希望屆時民眾能予協助。」這段話多少有些誇張和驕傲,卻也並非全無根據。在與交通有關人士的會議席上,負責調查者所說的「我們目前正全力追查歹徒,並非毫無自信」,指的也就是這件事。

——專案小組總部在爆炸事件後,對巴士上的每位乘客皆製作個人行動表。而車掌的記憶和車票的售出張數,也成為製作此表的有力線索,大黑板上並畫出巴士的剖面圖,引導各人想起車上有哪些人物?什麼人在何處下車?哪位乘客在哪個招呼站移動座位等等。

這些人在互相交談討論之中,似乎想起什麼!

「啊!是嗎?你確實是在看體育報紙。」

「嗯……左側是你,右側不遠坐著一位女性,她受的傷最嚴重,好像仍在住院……」

不久,有一人說話了:「坐在受傷最嚴重的田丸冴子右側的是20歲模樣的男人,他沒有受傷嗎?從位置上來說,這位青年應該也傷得相當重才對……」

20歲左右的男人……專案小組總部心動了。依總部刑事們的推斷,這男人雖比是政小僧的推測年齡大了兩、三歲,但卻是目前為止所發現有關聯者中最年輕的。於是,警方便全力查問該男人之事。

另一位男性說:「該青年確實是坐在田丸冴子隔壁,時而斜目瞥著她,眼神看起來不太正經……」

車掌也記得該青年,說:「青年是在發生爆炸的四之橋,或者前一站的古川橋下車。」

就這樣,專案小組總部決定將該青年稱之為嫌犯A(身份不詳、年齡約莫20歲的男性)。

不必說,刑事也趕赴日向外科醫院,向田丸冴子問及這位青年之事。

「我記得他。在品川車站排隊上車時,他站在我背後,至於座位……還有其他空位,但他卻故意坐我旁邊……」

她表示,最初接受詢問時,也想到那男人可疑,可是覺得並無確實根據,不能因此就懷疑別人,替別人帶來困擾,所以未告訴任何人。

「你記得那男人帶有用報紙裹住之物件嗎?」

「這……」田丸冴子以凝視遠方般的眼神,困惑地說:「上次也被問及這點,當時,我回答說不記得。可是,刑事先生以各種手勢說明其大小,或許因而留下深刻印象吧?後來仔細回想,感覺上那人似帶著這樣的東西……不過,事實如何就不太清楚了。」

於是,專案小組總部決定要搜尋出A,立刻以對A有印象的兩、三人之供述為主,著手製作輪廓照片。

所以,在這方面,刑事部長的話並非空穴來風!

但,他表示「在一、兩天之內會公布,請民眾協助搜尋」這就過於誇大其詞了。

專案小組總部並不打算立刻以輪廓模擬照片使用於公開調查。若以目前所知的涉嫌程度即進行公開調查,事後卻證明A並非歹徒,將涉及嚴重的人權問題,所以,也只是預定由每一位刑事攜帶模擬照片,在四之橋、古川橋附近、品川車站剪票口、巴士招呼站等進行訪查使用。

而,刑事部長受到都議會議員的刺激,竟然在情急之下說溜了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